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敏 《大观周刊》2011,(50):226-226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此理论的创立使得马克思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矛盾和历史趋势。剩余价值就是超过工人自身工资的那部分,价值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道德立场也是决定在个体单位中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道德立场影响下的劳力资料投入及工作时间也影响着剩余价值的多少。无产阶级是市民社会中感受异化最深的阶级,处于矛盾的否定方面。  相似文献   

2.
胡阳 《东南传播》2021,(2):31-35
媒体平台化是新闻业在平台经济下的新形态。运用数字劳动相关理论对今日头条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媒体平台化趋势下,尽管媒体平台保有新闻业本身的特征,但无可避免地移植了平台的资本积累逻辑,且前者已呈现出被后者裹挟的趋势。具体体现在"注意力众筹"与"新闻众筹"的生产模式中,即新信息技术对用户进行的"超级全景监狱"式监控与数据利用,运用技术赋权、情感劳动动员、奖励机制鼓励创作等策略进行数字劳动动员,从而实现对低偿劳动的普通用户们隐蔽的剩余价值剥削。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进行批判,意在呼吁社会保有对新事物的谨慎态度,促进平台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8,(2):73-81
本研究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通过聚焦平台媒介——电子游戏产业的"平台化"与游戏玩工在平台经济中"劳动化"过程来揭示以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流通形式具有平台资本主义的垄断与剥削特征。研究认为平台媒介通过对娱乐休闲活动的劳动化来获取巨大的数字劳动剩余价值,其生产与剥削依托平台对社会实践的集聚以及平台对信息数据、社交关系等新兴资源的垄断而实现,形成了以数据为资源,以"数字劳动"为生产力,以及以互联网"价值网"为结构的新的利益循环网络模式。平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平台的嵌套平台层次结构优势深刻影响着信息社会的劳动结构与价值增值方式。  相似文献   

