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王世海 《天中学刊》2011,26(1):85-88
趣,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考察和分析"趣"含义的发展流变,可以看出"趣"义演变的大致过程为:趣、趋本同,后因声符不同,趣偏向取;趣因取故,与志意同;趣因取之动作义,与志意异,延展出主体感受,遂获得美学义。  相似文献   

2.
明清市民美学思潮有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倾向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休闲美学.探讨中国古代美学的“闲”范畴时,只有把“闲”范畴与明清市民日常生活审美化联系起来,才能对中国古代美学中“闲”范畴的历史性演变与内蕴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即可以发现它随着社会历史的转变,如何从先前的文艺创作与欣赏(宋及之前)而走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明清).  相似文献   

3.
明清启蒙美学对中国古代传统的伦理美学,对“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基本美学原则进行了猛烈冲击。它从自然人性论出发,以主情论为旗帜,贯穿着个性解放与人性欲求的启蒙意识。具有艺术创新和思想解放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痴"作为一个概念,走入艺术领域,成为一种喜爱,一种依恋,一种生活态度,在中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所体现和折射的是中国传统文人人格精神、艺术情调、哲人深思。中国古代所体现出的对"痴"的审美与文化认知,已经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养料,规范着文人士子们的艺术生活和文学创作,塑造着儒家传统所希冀的理想人格。相较于西方的"酒神"精神说和"疯"的范畴,"痴"具有更为深广圆融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内涵,也显示了中华思维的固有模式。  相似文献   

5.
刘建玲 《考试周刊》2014,(28):27-27
"游"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领域的重要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游不再是尘世中的闲暇优游,而是超越的人生态度,是对物我两忘中心灵高度自由的强调。  相似文献   

6.
"童心说"作为李贽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它主张真实自然地抒发情感,反对虚假夸饰的封建理学,要求表现个体情感欲望,抒发真性情。同时努力追求新奇,力图突破僵化格式的束缚。这种美学思想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对当时及后世的文艺创作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国传统武术,在“和”文化精神和审美理念的浸润下,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美、“以和为贵”的武德美以及“中和适度”的艺术美的基本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唐志云 《广西教育》2015,(3):154-155,175
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国传统武术,在和文化精神和审美理念的浸润下,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美、以和为贵的武德美以及中和适度的艺术美的基本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左边 《陕西教育》2009,(7):145-147
曹禺先生在他的戏剧创作中主张"悲剧的精神是要极端的";但先生正如现代文学史上许多悲剧作家一样,并没有从理论的角度对悲剧的本质特征作出系统的阐述和定位.本文试图以曹禺先生的剧作与部分创作感言为依托,探索"悲剧精神是要极端"的内涵与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应生 《考试周刊》2024,(20):158-162
自然角,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呈现形式,具有明显的自然环境特征,其不仅要充分涵盖动植物和水生生物等类型,还应着重体现气候、地形、地质等自然地理要素,自然角可以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提供支持,是园所内部可移动的自然课堂。然而,从近年来幼儿园自然角的教育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未能充分发挥这一大自然缩影的重要教育作用。文章以自然角“四趣”教育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解读具体的使用原则,最后从铺“趣”、激“趣”、增“趣”、拓“趣”四个维度,论述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明清天主教史资料的积累以及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以明清之际《圣经》人物形象入华作为新的研究视阈,通过集中探讨入华的"上帝"、"玛利亚"、"耶稣"等形象在汉语语境下的历史际遇,揭示出现象背后所蕴含的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本质差异,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审视和探明明清之际以传教为媒介的中西文化之间的文化接触与碰撞、文化变迁与共融的实质,并对当前汉语界有关基督教本土化问题的讨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代生态美育是在生态危机境遇中形成的,具有不同于一般美育和生态教育的独特性。积极开展生态美育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诗意栖居"。从生态美育入手,确立人们的生态审美观,对于解决生态问题,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乡规民约教化活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教育形式,其利用乡规民约的力量而为民众建立了制度支撑,担当起社会教化的重任。明清乡规民约教化活动,以地方威望之士为教化主体,根据各地实情而制定了内涵丰富的教育内容,既承担着维系社会稳定的协同之责,又发挥着易风正俗、劝善除恶的教化之任,对明清基层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明清两朝是八股文与小说共同的繁荣时期,八股文作者在不断接触、阅读甚至创作小说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将小说因素融入八股文,并形成了游戏八股文一类。由于八股文作者的创作态度不同,存在无意渗透小说要素和以游戏态度写作八股文的区别,使游戏八股文蕴含的意旨和趣味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的澳门贸易对中外贸易和中国的社会经济有着独特作用 ,伴随着澳门贸易的建立、兴盛、曲折发展和衰落 ,澳门也经历了一个由繁荣到没落的历程。澳门贸易的兴盛既是历史的必然 ,又是时代的产物。它在明清这一中国走向近世的关键时期成为中外贸易的合法孔道 ,推动了中国传统对外贸易向近世贸易的转变 ,更成为中国入超的主要渠道 ,刺激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澳门贸易的罪恶演变 ,澳门也由此成为殖民主义的重要跳板。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巴金毋庸置疑的是一位具有伟大意义和给予我们以诸多深刻启示的作家,但在已有的关于巴金的研究中,大多局限于其创作成就或创作思想等层面,少有从其对文艺审美学原理的启示的角度来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本文便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来探讨巴金的文艺创作对文艺审关学原理的某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实践美学是我们时代的美学。从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基本观点、中国现代美学的历程、整个美学史的探索等各个角度来考察,后实践美学的“过时论”不过是对实践美学的误读和误解。  相似文献   

18.
论明清情欲美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中叶至清初,中国美学兴起了以李贽为精神领袖的情欲美学思潮。情欲美学思潮以情欲为美,以俗为美,以冲突为美,具有鲜明的近代美学特征,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典美学的内部发生了裂变。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数学美是科学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科学美中,数学美理所当然地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0.
实践美学,若想达到自圆其说,必须扬弃原有的既正确又片面的观点,从最完整的意义上来理解人的本质,那就是人的本性应该是以人为核心,在所有参照物的参照下所显现出来的所有共性或者个性的总和,它的完整性只能是无限丰富性。实践美学把人的本性理解为只有人才具备,而一切参照物都不具备的抽象的“单一”性质,这显然是荒谬的,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只有把人的本性的无限丰富性作为思维的最大前提,才能使“人学”与新实践美学达到真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