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媒体的媒介素养.是指军事媒体所具备的媒介理念、对待媒介的态度以及具体的信息操纵方式。军事媒体的媒介素养体现了一个国家军队的软实力。透过当今数字化时代媒体急速发展环境下军事传播现状.研究我国军事媒体的媒介素养状况.对促进我国军事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媒介,是随着资本的扩张,作为一个机构向全球铺张的.这个机构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直接关联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社会体验,在媒介空间这个大房子里.包涵着意义深远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电子媒介手机已经拥有了巨大的用户群,其中包含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手机媒介正迎合了儿童心理上的媒介需求。根据技术决定论者麦克卢汉的观点,传播媒介最重要的效果在于,它影响了我们的理解和思维的习惯,笔者认为儿童使用手机的同时,手机也不断在改变着儿童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结合手机的媒介特征和儿童的心理需求,讨论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手机媒介是如何被儿童所利用,又是如何影响着、异化着儿童的。以期这一现象得到传播界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试论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媒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传播进程中,媒介技术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因素。在拓展时空的同时。它也影响着传播活动的类型。提供了物质基础又引发了在此基础上的利益博弈和文化渗透,影响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以及文化认同.媒介技术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越来越超出社会的控制。尽管如此,媒介技术却无法决定跨文化传播的最终走向。因为这背后还有文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高萍 《记者摇篮》2010,(2):48-49
网络出现以后,媒介市场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媒体纷纷改变自身的内容设置,竞争策略以及人才储备策略,以适应现代媒介的竞争需要。媒介融合是现今媒体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由于竞争压力与自身完善的需要,所有媒介都在不停地吸收其他传播方式的优势、挖掘自身传播的潜力。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市场的需要即人才的需要,媒介从业者的素质决定了媒介融合的效率与质量。媒介融合的发展催生着新型新闻从业方式与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6.
媒介环境学认为:各种媒介构成了人类生存生活的环境, “媒介即是环境” “环境即是媒介”.媒介环境学的观点隐含了社会、媒介和人(受众)三者间的关系:人生活在媒介建构的环境中,媒介是反映社会的镜子;媒介环境影响着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而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最终又反作用到社会的运行.透过媒介环境学这一门新兴的学科,对“走转改”进行透视,可以发现“走转改”带来的是媒介环境的变化、媒介结构的重构、媒介文化的再造,从而生成一个人、社会、媒体和谐发展的媒介生态圈.  相似文献   

7.
董向慧 《传媒观察》2023,(12):80-89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传播史上的玉器时代。玉器是史前天文观测和传播天文知识的主要媒介,后发展为神器、法器、礼器、饰器和葬器。围绕着史前玉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媒介域”。玉器“媒介域”发挥着记忆工具、权力装置和社会组织核心的功能,建构特定的时空组合。围绕着玉器这一“媒介域”,形成了中国文明特有的宇宙观、伦理观与传播观。史前玉器对华夏传播至少有三个方面深远影响:一是以“器以藏礼”的方式承载和传播礼乐文明;二是传播仪式观的思维取向成为理解华夏传播的重要线索;三是史前玉器“媒介域”使得传播权力高度集中,对于理解传播权力变迁与圣王崇拜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报纸要想生存并获得发展,寻找新的媒介融合形式是一种必然选择。广州日报社在国内率先成立滚动新闻部,使报纸与网站在新闻报道上合作与联动,并通过多种传播渠道使新闻资源得到更有效的整合利用。但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介融合方式.滚动新闻部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如管理构架不明确、缺少与网民的互动、新闻版权维护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主体及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众传媒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并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甚至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核心品格。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在大众媒介的作用日益彰显的时代,人们必须学会了解媒介,使用媒介,而不是被媒介的信息所控制,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胡瑛 《当代传播》2005,(6):18-20
“年度新闻人物”是媒介对新闻资源的二度开发与利用,在纷繁变幻的评选结果背后隐匿着媒介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理解与判断。本文研究发现,年度新闻人物传达的是媒介对社会精英评价标准的认知,反映了一种社会期待和普遍认同。另一方面,媒介也通过设计评选程序的方式构造了一个关于评价标准的隐含框架,影响和左右人们的判断, 体现了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的牵制与引导。年度新闻人物反映了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合意与妥协,是一个不断协商和不断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进入一个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由此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的图文时代或读图时代。传统的文字写作、文本阅读面临着新电子媒介、网络空间以及人们写作、阅读方式改变的挑战和机遇,这也为传统印刷体媒介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李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媒介环境,而媒介环境决定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我们可能已经明显地感受到,随着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影视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影视媒介消费占据了人们大部分业余时间,成为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决定其文化消费的方式。受众的文化素质不同,其选择文化消费的方式也不同。受众素质直接决定着影视艺术传播的效果。受众素质是构成影视艺术传播环境的特殊要素。传播效果取决于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方式、传播的范围、传播的场景等,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素质,尤其是影视艺术传播,受众素质是决定影视艺术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女性媒介主要是以女性为阅读视听对象的媒介,是反映女性生存状态并服务于女性生活的媒介。女性媒介影响着女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世界上最早的女性媒介是18世纪英国的《淑女使者》、《旁观者》和《妇女周刊》等。中国的女性媒介发端于“五四”时期。当时的女性媒介包括女性杂志和女性报纸,主要有《新妇女》、《妇女评论》、《妇女声》、《妇女周报》等,  相似文献   

