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英兰 《大观周刊》2011,(44):220-220
数学课程是小学学段一本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该学科在小学期间占用时间比较多,也是学生感觉到难学的一门课程,因此必须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进行角色的转变,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在课堂上也要教师也要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笔者结合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价值既不是客体及其属性、结构、特点本身,也不是主体的需要、利益或能力本身,价值是客体与主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从客体角度说,价值是指客体属性对主休的效应,或者说是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但客体不会自动地去满足人的某种价值需求,价值的动力根源在于主体的需要和主体的价值活动,主体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价值,劳动过程就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尺度、使用不同价值中介改造客体对象的过程,这一过程从原则上说就是价值的创造过程。“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发挥自己改造世界的能力,把可能变为现实、潜在价值变为现实价值的过程,就是价值创造的过程。”①这是我们理解新闻价值创造及其特点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档案的价值     
<正>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它是主体(档案利用者及其利用需求)与客体(各不同时代产生的各种类型、载体、内容的档案)之间的关系范畴。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主体的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前提条件,而客体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当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求时便形成价值关系,两者都不能单独决定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邵桂 《新闻界》2007,(1):122-122,90
主体是在不断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发现客体的,没有发现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客体。新闻是主体认识客体并有所发现的成果,因此,新闻写作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力。  相似文献   

5.
王钰 《北京档案》2002,(4):20-21
一、档案价值形态特点在利用中的体现 档案价值形态的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档案客体对主体(社会需要)所起作用的性质决定了档案价值可分为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二是档案客体为主体所需要的时间决定了档案价值可分为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任何一种价值形态的档案实现其价值,都要经过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三是档案客体所服务的主体对象,决定了档案价值可分为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发生变化,社会作为新的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形成新的价值关系--档案的社会价值,这时档案价值的范围扩大了,由个别价值转为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纪录片创作争论,大多离不开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本从多个角度对当代纪录片创作主体意识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纪录精品应该是主体和客体的辨证统一,纪录片的主体意识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两个层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同时,马克思还指出:“商品价值是从主客体的关系中产生的,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统一”。这正如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是宇宙中物体问相互作用的表现,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样,“价值”也是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影响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对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抽象。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具体“表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存国家数字文化遗产,传承民族记忆,需将法定呈缴制度的客体延伸至数字出版物。通过调研国外典型立法,发现数字出版物概念的内涵发生了显著变化,公开提供获取利用的数字资料都可视为数字出版物,应将其纳入到法定呈缴的客体范围。国际立法经验显示,网络出版物客体的界定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可以从创建发布者、资源内容角度判断纳入一个国家法定呈缴体系的网络出版物客体。为了适应客体的变化,需要革新法定呈缴实施的方式。图1。表1。参考文献38。  相似文献   

