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观众喜爱电视剧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电视剧已经成为与社会时代紧密联系、深受国家政府重视、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拥有最大受众群的艺术形式.鉴于女性是电视剧艺术的主要消费群这一事实,本文采用电视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根据受众对媒介文本诠释的差异理论,从电视剧文本对女性形象呈现到女性观众对剧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两种不同角度,剖析女性观众走进电视剧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电视剧产生、发展的50年历程中,电视剧的文化身份认定问题一直在学界颇受争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电视剧越发以强势的姿态在电视荧屏上崭露头角,形成不可逆转的观看潮流.电视剧成为传播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共同的阵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要求,电视剧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保持同步性的同时,还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满足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浅析韩国电视剧美学风格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工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了国外的很多电视剧作品,使得中国电视市场受到了很人的冲击(目前更足受剑了韩国电视剧的冲击).中国电视剧当下的社会角色是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观众喜欢看通俗的艺术作品,但是通俗并不意味着庸俗,这就要求在电视剧作品中既能体现观众的审美心理又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要紧密地抓住美学和人牛的关系,中国己播出的韩剧在这方面做得较为成功,可以开阔我们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戏剧的核心美学概念--"戏剧性"为切入点,将"戏剧性"引入电视剧的本体研究,通过剖析电视剧"戏剧性"的内涵与外延,结合电视剧实例来分析探讨"戏剧性"在电视剧中的独特呈现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想就电视剧这门新兴的综合艺术及其样式,结合自己制作电视剧方面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同行们在研究电视剧的时候,作个参考。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什么是电视剧。目前没有定义。我们询问过许多国外的电视同行,也曾到友好国家的电视台考察,至今还没有人归纳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仅有的一两本介绍电视剧的书籍,似乎也没有比较明确的答案。但是,关于电视剧的艺术特点及制作的技术特点,已经发表过一些探讨和争论的文章。在电视圈里,流行着一种看法:电视剧的特点是制作快,开支省,及时反映现实,长短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艺术类型,自然具备电视媒体的艺术性、传播性以及教育性、娱乐性。按照不同题材分类,电视剧类型主要有历史剧、都市剧、乡村剧。近几年又兴起了以不同职业为表现题材的行业电视剧的说法,其中较为典型的医疗题材电视剧最具代表性。因此,本文结合电视媒体的特性试论医疗题材电视剧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照"[1],反应艺术与社会的内涵以及寻求电视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以此更好地反哺社会,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外交( Tvplay Diplomacy)是以电视剧为传播媒介的媒体外交样式,可以被视为电视外交(Television Diplomacy)的一个子集,但由于电视剧同时又是艺术传播的重要载体,故而在注重电视元素表达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笔者这一尝试性提法受"韩流"与"汉风"这两个外交关键词的启发.韩流在中国盛行,相当程度地扩大了韩国的对外影响力,其原动力就来自韩国电视剧.韩剧的成功可以说明电视剧外交具备可行性、可借鉴性以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经营,作为电视产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视台的整体经营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大本营,湖南卫视在电视剧经营方面却也引领了中国电视的潮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社会热点为题材的电视剧逐步成为观众关注的对象,这些电视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与其在现实语境下所采取的传播策略息息相关.一方面,电视剧文本来源于生活,同时也为受众设置了议程,表现为这类电视剧中的许多内容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与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电视剧文本也突破了以往封闭的传播策略,与其他媒介中的社会报道形成了一种互文性,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影响.自然,电视剧通常要履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不过有时受商业逻辑及消费主义的影响,现实语境下的电视剧传播也会出现一些异化现象,从而影响其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将其自身所具备的文化意蕴传递到观众心中,引发一种大众共享的价值观念、共存的人文精神,导致了大众价值观念的趋同,促使社会成员产生归属感。对比中国和美国电视剧,可以清楚的发现因为大众收视心理,播出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中美电视剧所呈现不同特色。