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实践对客体作用方式的不同,实践检验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改变客体,这时的实践形式是观察.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要改变客体,但不创造自然界没有的客体,这时的实践形式是实验和生产.第三,实践对真理的检验要创造新的客体.新的客体其构成要素来自自然界,但就整体而言自然界是没有的,这时的实践形式是实验、生产和生活.这三种类型的实践检验都是复杂的,但越是后面的其复杂度越高.  相似文献   

2.
关于历史认识与历史评价的检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认识与历史评价的检验问题是一个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先后出现了史料检验说、观念检验说、实践检验说等不同的理论取向。对这些观点进行批判性地解读,可能为我们深入探究历史认识与评价的检验途径、方式与特性等提供某些思考理路。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实践对于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实践检验的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概念、论断,更多的是理论、计划、假设等。实践检验的认识是经过筛选的认识,是将实践结果上升为观念同预想的结果进行对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逻辑证明;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比逻辑证明更带有根本性。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70):156-15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大家普遍知道和接受的原理。本次教学设计结合转基因问题力图将实践标准问题在与学生的讨论和探究中讲深、讲透,实现理论与现实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5.
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题材创作是当前中国文坛和大众文化领域十分突出的现象。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与评论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误把历史叙事等同于历史真实,认为不符合历史记载的文学创作就是违背“历史真实”。二是注重个别人物、事件的真实性而轻视作品整体的历史感。三是指责当前历史题材创作过于注重偶然性而歪曲了历史的必然性。导致这些误区的主要原因是论者对“真实”概念的理解有失偏颇。其实,“真实”这个概念,无论是指生活真实、历史真实还是艺术真实,实际上都是主观经验,只不过不是任意的主观经验,而是有条件或者限制的主观经验,是建立在具体语境中的、以主体间性为基础的主观经验,是一种“共识真理”。这才应该是评价历史题材创作的基本标准。具体研究方法则应该是以重建历史语境为基础的综合性阐释,其要有三:一是重建历史语境,从而形成深厚的历史感;二是提倡一种“循环阅读”的批语方法,从而把握文本与文化历史语境之间的关联性;三是深入体察接受者的普遍心理,从而寻绎出历史题材作品成功与否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6.
知识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如何回答“什么是知识”,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知识概念的回顾说明知识概念牵涉到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本身的逻辑性问题,以及知识与社会等多重复杂关系。知识概念不断演化的历史带给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教育者必须明确自己的“知识立场”,去除知识的“真理”光环,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对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关强 《华章》2011,(31)
外墙外保温技术使建筑围护结构免受气候影响,使其寿命得到提高、节能效果得到很大改善,有着许多其他保温技术所没有的优势,因而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在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应用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文详细就外墙外保温技术在防火安全性、耐候性、抗震性、保温隔热性能的检验内容、必要性、检验及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对外墙外保温技术的推广使用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历史评价就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运用一定的价值尺度对历史演进过程中发生的历史现象具有的意义所作的评判。历史评价必须坚持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当把这些原则运用于历史评价时,便找到了历史评价的两把尺子:真理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范文澜在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过程中,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历史评价体系作出了贡献。其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中国历史演进中对外关系的格局以及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等问题的论述,深刻揭示出历史问题的本质,具有突出的警策力量和启发意义,是一笔很有价值的史学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10.
对于“实践”的本质涵义(简称“本义”)是什么这一问题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视点,较有代表性的是“主客观统一论”、“超越论”、“本体论”。笔认为“实践”本义的阐释不应离开马克思的本去主观臆测,应从马克思的本中、实际生活中去考察。它的客观性原理是其基本特性,尽管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活动,但客观性是它的第一特性。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课程评价和高考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课程评价和高考虽然功能相异,但本质相同。它们完全可以互相融合、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基于此,应该做到:彰显考评的教育功能;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丰富并完善考评方式;提高考评者的考评能力。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性质、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以及评价信息反馈六个方面的不同。从理论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从实践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的关系是一种软挂钩的关系。从应然性维度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应当适度硬挂钩。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及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大学课程考试的作用,认为它是大学教学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评定、检测、诊断、导向、激励、反馈等多种功能;阐述了大学考试的定位、目的、评价体系及其模式的定义。针对目前大学课程考试在评价理念、评价制度、评价模式等方面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等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教学改革项目的实践,从目前大学课程考试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在系统分析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构建全面、科学、合理的大学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及其模式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文中研究学科考试命题中,试卷生成和评价试题所应考虑的基本要素.提出了将学科所包含的内容,根据其内在联系,建立知识树,由知识点在学科中的地位确定权重系数,由教学大纲对该知识的教学要求确定份量系数,由各系数生成试题的评价值用以评价试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从考试评价对象的两种理解出发,以考试的知识评价观为基线,探讨了知识有效评价是怎样获得的.通过对当前教育领域三种考试方法与课程知识建构的关系介绍,企图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考试方式,来促进课程知识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职业教育评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6个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分析6个数学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相应的水平划分,构建数学核心素养考查的评价框架,并根据评价框架,对2018、2019年江苏数学高考试卷的核心素养考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各核心素养以及具体表现的考查分布极不均衡,数学运算(特别是法则运用)、逻辑推理(特别是演绎推理)的考查较多,而部分核心素养和具体表现极少考查甚至从未考查(如问题提出、合情推理等)。建议: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思考各素养及具体表现的考查比重;加强命题技术研究,力图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更好地引导教育教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学业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与人才评价制度,具有测评、反馈、激励、管理等多种功能,对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目前由于对高校学业考试的概念、性质认识不清以及功能异化等原因导致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在厘清高校学业考试概念、辨明其性质的基础上,从考试功能的视角具体分析了我国高校学业考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多有过工作经历,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带着职业的实际需要和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进入学习,目的是为了拓宽和更新知识。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以及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特点使成人高等教育考试与评价具有内容的应用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权变性、标准的差异性、功能的发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清末学海堂在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课内容和方式以及专科肄业生制度四个方面体现了其不以科举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而仅把科举作为向国家输送人才的手段。学海堂与科举的关系对于如何处理教育与高考关系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对构建高校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党政管理干部的考核是高校干部工作的基础。自中共中央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来,各高校都在进行干部考核工作的改革与改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考核方法和内容不够科学;考核方法单一,趋向模式化;过分依赖定量测评,使考核走向数字化;不同类别干部的考核内容、方法相同,使干部考核缺少针对性等问题。要做好干部考核工作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