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文人张岱的小品文集《陶庵梦忆》描写了其往昔的生活,内中充满了麦秀黍离之感,这部文集不仅在内容上引人入胜,同时在思想的高远旷达上亦可称晚明小品文的扛鼎之作。作者于表现市井生活之美上颇有见地,将伶人画工、珍馐美味都设置为文本的主角,在当时社会风习的影响下表现出与魏晋风度比肩的诗酒风流,堪称文学奇景。  相似文献   

2.
张岱《陶庵梦忆》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优秀作品,记叙了明末清初吴越民俗风土,抒发人生感悟,寄托人生品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警世和启迪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陶阉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作小品集,作品记下了明末东南沿海一带社会经济发生巨变的事实,作对备极繁华的乡国横遭摧残无比痛惜,寄寓了作深沉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4.
王娅 《鸡西大学学报》2014,(5):89-90,93
在晚明小品的创作大家中,张岱诗文兼擅,他将自己诗歌中的精神内涵和表现手法充分融入小品文的创作之中,"以诗为文",使小品文饱含了诗性特征。以《陶庵梦忆》为范本,探讨张岱小品文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上,张岱的小品文素来以独抒性灵的风格而著称,用典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张岱的代表作《陶庵梦忆》用典有语典和事典,涉及经史子集和众多文史人物,典故众多和典源丰富是其用典主要个性。张岱小品文用典方法多样,有直用、化用、正用、反用、明用、暗用六种。张岱小品文用典意蕴深厚,展现了明清之际的社会生活,为后世散文创作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6.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①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②饿  相似文献   

7.
<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时代风雨飘摇的产物,是张岱半世生涯的真实写照,亦是张岱人生里程中血与泪的凝结.在<陶庵梦忆>中,记录着张岱前半生浪漫生活的种种得意,既让我们看到了明末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又让我们体味到了世俗中的种种物质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它所包含的丰富而深湛的文化信息,如对园林艺术的独到见解,对奇花异卉的生动描述,对江南风情的如实记录,对戏曲理论和实践的精妙评论等等,无不充满着乐趣和知识.这是一部用艺术家的审美眼光来描绘的明末市井风俗史,又是一曲抒张性灵、情感率真直露的咏叹调,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与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张岱是明朝中后期具有独特风格的江南文人之一,其著作《陶庵梦忆》更是散文翘楚,文字清新,内容雅俗并盛。张岱成其文作风格有其工艺审美方面的成因,与他注目和投身世俗生活有关,更是其骨子里一脉相承的江南诗性精神的折射。  相似文献   

9.
晚明小品文作家张岱,倚深厚的才学为底蕴,融特殊的经历为神采,以诗为文,善于选择最佳切入生活的角度,营造飘逸隽永的诗韵,在清淡的笔致中深藏沧海桑田之慨,国破家亡之痛,形成一种体制省净、言近旨远的散文风格,充满深婉的韵外之致。  相似文献   

10.
以张岱《陶庵梦忆》为代表的晚明小品,饱含独特的真诚与性灵,在内容上大量记叙江南城市生活中的普通人、平常事,从各个层面涵摄了江南城市审美文化的精神内涵,即市民文化的雅俗共赏,节日习俗的娱乐狂欢,城市消费的审美性和符号性。其所展现的晚明丰富多彩的时代精神和蓬勃热烈的人文气息,实现了个体内在欲望的满足和精神的独立自由宣泄,体现了一种诗性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11.
《影梅庵忆语》是冒襄悼念他的爱妾董小宛而写的回忆性散文,该文因其描写的爱情故事极富传奇性和感染力而流传甚广。但如果从冒襄的家世生平社会和他所处时代背景出发,并结合《影梅庵忆语》的文本内容分析则会发现:在追忆儿女私情的文字背后,暗藏着冒襄身处时代巨变中进退失据、忐忑不安的士人易代心态。  相似文献   

12.
由于种种原因,张岱的大量著作长期封藏于深阁,极少有人接触,致使其晚年行事恍如隔雾,诸多疑点无从辨明。胡益民先生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著成《张岱研究》一书,对于我们更深刻地全面认识张岱其人,意义之重大不言自明。但白璧微瑕,笔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疑点,现拈出与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人冒襄所作的《影梅庵忆语》因其文字哀感顽艳、对婚姻爱情描绘细腻动人,在文学史上开辟了一条伤悼故人并抒写自我哀感的新路,此即“忆语体”文学的发端。从“忆”“语”其名出发,抓住“忆语体”文学的传记文学传统和笔记文学传统,可以初步理清其发展源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张岱被誉为晚明小品散文的集大成者,以《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为代表的散文作品历来为后人称道。在创作"两梦"的过程中,用以立言存明的《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亦在同时进行,特别是记录张岱亲历的崇祯朝及南明事之《石匮书后集》,约22年的撰著历程中几乎全都伴随着"两梦"的创作。张岱的散文成就与史学贡献常被分别探讨,并逐渐形成了张岱研究的主流形态。贯穿作者半生的文史撰述穿插进行,这样的安排并非巧合,打破文体界限再作探讨是值得深入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张岱(公元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仕。他继“公安”、“竞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然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者。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是其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这篇山水小品,仅一百多字,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笔墨精炼高超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6.
丽莎·詹辛将"三边关系"这一偏向于心理学层面术语用作文学作品的解读,意在从不同人物的心理层次上剖析文本的空白之处.中古戏曲文本"临川四梦"中的三边关系颇为精彩:从三边叙事关系角度来讲,包括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解读、不在场人物对交谈双方的潜在影响,以及叙述者与受众以全知全能的视角观察着戏曲人物的命运.从三边心理结构模式来...  相似文献   

17.
时<推销员之死>描述之美国梦、<蜗居>之中国都市梦内涵进行论述,认为其梦想都是过时虚幻的,同时<推销员之死>更多从心理上来描述推销员威利·洛曼的性格缺点而<蜗居>更多的展示社会弊端.  相似文献   

18.
夏济安译作在译界享有较高声誉和地位,其中《古屋杂忆》的译文在备受推崇的同时,也存在失真和走样的地方.译文里存在两类的讹,一类是对译文产生荒唐或有害效果的无心之失,另一类则是译者明知故犯的有意之过.因此在研习名家译作时,我们要学会批判地继承,切忌不加选择的全盘接受.  相似文献   

19.
以清朝末期徽州知府刘汝骥《陶甓公牍》记述的内容为研究依据,探究了清朝末年徽州盛行赌风的特点及原因。认为基层社会缺乏正当娱乐活动和赌徒、地痞无赖的劝诱蒙骗是造成当时赌风盛行的主要原因,而赌博与民俗活动结合、严重渗入学界则使徽州赌博具有了很强的地域特点,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艾衲居士《豆棚闲话》从多个方面表达了对明清易代的反思。首先,其叙述方式是话本小说中少见的双层叙述,从而在文本内部区隔出一个戏剧化了的书场,并以豆子的自然生长勾画出一个具有时间逻辑的叙述框架,建构了一个与统治集团不同的"豆棚秩序";其次,通过对历史的颠覆,揭示隐藏在正史背后的另一面,达到了对某些时局现象的嘲讽与批判;再次,《豆棚闲话》实际上从多个方面对当时社会秩序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形成了与"官话"对应的"闲话"空间,提出依循自然之理建构社会秩序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