9.
典型报道的价值选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典型报道的价值选择是新闻实践中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可能与需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典型报道新闻价值客体的构成包括信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这几年,不少编辑出版理论研究者从系统论和选择学的角度来探讨编辑活动规律,提出编辑主体、编辑客体、编辑环境构成编辑活动大系统。在这个编辑活动系统中,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联系是通过文化选择这个中介实现的。通过文化选择,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关系具体化了从而也实现了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统一,达到编辑活动的最终目的。编辑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具有必然性,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关系集中表现为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的自觉选择。若不如此,编辑主体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选择学理论还告诉我们,编辑主体在对编辑客体的文化选择中处于主动地位,具有自觉、自主态势;选择什么,由编辑主体根据客观需要而决定。编辑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始终是在编辑主体的支配下进行的。编辑主体对客观环境分析和利用得准确与充分,选择就顺利。显然,编辑主体的素质决定着文化效果的好坏。所以说,提高编辑主体素质,发挥编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保证编辑出版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冯乔  赵淑清 《记者摇篮》2004,(10):52-52
对于新闻宣传,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观点,认为新闻与宣传是两码事,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而宣传则主要是主体向客体灌输自己的主张。因而二者要“分家”。还有人提出,新闻报道要淡化政治,淡化宣传,多写不带宣传味的可读性强的所谓纯新闻。的确.新闻事业的特性是传播新闻,但传播什么,为谁传播,怎样传播。却具有鲜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无障碍是指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对于不同的人群应有平等的机会和差异不大的成本。信息无障碍是保证人的信息获取机会公平的基本需要,也是保障弱势人群的信息获取权利、进而建设和谐信息社会的根本需要。信息障碍主要包括客体性障碍及主体性障碍。推进和完善我国的信息无障碍事业可以从改善客体环境和提高主体能力两方面来考虑。改善客体环境可从制度环境改善和技术环境改善两方面着手,提高主体能力重点是提高主体的经济支付能力和技术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论新闻需要的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保军 《新闻大学》2002,48(3):16-19
价值是客体属性或功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实际效应。而价值的大小,则看满足了什么样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显而易见,主体的需要是价值得以产生的重要根源,主体的需要因而成为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新闻价值论来说,同样对新闻价值主体的新闻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它是新闻价值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和谐校园是和谐主体及和谐客体的有机结合体,作为主体的教师学生必须有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管理;作为客体的校园环境应充分体现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底蕴.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应着重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艺术摄影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它是主体性的对象性活动。那么,这种人类特有的审美活动本身就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这种本体存在相联系。于是,我们就会设问:审定客体作为一种具有一定价值的对象性存在是怎样成为审定对象的?其间起主导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也就是说,一幅充满审美意味的照片到底是怎样拍摄成的?它为何会具有如此的美学价值而使世人玩味不尽? 审美活动作为人类专有的精神活动,它反映了人类主体与客体对象的一种特殊关系,这就是审美关系审美关系作为一种主体客体的价值关系,它是主体的审美需要与客体的审美属性间结成的一种同构关系而这种客体的想到生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纪录片而言,纪实是一种品格,是一种风格,而不是创作的目的。创作的真正目的是创作者借助可视形象解释历史,寄托自己的情感,并以此去震撼观众的心灵;是创作者通过对客体的关照,实现与观众的思想和情感交流。本文通过分析纪录片《牧魂》的客体呈现及其对客体与创作者、受众三者关系的阐释,在了解其主题、内容细节、镜头语言和画面语言、语言元素等基础上将纪实品格上升为思维品格。  相似文献   

17.
李经萍 《大观周刊》2012,(30):301-301
教育改革的内容早就表明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客体。“教”与“学”是同时的,是矛盾统一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同时发展学生和教师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应试教育” 高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弘扬主体教育方面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丽 《黑龙江档案》2014,(4):168-169
正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机构,履行着信息服务和教育的职能。在与读者的供需关系中服务的主体是读者,客体是图书馆。客体必须依从主体,并适应主体的需要,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法则。为了从读者角度管理、监控、评价图书馆的服务,发现图书馆服务状况与读者期望值之间的差距,确定图书馆服务的发展重心和急需改进的领域,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于2012年在我校本科生中开展了一次读者调查,其目的主要在于了解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和满意程度,通过  相似文献   

19.
一、档案价值在社会实践中的体现 相对于物质价值而言,精神价值是指客体与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的效用关系,具体表现为客体以其信息内容来丰富主体的精神世界,提高主体的精神品位,拓展主体的精神境界,活跃主体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播已经作为一个独特的产业进入经济大循环,以后的路怎样走呢?本文将对此作一探讨。一、受众的需要是大众传播媒体生存的依据大众传媒作为一种负载信息的工具,其产生的原因首先是人们的需要。满足了生存、归属、社交、娱乐的需要之后,人们的创造欲又产生了。人们迫切需要有效信息和知识的帮助,去改造客体,提高生活质量。伴随着改造客体的这种强烈需求,人们对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