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一书着力分析了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体育专业教科书及体育专著的立论基础,并基于此指出了其内在的体育思想根源。对于体育教科书的考察方面,包括了军国民主义、自然主义、政治主导、增强体质、健康第一等五个时期的介绍,集中展示了体育教学的基本思路。尤其是关于壬寅癸卵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戊辰学制的脉络梳理相对丰富。关乎新旧体育更替,在以俄为师、以军代体的评判方面,同样客观,没有过多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从清朝末年开始,清政府逐步开始兴办近代式的学校教育,并开始有了体操科,拉开了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序幕。我国体育学界把“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看作为中国近代体育时期。中国近代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主要历史分期及大体时间范围如下:(1)清朝末期(1840,1902年);(2)《癸卯学制》时期(1903~1911年);(3)“壬子癸丑学制”时期(1912~1919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军事需求在早期西方体育传播中的作用、西方“兵式体操”制度确立对军国民主义体育的推动以及基督教青年会对现代体育的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字孑民,汉族,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的教育视野开阔,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从他两次在南京的任职作为中可见一斑。1912年1月,他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他在《对于新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了军国民教育(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五项教育宗旨。他认为,实施军国民教育与实利主义教育是为富国强兵的需要,但是公民无道德,不免智欺愚、强欺弱,所以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为教育的根本,以人民生计的实利教育为教育之中坚,提倡人的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活动在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912年,蔡元培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五种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他说:“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他以道德教育作为教  相似文献   

6.
石鸥  石玉 《湖南教育》2008,(12):9-11
1911年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两千年封建帝制,中国从封建专制时代步人民主共和时代。随着国体的变更,前清封建旧教育从制度上完全崩塌,中国教育的新纪元开始了。为了迅速革新以忠君尊孔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民国教育部在1912年1月9日成立之后立即颁布了一系列政令,9月公布《教育宗旨》,实行“壬子癸丑学制”,废除旧教育,实施新教育,规定“凡各种教科书,务必合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相似文献   

7.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11月10日,广东军政府宣告成立。经革命代表们推选的省都督胡汉民负责组建省军政府,其中教育部长是著名的教育家、爱国诗人丘逢甲。广东革命政府在教育宗旨、方针和学制方面不断进行了改革。民国元年(1912)和民国11年(1922),中央教育部和北洋政府曾先后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戍学制”,其影响深远,后者至今犹存。决定“壬戍学制”(即“六三三四制”)方案的全国各省教育联合会第七届年会于民国10年(1921)10月27日至11月7日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8.
军国民教育思潮是在二十世纪初“新国民”的呼声中出现的一股新思潮.它以鼓吹尚武精神为中心,认为民力、民气是国家兴亡强弱的根本,主张普及军事和体育,培养尚武好勇的风气以改变民族萎靡之气,养成民族自立自强、爱国爱种之精神以求挽救危亡、振兴国运,自立于生存竞争之时代.军国民教育的思潮在当时留学生中有很大的影响,也对近代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教育领导工作。他主持教育工作期间,将清末“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教育宗旨,改为“军国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世界观、美育主义”的新五项教育宗旨,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为教育根本改革的开端。本文就其语文教育思想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作为清末民初教育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体育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于清末民初的体育教育。从早期受军国民主义思潮影响,到后期受英美实用主义教育观的感染,从"御侮救国,强兵富国"的客观需要,再到"完全人格,终身教育"的主观探索,蔡元培体育观的转变也代表着清末民初体育教育的发展脉络,由出现萌芽再历经转折,体育教育最终向着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代体育教育始于西方兵操的引进和军国民主义思潮的传播,蔡元培早期的体育教育思想以军事教育为主、新式体育为辅。军国主义式微,实用主义成为蔡元培体育教育思想新的理论依据。提倡体育的本义是追求均衡,体育在完全人格教育中居于首位,蔡元培对实用主义教育有所补充,排斥竞技体育,推动全民体育,提倡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教育》2007,(30):10-11
1912年,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民国壬子·癸丑学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19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专门学校令》。规定将清政府时期的实业学堂改名为专门学校,并在原  相似文献   

13.
军国民教育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是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下产生的.军国民教育在对中国传统教育变革的同时奠定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规范了学校体育形式,丰富了课程内容,促进了社会体育的推广和普及,孕育和加速了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期,军国民教育思潮在中国大地上萌发,湖南成为力倡这一思潮的省份。湖南的军国民思潮于清末兴起后,在民初成鼎盛之势,风行湖湘大地近三十年;内容涉及学堂军事、学校体育、童子军建设等多个方面,促进了湖南的体育改革与教育近代化,对加速湖南思想启蒙及改易士风民气都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国民体育素质培育与提高的根本途径,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重任。随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大力提倡以"健康第一"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体育教育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先生在体育方面有许多令人启迪的见解。我们看了后禁不住想把它收集、归纳起来献给广大读者。 一、蔡元培的教育观——以养成“完全人格”作为新教育的标准。 蔡元培先生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科学、民主之基础上,是与人类近代文明的发展相一致的。他在1912年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中谈到:“君主时代之教育,不外利己主义。……现在此种主义已不合用,须立于国民之地位,而体验其在世界、在社会有何责任,应受何等教育。”在1915年《190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一文中说“近世之趋势,在实力主义,然不可不济以世界观及美感之教育。以人为本位,不得以社会之需用而强人以就之。以完全人格为本位。不得以动物同性限之。以全世界人类平等之眼光为标准,不得以宗教、门第、阶级等区别之。”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在1919年2月《教育之对待的发展》一文中确定新教育标准为“盖群性与个性的发展,相反而适以相成,是今日之完全人格,亦即新教育之标准也。”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由于我国基础体育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和社会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倾向,学生严重存在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锻炼习惯,农  相似文献   

18.
清末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开启了我国学校体育的新纪元,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军国民教育:清末体育教科书启蒙之核心思想;强国强种:清末体育教科书启蒙之主要目的;爱国情感:清末体育教科书启蒙之自觉意识;教学指导:清末体育教科书启蒙之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19.
1912年至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是在辛亥革命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段的学制。而1922年的《壬戌学制》,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推动下产生的,是我国现代学制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壬戌学制》一直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中华民国成立后,对国民体育教育逐步重视起来,从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通过颁布一系列政令法规,使体育教育逐渐建立和完善。江西的体育教育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逐步走向正规。本文通过回顾1912年至1949年的江西体育教育状况,进而探讨江西体育教育从开始确立到逐渐完善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