本文从电视剧叙事的叙事功能、播出制度方面对中美两国电视剧作一比较。一、叙事功能比较1·美剧重乐更重教美国观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和电视工作者拍电视剧的主要目的是统一的,那就是娱乐消遣。于是,电视剧这一广受欢迎的电视艺术样式,在这种紧张刺激而又轻松愉快的叙事习惯中不断地被继承了下来。收看电视剧可以解读为从现在的生活和从“万花筒”中探视未来。所以美剧偏重于表现社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的推广与营销越来越趋向于社交媒体.本文基于电视受众与微博受众具有重合度的特点,展开实证分析研究.通过研究35部电视剧播出期间微博热度与收视率的关系,并对102部电视剧开播首日的微博抽样后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电视剧播出期间,微博热度对收视率影响甚微,但电视剧播出前的微博对收视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还进一步分析电视剧播出前微博传播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对收视率产生影响,发现正面微博、意见领袖和转发量都会对收视率产生一定的正影响;最后探讨了在电视剧的运营过程中,如何运用微博推广达到理想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16年8月25日,全面解读全球电视剧产业最新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合性研究专著《剧领天下——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展览馆召开。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本书主编胡占凡,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本书副主编张海潮,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维东分别就中外电视剧产业的生产创作、观众收视、市场运营等最新研究成果做了专题发言。发布会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主持。中国电视剧行业的相关领导以及众多业界、学界人士参加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13.
据最近来华访问的英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和电视剧作家布雷德伯里介绍,电视剧的创作目前在英国已成为一种十分时髦的新职业。英国各电视台,都约请小说家来写电视剧本。英国现在已有一大批经过特殊训练的电视剧作家和演员,其中职业电视剧作家就有三四千人之多。他们大部分是由写小说转而写电视剧的。作家的电视剧本写成后,稿酬远比小说从丰,不象小说出版后面临一个销路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有不少电视剧爱好者希望知道:学习电视剧创作从哪里入手?创作电视剧和创作其它文艺作品有些什么不同?这篇文章集中讲一讲电视剧创作的来龙去脉。我国电视剧走过的路学习电视剧创作,需要了解我国电视剧发展的来龙去脉。在世界范围里,早在卅年代就出现了电视剧雏形。在我国,电视剧是伴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打开电视,最为吸引观众眼球的节目类型无疑是电视剧。一部电视剧的热播,往往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牵动几亿人的神经,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中国电视屏幕出现了一种针对电视剧的激烈竞争,宛如一场场战争愈演愈烈。如何深入挖掘电视剧资源效能,赢得收视关注是电视播出机构应该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的市场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电视剧市场的形成,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电视行业迈出了向市场化进发的第一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今天电视行业已经进入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电视剧是众多电视节目类型中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在目前我国的电视行业中,电视剧市场的产业化程度也是最高的。从策划,投资到拍摄,制作再到宣传,发行,回收成本,电视剧市场实现了自身系统化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7.
在电视媒体竞争中,电视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部优质的电视剧都是众多电视台争夺的对象,因此,电视剧联播也成为一个新奇的电视景观。但其作为一种市场无序的恶性竞争,对国有电视频道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电视传媒和谐文化环境与生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是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形式,在众多电视节目类型中,电视剧的播出份额是最大的,对观众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然而,随着商业文化大潮对严肃文化、精英文化的巨大冲击,在电视传播领域中,电视剧出现了贵族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获得国际知名电视奖是对电视剧制作水平的权威认可,获奖剧集的特征能够反映出这一时期电视剧制作的趋势特点,奖项的评选偏好也会对特定时期的电视剧制作风向产生影响。本文选取美国艾美奖、法国国际电视节、首尔国际电视节、东京国际电视剧节和亚洲电视大奖等五个国际知名电视奖作为研究对象,对近两届获奖剧集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从中总结出目前世界范围内电视剧发展中存在的以现实题材为主、改编剧集比例较高、偏好精品短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闫静静 《新闻世界》2011,(3):123-124
本文以热播剧《婚姻保卫战》为例,以文本分析为核心,容纳相应的观众反应,就这部电视剧的文本构成展开分析,探讨电视剧本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