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人人网中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一)人人网人际关系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和拓展本次调查显示,有51.429%的人表示现实好友占人人网的好友的比例在75%以上,65.306%的人表示会通过人人网结识变为现实中的好友。这表明现实的人际关系包含在网络的人际交往中,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由于线上的频繁互动也渗透到了现实生活中。线上与线下的交往、人人网既真实又虚拟的模糊界限弥补了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不  相似文献   

2.
田丽  安静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5):13-19
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首先,对网络社交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从交往范围、交往方式、交往动机等角度进行分析;其次,利用量表详细分析网络社交动机,并根据被访者人口统计变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再次,在此基础上总结网络社交的特征;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网络社交对现实生活人际交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景珣 《新闻世界》2010,(12):137-138
新兴网络交往方式——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出现,在对网络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同时,通过实名制等方式,促进了网络虚拟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的融合。并利用网络社区的多样化形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人际交往。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型网络社区背景下人际传播的新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缺陷等,并对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石乾福 《出版广角》2015,(16):76-7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的人际交流语言——网络流行语随之产生,人们运用一些不规范、不合逻辑的词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交流,以增加趣味性。但是同时,这种流行语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研究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在现实环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网络是以现实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大学生是社会化网络的主要用户群体。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使用人人网交往进行了现状描述,探究了大学生热衷社会化网络交往的原因,认为社会化网络提升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但又存在泄露隐私、网络交往成瘾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伴随网络社会的崛起,一种新的交往模式,对传统的人际交往形态正产生着实质性的影响。我们须看到,网络世界不仅创建了人际交往的新平台,而且使人际交往质态也随之发生改变。有学者认为,以往社会的人际关系发展到今天,已陷入一种深刻的困境,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人们在交往中已无法体会到参与感、归属感及被需要感。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给人们交往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交往陷入危机之中.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危机有着多种表现,从交往主体来看表现在:交往主体的技术化、交往主体的疏离化两个方面.从新媒体的大环境入手,探究人际交往危机产生的根源,并针对原因探求破解这种危机的对策,对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梁丽 《新闻界》2012,(21):55-58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攀升,由此产生的网络交往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交往方式。而大学生作为网络交往的主力军,网络交往对其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的形成所造成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通过探寻网络交往的特点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继而提出对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进行引导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网络聊天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N=599),集中探讨大学生的网络聊天如何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研究发现,网络聊天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有积极作用,它巩固和强化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与熟人的强联系,同时也维系和延伸了与网友的弱联系,但并没有显著拓宽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网络交往是现实社会交往的补充和延伸,而不是替代。  相似文献   

10.
网络游戏走入中国市场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在这几年里,网游这一新生事物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人际关系的规律和特点与现实世界不同,更为简单、直率、多变。虚拟人际关系在游戏中必不可少且举足轻重。玩家从这种虚拟人际关系中得到现实社会中难以获得的满足感,从而产生心理依赖。网络游戏给玩家带来了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玩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SNS网站以实名制为基础,依托现实人际关系,使以网络为平台的人际交往得以实现。SNS中的人际交往以用户彼此间的访问为主要形式。笔者以人人网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结合现实人际交往规律和SNS本身的特征,探讨SNS中用户访问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直播软件等全新的媒介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它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人际交往方式之一,并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互相影响,使大学生呈现虚拟化的社交趋势。  相似文献   

13.
史静宜 《大观周刊》2012,(44):195-196
当今社会,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说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模式。网络环境中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凸显其“双刃剑”的功效。一方面,网络给中小学生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扩展了他们的知识宽度和广度,也增加了人际交往层面;另一方面,网络中信息纷繁芜杂,网络虚拟的环境和与现实相悖的交往空间也令部分缺乏现实沟通的孩子迷失方向,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郭鑫  孙璐  汪德强 《新闻世界》2014,(11):120-122
以乡村人际关系为主体的社会交往格局变迁是体现乡村发展及变迁脉络的重要方面。本文选取乡村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厘清该地区人际交往的方式和功能,对于研究少数民族人际交往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少数民族人际交往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来自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息;就交往方式而言,主要是传统的人际交往、媒介作为平台的人际交往和媒介作为仪式化情境的人际交往。乡村少数民族人际交往具有交往主体以中老年为主,以情感交流和维持关系为主要目的,对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微弱和以基于地缘的面对面交流为主,线上交往增长迅速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手机媒体强势崛起,迅速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青年对于手机媒体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手机媒体在交流方面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对于传统式人际交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与素质,社交能力与人际关系也引起社会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高校应紧抓学生现状与特点,积极帮助其认识到手机媒体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并加以引导,在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手机媒体使用意识,使现代科技在生活中发挥真正的有利作用。本文以西部某高校为例,通过聚焦手机媒体各发展阶段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促进与抑制,探究媒体大环境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有效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兼具网络与移动终端特性的微信可以视为人的综合延伸,为人际交往创造了新的空间,产生了不同于真实人际关系的虚拟人际关系。在微信上,人际关系产生了两方面的变化,其一,原先具有匿名性,与真实人际关系有较大分割的虚拟人际关系逐渐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相重合;其二,社会网络理论中的强关系与弱关系在微信中有机结合。这一变化为现代人际交往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在朋友圈寻找"共鸣区"和打通线上线下的人际交往渠道,是微信避免"僵尸粉",将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变的助推力。  相似文献   

17.
黄青燕 《新闻记者》2022,(2):F0003-F0003
新时代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逐步建立、发展与扩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当充分重视校园社交网络传播的分析研究,更加科学、专业,切合时代发展趋势地总结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张瑜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2020年8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发展为背景,对当前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展开系统且专业的研究,有助于开拓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媒介进入现代乡村社会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智能手机等新媒介渗透进村民日常生活的深处,传统的农耕记忆逐渐被互联网平台各类"三农"短视频所取代,传统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更多被智能手机呈现的虚拟交往所代替.田野观察发现,新媒介使乡村人际交往的互动空间、交往范围、沟通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裂变,新媒介在乡村社会人际交往结构的"脱落"与再连接过程中发挥了"缝合"作用,正在重构转型期的乡村人际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9.
高莹 《新闻世界》2011,(9):198-199
本次调查研究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和发展状况,从整体上描述了大学生交际网络的规模,结构,成分以及大学生自己的主观态度与认知。调查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交际范围扩大,功利性交往与情感性交往趋于均衡状态,学生自主寻求和建立交往关系的意识逐渐增强。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保持身心健康的同时有助于未来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钱伟浩 《东南传播》2020,(5):99-102
大学生感到孤独是高校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来探究微信使用中的陌生人社交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有何影响。研究发现,微信使用开拓了大学生与陌生人交流的渠道,与陌生人社交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的排解具有一定作用。大学生在与陌生人的交流中通过自我表露来排解孤独感,但是大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不高,所以对于自我表露不强的大学生来说,此方式对其孤独感的排解没有太大作用。大学生孤独感的排解主要是通过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而网络上的人际关系对于孤独感排解只起到了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