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差别体现在公共二字上。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涉及到千百万人利益的公共事务,为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实施有效的管理,需要相关主体制定特定的规则。从理论上讲,凡是为解决社会公共事务中各种问题所制定的政策,都是公共政策。从这个角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传播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不断转型及媒介生态的变迁,中国公共政策决策机制也随之不断调适.文章基于对2003年至2013年214起舆情事件的研究,考察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论传播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关系,结论显示网络舆情推进的公共政策的形式以政策修改为主,主要涉及反腐倡廉、食药安全、环境污染和弱势群体保护等问题,颁布主体以中央政府居多,议题主要来源于媒体、个人和事件本身,期限以长期政策为主,辐射范围以全国性政策居多,效力整体较高.另外,受害者、连环事件、谣言、意见领袖参与都与公共政策推进有紧密关系,集群行为与公共政策推进并不显著相关,但集群行为促进了政府政策回应的时效;舆论传播强度对公共政策推进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网民对公共政策议程的干预力量主要在于情绪表达强度,媒体对公共政策议程的干预力量主要来源于新闻关注热度.  相似文献   

3.
冯杰 《青年记者》2017,(18):26-27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①近年来,社会群体利益日益多元化,公众的政策参与意识增强.他们对政府的公共政策提出不同诉求,甚至要求变革,形成了压力模式.②藉此压力,公众希望对政府产生不确定的、紧迫的危机效果,影响政策走向.网络舆论危机成为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与政府开展对话非常规而又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一、传媒政策应体现利益选择的公共性由执政党和政府作为主要政策活动主体的政策行为,归根结底是一种利益维护、利益选择、利益综合、利益再调整或配置的政治行为。公共政策实质上就是如何处理各种利益的问题:“公共政策是政党或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  相似文献   

5.
许磊 《传媒》2017,(17)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其本质是公共政策制定者针对社会转型问题,为调节社会价值矛盾、避免社会价值冲突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公共政策旨在为"公义"服务,公共政策满意度是衡量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及制定过程的意愿逐渐增强.但我国对公共政策制定的信息收集甄别能力不强,易对公共政策进行误读,并在"沉默的螺旋"的作用下被议程设置"反控"现象误导.从从业人员资质和出版内容来看,新媒体目前无法承担培养公民民主能力的重任.因此,传统纸媒应该承担培养公民民主能力的责任,通过构建理论战线来解读公共政策,深度回应公众的疑问,引导社会价值形成"公义",提升公共政策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着眼于整个国家的大局,甚至要着眼于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群体,也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政策具有公共政策的特征,因此从民族政策的制定、调整到实施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准确而及时的传播。只有从"心"传播,才能有效消除不同民族间的隔阂与偏见,增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媒介形象是在大众传媒信息传播中形成的,它主要是生产者对公共政策认知结果,并对公众建立公共政策认同感、维护社会稳定及树立政府形象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政策制定程序的合理性和制定者的公信力、执行者素质和效能等方面是影响公共政策媒介形象的内在因素;适度的信息传播量、媒介报道框架、媒介类型和公众原有立场倾向是影响公共政策媒介形象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江村 《大观周刊》2011,(38):27-27,30
一项政策能否成功.并非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一厢情愿的事情.也并不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所能够单独决定的事情。目标群体是否认可和接收政策也是政策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酗须接受传统文化的挑战。尤其是宗教等传统文化对于公众的吸引力大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关注。在接受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必然会同少数民族地区固有的传统的不谋而合,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融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依托大众传播活动,在公共政策和社会事态等方面发挥监督与整合作用.行政反馈是行政系统通过新闻舆论了解外界情况,对这些情况进行转换分析,通过制定政策或提供服务等方式反作用于外部环境,提升行政效率,完善行政功能,达到为民服务的目的.新闻舆论与行政反馈机制相互作用,为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谢炀  侯丽萍 《传媒》2021,(7):95-96
智媒时代,随着互联网对公众生活的全面渗透,在线化、云端化、海量化信息集成的互联网渠道成为公共政策传播的主要端口,并形成了公共政策网络传播的新特性.互联网传播的多元性、双向性、高交叉性等特点,一方面,带动多圈层发声、私域空间高频互动、虚拟空间意见领袖平民化,从而深刻影响了公众政策议题设置和公众舆情走向;另一方面,公众政策传播与大众接收存在错位,公众舆论对政策传播本意的偏差误解,这种集体选择也为监管带来隐忧.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公共政策传播的特征,试图为网络公共政策传播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因素之一,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看,大众传播不仅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对公共政策的执行、监督和评估环节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运行环节的影响,同时表明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也受其自身所处的政治生态的直接制约.  相似文献   

