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改燕 《大观周刊》2012,(36):201-201
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根本”和“泉源”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否则无异于舍本逐木,“塞源而欲流长”,其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少、慢、差、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在“流”上下功夫,而应在“源”上做文章。积累是运用的前提,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稳固基础,对它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马岩 《大观周刊》2011,(28):85-85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还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堂40分钟阅读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主渠道,也是教会学生积累方法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3.
徐小莉 《大观周刊》2013,(9):204-204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环节是“听说读写”的核心部分,它是进行“把握语言技能、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言感受、进行语言创造”等训练的关键。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将阅读与技能、积累、感受、创造在教学中渗透结合,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完美。  相似文献   

4.
刘俊 《大观周刊》2012,(45):324-324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什么有的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有些老师则不然,学生死气沉沉,甚至有时气氛很紧张呢?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问题。语文教师要想讲好一堂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具有较好的课堂语言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5.
陶广顺 《大观周刊》2012,(16):185-185
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及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根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陈元胜 《大观周刊》2012,(18):220-220
小学语文中的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语”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文”的教学则要培养学生对语言与文字材料的理解、运用与再创作的能力。目前,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倍感吃力的是无法完成一篇文字生动、语言较为缜密、人物形象鲜活的文章。信否,请看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一次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纪要。  相似文献   

7.
裴香雨 《大观周刊》2013,(10):205-205
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那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把语文训练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呢?  相似文献   

8.
魏宜霞 《大观周刊》2013,(1):124-124
小学语文.是学生系统学习语言的开始.小学教师是否能教好小学语文.对学生学习语言.顺利进人语言学习的大课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谈谈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说”与“听”说是思维外化的产物.它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说的训练”成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已愈来愈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喜地看到.学生表现非常活跃.教师要求说自己的见解、说自己的感受、续编故事等等。学生完成得非常好,口语表达清楚,普通话流利、标准.“说的训练”进行得十分扎实。  相似文献   

9.
马苏蕊 《大观周刊》2012,(51):298-299
何为“语感”?“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有效教学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语感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素芳 《大观周刊》2013,(10):202-202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而评价是对客观事物的状态与价值的判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看似平常,其实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教师如果能艺术性地评价学生的答问,往往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反馈、调控、导向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赵贺芳 《大观周刊》2011,(20):81-81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语文教育要通过教学语言去实施,教学语言是进行语文教育的工具和手段。语文教师要在不断学习中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说好每节课的导语,过渡语,结束语,运用幽默而富有魅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吕贤 《大观周刊》2013,(5):165-16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3.
董桂荣 《大观周刊》2011,(28):163-16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欧阳云见 《大观周刊》2012,(48):262-26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5.
廖明花 《大观周刊》2011,(14):119-119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不仅要是每个学生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通过拼音扩大学生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要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为以后的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强调阅读教学要努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要求阅读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6.
王韶玉 《大观周刊》2012,(38):249-249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17.
罗七仁 《大观周刊》2012,(2):149-149,129
阅读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对升学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讲授有余而学生感悟不深,先生分析有余而学子品味不力,教师布置作业有余而学生联想不远,老师的指导有余而学生的创新不足。语文教学变成了教师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灌输给学生的过程。新课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接受和积累语文知识,重视语言的感悟和熏陶,着眼于语文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笔者认为:感知、品味、联想、创新是学生语文阅读质量升华的"四力"。语文教师如果能提升这“四力”,再加之潜意识的训练,则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部分里,对语言的表达,提出了“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语言的简明就是指“简洁明快”。是“繁冗罗嗦”的对立面。是比“基础等级”要求的“语言通顺”,更高一级的要求。“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离不开语言的简明,它常常能够反映考生思想明确、语言成熟的程度。许多著名的大作家欧阳修、杜牧、鲁迅、朱自清、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人都在语言简明上下功夫。语言简明也是一种文风,高考作文评定,常常表现我们这个时代对文风的导向。  相似文献   

19.
杨永琴 《大观周刊》2011,(23):225-225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张道高 《大观周刊》2013,(4):135-135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起学生对未曾接触过的新材料的独立吸收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怎样使用语言”。这些目的的达成,在语文教学中倚重的并以之为突破口的便是语感的培养。新一代语文教育家努力以语感教学为核心,建立一整套语文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