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之一。在当今社会和经济迅猛变化和发展的形势下,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应随形势而有所变化,这种转变的前提就是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李红 《博物馆研究》2006,(3):89-91,75
宣传教育工作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精神产品能否发挥社会效果,关键在于宣传教育。特别是在不断强化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今天,宣教工作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一支素质好、觉悟高、水平过硬的宣教队伍,是得到观众认可、博物馆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笔者通过在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提升,在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人们的具体需求也开始向精神层面进行转变,这也提高了对博物馆、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5.
6.
当代博物馆除担负着收藏、陈展、教育三大传统功能之外,还承担着为公众提供知识介绍、学术教育和艺术欣赏的使命,让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进而与博物馆形成互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五一劳动节虽为小长假,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博物馆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本文以五一小长假游客现状为例,通过青州市博物馆游客数据统计,分析近三年来博物馆游客增长的原因,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吴玲 《博物馆研究》2009,(3):92-93,91
博物馆是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性文化教育机构,与教育部门的教学功能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并且相得益彰。因此,宣传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宣教功能是博物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而博物馆宣教功能的发挥主要靠讲解员的精彩讲解来实现。因为经过艺术设计和装饰的陈列,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博物馆工作中引入“志愿”形式,希望以此为载体.在大众与博物馆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促进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化服务,但不少博物馆专家仍对此有困惑,本作就1.对博物馆志愿工作的认识;2.让博物馆走近大众;3.让志愿走进博物馆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动机的作用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观众参观博物馆也是在参观动机的作用下进行的。参观动机是推动观众进行参观的直接原因,它对参观者的参观行为起到了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的功能,而且它直接影响参观活动的效果,因而研究和分析观众的参观动机,并试图寻求应对性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博物馆而言,宣教和陈列工作对观众的参观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宣教作为博物馆形象的第一窗口,是影响观众参观动机中外部诱因的第一要素,只有明晰观众的参观动机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才能使宣教工作富有生命力,实现馆方同参观者双赢的目的,进而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观众需求之间存在着供需关系,它只有符合观众的需求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发展。那么当今观众对博物馆有些什么需求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博物馆界对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日益提高,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成果不断涌现。文章首先介绍了首都博物馆信息化的基本构思,然后从基础平台层面、信息采集层面、数据加工和管理层面、应用层面对首都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探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民众教育馆图书部的特点,分析了民众教育馆图书部获得发展的原因,论述了民众教育馆图书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9年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建立150周年。在15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博物馆功能逐渐明确为教育、研究与收藏,藏品在该博物馆中的作用也逐渐发生转变。藏品在收藏、研究与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自然历史博物馆历史传承与新时代转变的体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在经历一系列的创新与转型,对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也有助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去理解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本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43年7月,中国科学社等六个学术团体在重庆北碚举行年会,共同发起在北碚筹备自然科学博物馆。同年12月,中国西部科学院会同迁碚的十二个国内顶级学术研究机关,推翁文灏、卢作孚为正副主任委员、组成筹备委员会。经一年筹备,1944年12月25日,中国西部博物馆正式成立并于次日开馆。中国西部博物馆的宗旨为推广科学教育、提倡专门科学研究。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presents results from a survey designed to assess the relevanc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S) expertise—here defined as those topics typically, but not exclusively, taught in LIS programs—for museum professionals. The topics covered in this article are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acc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mputer technologies, digitization technologies,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information policy, evaluation methods, and collaboration initiatives. An online survey assessed the degree to which museum professionals possess skills in these topics, perform work in these topics, and consider these topics important for future study.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ve value of each topic for museum professionals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S and museum studies by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relevance of LIS expertise in museums.  相似文献   

16.
This text is essentially based on works carried out for a research which was subsidized from 1997 to 2000 by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SSHRC).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general tendencies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archival science. Firs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ublished from 1985 to 1998 allowed us to establish a state of the art. Then, a survey was completed with a questionnaire which has been sent to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national archives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ers. Answers were received from more than 70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 regards to the education program, the analysis of data shows that there have seen notable progresses. More than the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programs, we must especially recognize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its contents, which is achieved in conformity with the propositions made in the literature. As for the research, it exists a community of ideas about fields and themes to be privileged even if there is an apparent division of the researchers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distinguishes itself by its cohesion by unanimously recognizing a small number (nine) of priorities in research in archival science. The second group shows multiple interests which cover 30 research themes. The author conclude in saying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archival science are on their way, but nothing has yet been won. It is important to accentuate the efforts to insure a durable life to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s pillars of the discipline. This text is an overview of a project which has been subsidized by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SSHRC) from 1997 to 2000. It has been presented in September 2000 in Seville (Spain) at the 10th Symposium of the Section for Archiv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 (CIA/SAE).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一些博物馆已开始就其教育空间与相应活动进行“分众化”规划,即根据不同的目标观众进行分层的、有的放矢地组织与计划,以达到“因人施教”、“空间尽其用”的目的。本文应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定性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以首开先河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为案例,对博物馆的分众化教育空间与活动实践展开探讨,包括馆内的主要教育空间、“分众化”活动规划、以及规划原则等,以期为国内博物馆界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民国山东民众教育馆附属机构的图书部,响应当时民众教育热潮,相继成立了阅览室、阅报所、儿童读书所等机构,并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制度,丰富馆藏图书,以良好的服务、优雅的环境为当时山东民众提供了难得的读书机会.当然,民众教育馆图书部也存在着经费不足,书刊更新缓慢等缺点,最终随着抗战的爆发而停止了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展品与博物馆教育的关系,提出展品是博物馆教育的基础、展品的教育功能需要通过教育活动加以体现、基于展品的教育是博物馆教育区别于学校等其它教育的最大特色之一等观点,并围绕以上观点结合英国、爱尔兰、台湾等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实例进行论证,探讨了博物馆日常教育活动与展品相结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博物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一  郝冰  欧剑 《新闻界》2007,(6):172-174
本文借助金上京虚拟博物馆可行性预研项目的设计和技术实施,来认识现实虚拟博物馆的技术种类、体验虚拟化文化遗产的审美特征,探索虚拟博物馆的各种功能,判断和总结虚拟博物馆对现代人类社会所能够产生的各种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