12.
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制定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目标与原则,并结合国外相关政策和立法,论述有关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网民的参与,使公共政策传播由封闭、单向、垂直的组织传播转向开放、分散、多向的互动传播。网民参与政策传播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赋权,由于缺少相应的制度规范和保障,网民参与往往会质变为强制介入,网民群体对公共政策的质疑、批判,改变了政策传播的路径,给政策传播带来议题设置权变更、决策成本加大、政府权威性降低、专家信任危机、政策信息异化等风险。规避网民强制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风险,要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型公共政策传播机制,净化网络新媒体传播环境,同时还应规范专家评议制度,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媒体在公共政策论辩中主要具有两种功能:即组织参与者并提供辩论平台,对政策问题进行协商论辩并呈现有关内容,在相关部门允许下公开。媒体经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政策话题,自主引导公众进行论辩,帮助政府制定政策,提高公共决策质量。由此可知,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了公共政策论辩的手段之一。1媒体是公共政策论辩的关键手段媒体作为公共政策论辩的关键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协商民主,代表着政治共同体中的公民具有自由、平等权利,在参与政治过程中,提出自身观点,审视各类政策建议,于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网络民意表达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方式,如推动社会问题进入公共政策议程、直接创立公共政策议程以及进行政策反馈与促使政策调整等,并试构建作为公共政策主要制定者的政府与网民之间的三种理想互动模型,以期实现网络时代政府与网民在公共政策领域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开放科学呈加速发展态势,因此掌握相关国际政策进展对开放科学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文章梳理了国际上主要的开放科学政策发展情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开放科学建议书》,首次为开放科学确立了通用定义、核心价值、原则与主要领域,是开放科学政策取得国际共识的标志;欧盟以“地平线2020”计划为核心,形成了完整的开放科学政策体系;英国、美国实现开放存取从“请求”到“要求”再到“强制”的政策演进。开放科学已经演变为一项国际公共政策,各国正在形成有竞争力的开放科学标准,国际开放科学政策得到广泛采纳,但发展还不平衡。我国要以高水平自立自强为根本推进开放科学政策发展,应通过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开放科学发展进程,构建可信高水平开放科学,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完善多元利益方共建机制,防止新型资源垄断,保障开放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图书馆政策的重点领域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图书馆政策的重点涉及领域有经费来源、图书馆服务、管理体制与机制、信息资源保存和职业素质等。制定图书馆政策强化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努力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政策体系,不断修订和完善已有的图书馆政策,积极发挥行业组织在图书馆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作用,制定科学的图书馆政策评估机制,这都是美国图书馆政策带给我们的启示。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8.
周林兴 《档案》2011,(6):10-13
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理念。提出了目的性价值取向与理性价值取向、流程化管理、绩效评估及社会主体信息权利全面保护的观点,并从价值取向、问责机制、路径选择、政策与机制研究等内容开展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淦 《新闻传播》2010,(9):142-142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逐渐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中心角色之一,并产生了公共政策运作、制定和传播的影响力。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作为公共政策的新闻政策之于大众传媒的规范、大众传媒之于公共政策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杨思文 《东南传播》2012,(12):83-85
传媒模式是公共政策议程建构诸多模式中的一种,其理论基础在于议程设置理论。该模式中,传媒通过调查性报道、系列报道等方法来建构政策问题。目前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弱势群体等关注过少,不利于这一群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表达。因此,应当加大对其关注力度,使公共政策制定更为公平,从而有利于社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