4.
100多年前马克思在研究剩余价值理论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对他本人来说是商品……生产劳动者为他的劳动能力的买者生产商品”;“作家之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生产出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1册)。仅从马克思的上述论述中,人们不难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第一部分叙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第二部分叙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包括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中对于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制度,就业人数变化中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阐述。第三部分是结语。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工作,在形式上分,有采购、分类、编目、流通、咨询、宣传等;其特征,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又以脑力劳动为主。但其劳动性质,是属生产劳动,还是属非生产劳动?这个问题,潘鈜同志在《从思想上、理论上找根源——再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文中认为,图书馆劳动属生产劳动。在此,笔者试图谈谈自己对图书馆劳动性质的看法,以求教于潘鈜同志。一要探讨图书馆劳动的性质,首先必须弄清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劳动是指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在《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第四卷)中强调,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这两个定义,实际上是一致的。因为在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复旦学报》1984年第3期刊载伍柏麟的文章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剩余价直”范畴,作为它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价值剩余”范畴。“价值剩余”指的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在扣除劳动者满足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后的剩余。在质的规定性上,它与“剩余价值”有着根本不同。“剩余价值”范畴以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它首先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价值剩余”根本不反映谁无偿占有谁的劳动,它反映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剩余劳动,而这部分以价值形式出现的剩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9,(12):72-84
随着文化产品、知识和信息在社会中的加速流动,非物质劳动在今天占据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其中,情感劳动作为非物质劳动的主要方面引发了学理上和实践中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对情感劳动的理论资源作系统的梳理,对其应用实践也缺乏学术前沿的关照。本文在回溯情感劳动理论来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学者对情感劳动的研究现状。目前,情感劳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情感劳动的理论来源进行阐释及对该术语的局限性进行批判;其二是对情感劳动应用实践及其社会价值的探讨;其三则是对主体在情感劳动实践中受到的剥削及其抵抗的探索。前两个方面是学者们对情感劳动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国外情感劳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仔细梳理和反思,并对今后情感劳动的研究提出建议,以期能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赵丝柳 《大观周刊》2011,(32):21-21
马克思的劳动并化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被剥削现象的揭露,其产生的原因是私有制造成的人与劳动工具相分离以及由此带来的“旧式分工”。劳动异化理论在现阶段还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现代人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自由而全面的程度,这是由于社会“板层结构”和发展的主客体相对立等条件的制约,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一切发展都应以人的发展为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9,(12):50-57
延续大众媒体时代的"盲点之争",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劳动之争的核心议题是"受众劳动是否具有生产性"。这场论争已经发展成为相当复杂的理论辩论。为了更好展现社交媒体"受众劳动"论争的全貌,论文在厘清此次论争各方观点的基础之上,从"劳动价值论是否依然适用"、"社交媒体价值来源于受众劳动还是其他"、"受众是被剥削还是文化参与"三个维度梳理和分析"生产性还是非生产性"这一社交媒体受众劳动论争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特征和内在矛盾必然在理论上反映出来。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劳动问题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这成为马克思劳动观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资产阶级某一学派对劳动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他们对剩余价值起源的看法和对价值这个范畴的理解。考察政治经济学说史,我们发现,古典经济学家从探寻财富的源泉出发.对劳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劳动特殊到劳动一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1,(12):56-68
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与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议题,与之有关的研究呈现迅速增长之势,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情绪劳动与情感劳动存在着一定程度上混用和误用的情况。本文在各自梳理两个概念的学术脉络基础上,尝试对若干相似概念进行辨析与澄清。研究认为,从情绪与情感的差异来看,情绪强调主体对事物反应的外在表现,情感强调主体内生的感受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从劳动过程来看,情绪劳动与情感劳动在商品属性、剩余价值剥削过程以及所依附的物质媒介存在差异;从劳动控制来看,情绪劳动与情感劳动分别代表着"规训社会"与"控制社会"。不过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性,可能是劳动控制程度与方式转型所导致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同面向。未来情感劳动、情绪劳动研究能否良性发展,既取决于概念的清晰度与规范性,也取决于概念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它既要遵循各自的学术脉络路径,划清概念边界,也要正视概念相互交叉后的裂痕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汪金刚 《新闻大学》2020,(2):80-93,12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奴役劳动、以商品统治人等种种隐藏的资本剥削逻辑,旨在为实现人的自由、扬弃异化以及实现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统一做出科学批判和理论解释。《手稿》及其异化劳动理论迄今仍然可以作为解释和认识当下信息化社会生产中"数字劳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切口和方法论。本文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接点",对当下"数字劳动场域"的资本奴役进行媒介批判考察,以期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视角对数字时代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中的"异化"做出解释,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媒介批判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中找到"弥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21,(5):68-77
随着对数字经济理解加深,数字劳工(digital labor)问题受到国内外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数字劳工是一个牵涉广泛、相当复杂的问题包裹(package),但当前许多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落脚点较为单一,多集中于"剥削机制"分析。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工作"(work)和"劳动"(labour)这两个重要概念被杂糅,导致"剥削"分析的泛化和随意化,并遮蔽了一些可能更为根本、重要的研究议题。因此,有必要从"进入"和"绕行"两个方向出发,对数字劳工的现象和概念进行"再陌生化",突破旧"套路",发现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裴珺 《传媒》2020,(2):91-93
随着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型媒介的出现,“受众劳工理论”逐渐成为新媒介环境下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研究的最新范式。网络直播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社交工具,虽然部分主播通过该途径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补偿,但网络主播依然面临着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剥削,而作为看客的受众也面临着为广告付费、闲暇时间创造剩余价值以及理性批判思维丧失的多重剥削。因此,网络直播的主播、受众应理性分析自己在信息交换过程中的收获和损失,并主动承担各自的社会责任,打造风清气正、和谐共生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粉丝都是偶像工业体系中最活跃、最主动的"产消者",数字时代的粉丝参与有着更为复杂的机制和表现.既有的研究多从批判的角度出发,认为粉丝扮演着"数字劳工"的角色,却忽视了作为微观个体的粉丝的自我建构与价值认同.本文认为,在文化的语境内,粉丝参与的本质是偏向于社会化的,其劳动并非只具有剥削这一唯一指向.数字时代的粉...  相似文献   

17.
从达拉斯·斯迈思的"受众商品论"到互联网产业中的"数字劳工",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为我们批判地理解受众劳动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但是剥削语境下的受众劳动研究忽视了对劳动者主观体验的考察,本文通过对字幕组、哔哩哔哩UP主和豆瓣小组等网络群体的劳动过程进行分析,关注数字劳工的主体性构建过程,从文化研究学派的视角对数字劳动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劳动呈现出甘愿劳动的异化形态,强制的外力剥削转化为主动的自我剥削。女性的数字健身实践不仅是服务于平台资本增值的数字劳动,而且是一种积极参与、自愿付出的甘愿劳动。文章以“帕梅拉女孩”这一健身群体为研究对象,试图理解其甘愿劳动的过程及结果。研究发现,自由、自信的新女性气质激励“帕梅拉女孩”自愿追求外在身体的健康与内在精神的自信,在量化自我、自我书写以及关系性凝视的数字技术支撑下,她们试图优化自我,但无止境的甘愿劳动同时也在剥削自我,为平台资本的无限增殖贡献力量。数字资本、性别、劳动交织下的女性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生存处境,健康、生命经验被简化为客观的生物学数据,自信崇拜所导致的内在暴力掩盖了关于结构性问题的根本反思。  相似文献   

19.
石琛 《大观周刊》2012,(47):23-24
唯物史观是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这一特殊社会形态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确证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情绪劳动相关文献的研究及对11位图书馆员的访谈,文章对图书馆员情绪劳动理论进行分析,构建图书馆员情绪劳动理论模型,利用情绪劳动量表对166位图书馆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图书馆员存在严重的情绪劳动现象,情绪劳动对图书馆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