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季晓翼 《江苏教育》2013,(14):32-33
<正>【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投影幻灯片展示图1,并提出以下问题:问题1:图中共有几个角?对于△ABC来说,这些角该怎样称呼呢?生A(略带迟疑地):图中有4个角:∠A、∠B、∠ACB、∠ACD,其中∠A、∠B、∠ACB是△ABC的三个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不等边三角形两条外角平分线相等的两个充要条件,并证明(1)已知a,b,a≠b,存在唯一c,以a,b,c为边长可作不等边三角形,且t_a=t_b;(2)已知c,0°<C<60°,存在A,B,以A,B,C为内角可作不等边三角形,且t_a=t_b。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学活动经验被确立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活动经验也就成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而数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经验的源泉,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必然引起教师更多关注,为了探索活动课的实质内涵,笔者借助“全等三角形”知识设计了一节数学活动课,并在两个不同阶段用同一设计进行了教学尝...  相似文献   

5.
定义 以三角形相邻两外角平分线的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之为原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三角形.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教学》下册第80~82页。二、教学过程学生阅读课本第80~82页,然后提出问题:1.在课本第80页情境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建筑框架上、吊车上发现三角形)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通讯接收塔、交通标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一个自主探索的学习平台,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好地把握学生生理和思维上的特点。在学生经历学习的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德国著名数学教育家鲍尔斯费德(H.Bauersfeld)1976年在第三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ECMEⅢ)上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三个研究对象:课程、教学和学习;其后,美国的凯伦(T.Kieren)又将这三者形象地比喻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并指出这三者分别对应于如下的三种人:课程设计者、教师和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数学教育三角形”.  相似文献   

9.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研究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旗础之上”。要推导、解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问题,学生可以从记忆的“仓库”里提取哪些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呢?我认为,可以从“三角形”与“面积”这两个方面去考虑。从“三角形”的角度看,包括置角形的底、高及一角形的分类(按角分可分为直角一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知识;从“面积”的角度看,包括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等知识,以及探究有关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新的数学教材,强烈的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它要求数学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要把这种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运作,需要寻求“中介”,找到联系它们的环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这句话要求数学教师通过科学设计,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而新课导入中如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再发现和再创造活动,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击数学的本质,更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最近,笔者所在学校有老师要去参加市级教学公开活动,  相似文献   

1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总是肤浅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得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了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等边三角形》在教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旋律,问题的设置难度由浅入深,能有效实现了学生思维的螺旋式上升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教学,通过创设互动情境,引导学生尝试体验,动手探究验证,自行解决问题,进而得出结论,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5.
翟美凤 《考试周刊》2014,(64):56-56
我们要在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思路,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着重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使他们在分析中学会思考,需要把问题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对比等求得简捷解决,在运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后学得缜密。教学应从较好的知识结构出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上,依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迁移条件,引导学生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连接点,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抓住逻辑推理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6.
在自己的教学印象中,关于三角形外角和的证明,都是通过“三角形内角和”来证明的.当然,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方法很多,其中一种证法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人教版)“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中的一个内容。通过钻研《标准》和教材,研究学情和学法,我力图通过教学实践达到以下目标: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学习,体验到数学课堂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充实愉悦: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经历探究数学和获得数学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联系生活 ,激趣导入1 复习已学过的锐角、直角、钝角 ,并在黑板上画出来。然后分别在角的两边得到两条线段 ,再将这两点连接起来(师边说边画 ,使学生明白这一过程)现在得到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2 今天要重点探索三角形的什么呢?板书 :意义、特征、特性、分类。3 问 :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呢?学生回答后 ,出示红领巾、三角旗、房架模型等 ,将实物放在黑板上 ,沿其轮廓画出三角形 ,画好后 ,拿去实物 ,问 :这些图形是什么形状?板书三角形。这些物体虽然大小、颜色、材料各不相同 ,但都有共同特征 ,即形状是三…  相似文献   

19.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一个基本主线,有了这条主线就可以把数学知识编织在一起,这样可以使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然而,由于函数概念的抽象性,学生学起来感到很困难,不容易理解.如何突破,就显得尤为重要.函数的概念表现出来的都是抽象的数学形式,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所以函数概念的教学切忌照本宣科,教师要对知识适当的重组,努力去提示函数的本质,让学生真正理解它,觉得它易学,从而乐于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认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简单的运用.②初步体会添加辅助线证题,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论证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