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具有全面意义的摆脱罗马教廷,实现教派独立的斗争是从16世纪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的宗教改革开始的.马丁·路德的改革叩开了基督徒思想自由的大门,促进了教会与会众的联系,推动了德国教会音乐的发展。改革也使欧洲北部许多国家脱离了罗马天主教教会,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进一步解放了会众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美国天主教主教团1983年发布牧函<和平的挑战>,在综合罗马天主教社会训导与美国文化和政策传统的基础上,对20世纪后半期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993年,他们又发布牧函<在和平中播种正义的收成>,在后冷战语境中继续倡导天主教的和平理念.研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这两部和平牧函,有助于透彻了解当今世界各国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主导话语已经不再是"民族国家利益",而是人权和人的尊严.虽然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来的"民族国家主权自决"以及"互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关系准则还依然有效、依然重要,但其局限性在21世纪新的国际格局面前已经十分明显,这一点需要正视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3.
朱福惠 《红领巾》2004,(3):45-48
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对公民私有财产作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一修改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首先,明确规定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使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得到确认;扩大了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范围,从一般生活资料的私有权扩大到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其次,明确规定对政府行使权力的限制,即政府只能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并在给予补偿的条件下才能征收和征用私有财产.修正案颁布实施后,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宪法的这一修改有利于保护我国私有财产权,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体系.然而,宪法的这一规定仅仅从宪法规范上初步肯定了私有财产权的地位,宪法能否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真正起到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作用,还要从宪法学原理出发,对宪法规范和宪法体制的合理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掀开了英国要求民族独立、建立专制王权运动的序幕。在这场运动中,亨利八世本人的个人经历、性格和意志对左右局势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与凯瑟琳王后的解除婚姻案引发了与罗马教廷的决裂,而他的天主教信仰又使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仅仅处于使王权与教会分立而不是改革天主教教义的程度。他死后,改革派发动的“秘不发丧”,是对他的“意志”的一种反动,其结果却是对英国民族发展的一种推动,因而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主教简介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之一,它有一套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教皇自称是“基督在世的代表,”对世界天主教会拥有最高的管理权。他由世界各地的枢机主教《也称红衣主教》选举产生,任职终身。枢机主教由教皇任命,担任罗马教廷和各国教会的重要职务。天主教势力较大的国家中有首席主教,作为该国天主教的首脑。其他神职人员有:“祝圣”总主教,负责监督各级神职人员行使职权和批准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空想共产主义的致命缺点在于只强调扬弃私有财产的客体方面、物的形态,而没有认识到它的主体本质,因而不可能认识私有财产产生的真正原因,不可能真正扬弃私有财产。实际上,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观点,也是马克思的一贯思想,对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它的提出不仅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一 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有一个初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的思想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最初,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应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消灭私有财产,但还有私有财产影响的社会;第二阶段,是消灭了私有财产及影响,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社会。后来,他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进一步提出在共产主义制度完全确立之前要经过四个阶段:(一)反对资  相似文献   

8.
卡尔·罗杰斯(Rogers,C·R.1902—)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在学派林立的教育理论界,他推出其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其中他对教学中人际关系的见解,对我国当前进行的教学改革很有启发意义和借鉴的价值.罗杰斯的教学思想属于人本主义教育学派.人本主义教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和罗马就曾盛行一时,后又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再度崛起,并以反对中世纪宗教式、经院式的教育为宗旨,主张以"人"为中心,把人的思想情感从神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树立"大写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健全而和谐的个性.在文艺复兴智慧之光的启迪下,卢梭从他的自然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出发,于1762年发  相似文献   

9.
缴纳什一税是天主教信徒的基本义务。在中世纪早期 ,由于社会经济衰退、生产力落后 ,什一税总量有限 ,只能维持教会的生存。到了中世纪中后期 ,由于西欧社会经济的复兴和发展 ,什一税总量也迅速增加 ,成为天主教会财富的重要来源 ,它已大大超出维持教会生存的范畴 ,而成为教会腐败的重要经济因素 ,遭到了西欧人民的反对  相似文献   

10.
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人怎样看待意大利?这是研究罗马共和末年到帝国初期历史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当时著名诗人的作品中寻找答案是一种尝试,其意义非同一般.贺拉斯是当时最著名的罗马诗人之一,他的作品集中地反映了他心目中的意大利.在他看来,意大利是一个区别于罗马城和罗马国家的地域实体;他家乡的阿普利亚人的生活和性格表现了意大利的民族精神,已经与罗马人融为一体;意大利在政治上归属于罗马已经毫无疑义;佃农的家庭生活成为当时意大利经济生活的普遍现象;在吸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统一的罗马—意大利文化融合而成.贺拉斯诗歌中的意大利是当时罗马人关于意大利的看法的一种概括和升华,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并在一定高度上来认识奥古斯都时代暨罗马共和末年到帝国初期的意大利的社会和文化状况,从而丰富今天的罗马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