14.
电视植入式广告是近年来一个聚讼不已的热点媒介现象。对于相关商业利益主体而言,它俨然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市场运作方式;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它实际则构成一种强制售卖的媒介霸权行为;对于市场与文化的主管机构,则因此面临着规范执行不力、监管亟待加强的新挑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0月,中国实力媒体(ZenithMediaChina)在北京宣告成立,紧跟着1997年11月传立媒体(Mindshare)也在上海风风火火地开始了营业.mediacom、通扬媒体、network………一个个专业媒介购买公司纷纷登场,专业媒介购买在遽成潮流,来势似乎不可抵挡.它们以强劲的经营能力,掀起了一场中国的媒介集中购买浪潮。对于大多数业界人士而言,“媒介购买公司”的名字虽然并不陌生,但对专业媒介购买公司的来龙去脉及运作状况则多如“隔着纱窗看晓雾”,不尽清楚.所谓的专业媒介购买公司,指的是围绕着有关专业的媒介业务,从事媒介信息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夏琼 《新闻前哨》2010,(4):10-13
媒介发展史,也是一部传播公信力的发展历史。200多年前,在国际领域,伴随着报纸的诞生.与媒介公信力有关的现象、讨论开始出现;200多年后,在中国本土.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的语境下,中国气派的媒介公信力正在发生着理论与实践的互激,学界和业界开始探索媒介公信力的发生发展规律:媒介公信力的历史渊源、概念界定、产生机制、判断维度、功能作用、监督规范……《媒介公信论》一书正是上述议题的书写。  相似文献   

17.
“媒介具有权力”.这是20世纪初西方传播界所达成的共识。“媒介权力”实质就是传媒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操纵和支配的力量。而媒介传输如此强大的影响,主要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来实现。媒介所使用的语言样态、表述方式、话语策略等都深深地影响了公众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以至整个社会的审美诉求。观察当今的大众传媒,普遍存在着语言的生态问题,如大量方言土语的运用,非汉字形式字母词的出现。网络用语对传统传媒语言的冲击,而传媒语言中的暴力.则是最突出的现象,不断地受到公众的批评,极大地影响了传媒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刘洁 《新闻大学》2004,25(1):45-47
媒介的所有权状况决定着媒介的运作方式,而对媒介所有权最直接、最权威的决定因素是法律。本文分析了新加坡有关媒介所有权的法律文本,提出新加坡媒介所有权形式是“政府控制社会公众及集团所有”,并将新加坡和美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蔡雯  陈卓 《新闻与写作》2008,(12):18-20
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闻报道策划的前提和基础.而新闻资源具有变动性.所以新闻报道的创新.是在对原有业务工作进行总结、再认识的基础上.媒介对其自身所拥有的新闻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开发和利用。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使得媒介所拥有的新闻资源在发生着瞬时的变化。新媒体作为媒介在数字时代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以自身的业务实践推动着新闻报道走向“融合新闻”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王佳 《声屏世界》2004,(11):26-27
新闻传播学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受众为本位.报道有人情味的、有亲和力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新闻。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各种媒介方式的不断涌现和各类媒体间竞争的白热化,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回归大众传媒服务于人的本质,几乎成了各大媒介的共同理念。在这方面.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可称得上是一个范例。看过《晚间新闻》的观众都会说,“没想到新闻也能这么好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