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西方古典音乐相比较,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着一些非确定性元素,如带腔的乐音、弹性的节拍节奏、渐变的速度和留有可变空间的传承方式等,它们基于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和哲学基础,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费尔阿本德博士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首先是要培养“音乐人”。一个“音乐人”应该拥有丰富的音乐素材积累,能够感受音乐节拍、表现音乐节拍,并且知道如何选择好的音乐。“音乐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成果。虽然儿童本能就具有一些自发音乐行为,但如果没有“好的”音乐教育,这些本能将很快消失。  相似文献   

3.
沈艳芳 《教育与职业》2006,(27):122-123
文章运用对比的方法,从音乐的功能——中国音乐的“自娱”性,音乐表达方式——五声调式,横向旋律思维方式、散节拍的运用等方面出发,阐述了中国音乐的特性,力求纠正长期以来用西方音乐分析法对中国音乐做结论的思维模式,进一步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倡导了正确的音乐教育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在其价值观中,音乐被视为一种思想内涵的载体形式,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礼”与“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其线性旋律结构范式,表现为一种生命运动与宇宙自然共节律、同节拍的艺术思维品格,体现着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其不按严格的几何原理布局的即兴性自由变化的反复运用,则又恰好同人的心理活动与感受过程相契合,给人以更多的自我体验和自由发挥的机会,表现出以“人”为核心、以自然人性为出发点的人文倾向。  相似文献   

5.
在构成音乐的诸要素中,节奏、旋律、和声是最重要的三个基本要素。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通过节奏才能将音乐组织起来。《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对“节奏”的解释是:“乐音时值的有组织的顺序,是时值各要素——节拍、重音、休止等相互关系的结合。强弱、快慢、松紧是节奏的决定因素。其作用是把乐音组织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体现某种乐思。”《辞海》艺术分册对“节奏”的定义是:“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根据以上对音乐节奏的解释,我们认为:节奏是在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次序,即是在音乐流动的延续时间内,音值长短和节拍强弱的次序性结合。基于这一概念,本文拟就音乐节奏的表现特性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羌族传统多声部民歌流传于岷江上游羌语北部方言区的松潘县羌族聚居区,以一个声部与另一个声部交织的音乐结构形态,在旋律的音高、音值、节拍等构造上具有独特性,这些特性反映出了羌民族悠久历史的音乐文化习俗。分析与归纳羌族传统多声部民歌的乐曲结构、节拍形式、旋律构造,进行其音乐形态方面的研究,有利于羌族传统民歌的发掘、整理、保护与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探索音乐节拍对大脑活动主要区域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脑电波谱变异.方法采用自编的音乐播放软件给被试分别播放(42、65、120 BPM)3种音乐节拍的65 dB音乐,每种节拍曲目播放5 min,并采集16脑区的脑电信号进行离线分析.结果 (1)与安静状态相比播放音乐时被试在7个波段的脑电波谱功率显著降低;播放音乐时脑电波谱重心频率向低频段移动,表明疲劳程度增加;(2)改变音乐节拍显著降低α1波频段的功率而增加α2波频段的功率;(3)从频段功率占比看,加快音乐节拍节奏增加高频段脑电波活动,降低节拍节奏增加低频段活动而降低高频段脑电波活动.结论音乐节拍显著影响脑电波谱功率变异,65 BPM的中等节奏音乐有利于注意力集中和放松休息,120 BPM快节奏音乐有利于激活唤醒水平,加快运动,改变音乐节拍增加注意负荷,消耗更多的心理加工资源,其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时,笔者在其中发现在和声与调式调性、节拍上的运用上与我国的传统多声部音乐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相似性,故笔者试图从传统民间多声部民歌中寻找一些特点,旨在能更好的运用多种西方的作曲技术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国音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卢梭“语言的音乐化”音乐美学观点的主要特点,与中国传统音乐比较,指出卢梭的这一观点在我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认为“语言的音乐化”观点尽管有些方面略显偏激,但对于音乐本质的理解颇有借鉴价值,尤其是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交响音乐的创作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进入繁荣时期,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交响音乐,已成为大多数音乐家的共同心愿。本文以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交响音乐为重点,就其民族性进行研究,主要从音乐形态的层面分析:民族性的旋律、五声性的音阶、"非三度"叠置与"色彩性"连接的和声语言、丰富的节奏节拍、中国音乐的传统结构、丰富迷人的音乐色彩等,并且力图延伸到音乐美学与哲学文化的层面。  相似文献   

11.
唱唱跳跳     
曲二:用原曲调,十只小“鸭子”游水,小“鱼虾”们躲在小椅子后面,按节拍身子两边摆动。教师发出捉鱼虾的信号——摇铃鼓或打小铃等。小“鸭子”迅速去捉“鱼虾”,小“鱼虾”灵活迅速地坐在位置上,小鸭子就不能捉了。教学要求: 1.培养幼儿按音乐节拍准确地做动作。 2.听出音的高低,能和谐、欢快地一道游戏并更灵活地躲闪。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汉乐府成就的音乐“本在性”价值一直处于“想当然”状态,很多的研究成果也就因之而顺理成章地将着力点落到了文学和诗体特征方面,导致汉乐府成就的音乐“本在性”功能和地位的显性迷失,直接影响了音乐史论书写和相关研究的源流梳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体系构建乃至中国音乐学成长脉络的层面认知形成了客观上的属向游移.基于这一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要采用比喻。奇比妙喻,可以启愚开蒙,使人聪慧。音乐理论,较之唱歌弹琴,是属于“冷性”的知识。运用比喻,是对其进行“热处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现拾来二则,抛砖引玉。(一)节奏、节拍与动物在音乐中,节奏是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节拍(音符强弱拍子与周期再现的规律)就是强弱关系的具体体现。与自然界的动物相比,节奏好比是“骨架”,音高和词式等好比是“血”和“肉”,节拍则好比是“脉搏”。动物有不同的类型,节奏节拍也有多种组合方式。动物有禽牲之分,拍子也有单、复之异。两种同一类型的动物(如牛和马同属家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对于“和”的关注与表现正是出于对中国传统儒、道、释三种哲学思想的观照,这种观照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具备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现形式,进而对当今的中国音乐研究与表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类型传统音乐中的“口传心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传心授”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传承方式,本文简要论述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等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各自特色  相似文献   

16.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群经之首”,竹竿舞是海南黎族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从《易经》的视角对竹竿舞节拍技术进行分析,发现竹竿舞的节拍与《易经》中的两仪、四象、八卦等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从而揭示出竹竿舞所蕴含的经典的文化内涵,这既有利于提高竹竿舞文化品味,又可促进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7.
“节奏”在音乐教学中常常处于首要地位,会在作品的反复教学中被不断重复学习,而书于曲首位置的节拍却会被教学遗忘。如要让节奏表现更生动,节拍的教学应处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对一“均”宫调的内涵、外延所作的定向、定量分析,可为广泛存在于中国传统七声音乐和中国现代十二音级音乐中的宫调多义现象,找到确切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中国风格和声学的重合调性研究、以及中国音乐美学的非“单线”原则研究,提供可靠的论据。  相似文献   

19.
浅谈第七套儿童广播体操(二)的教学吴忠师范王文荣第七套儿童广播(韵律)体操(二)的特点是动作活泼轻快,节奏感强,集音乐、舞蹈、体操为一体,并以欢快的音乐旋律为主线贯穿全套体操。它从过去传统的以口令“一二三四”为节拍的广播体操转化成以音乐旋律为主的韵律...  相似文献   

20.
海南民歌源远流长,黎族是古越族后裔,善于“野音”。黎族五大方言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的民歌各有特色,文章以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音乐的调式、节拍、旋律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