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忘魏巍     
从媒体得知老作家魏巍病逝的消息时,我正好结束为期半月的北方之行。而在返回南方的旅途中,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当年阅读魏巍作品时的那些陈年往事,进而默默地告诫自己:不能忘记这位生命终止于88个春秋的老作家,毕竟他的文字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魏巍先生新近时感到一种表达和再现的责推出的长篇小说《火凤盼以任。身为这个历史悠久而又饱宏大的篇幅再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画卷,堪称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作为曾经亲身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对中华民族的辛酸苦难有着切肤之痛的一代军旅作家,魏巍先生显然对当年的战争历程有着一种清晰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他时经忧患的民族之一员,他作为一位作家的生活经验与个人体验中深深地浸人了整个民族抵御外侮、自强不息的历史经验,那段血雨腥风的阅历构成作家挥之不去的情结,不时地敦促他将之诉诸文字。我们注意到,《火凤凰》同…  相似文献   

3.
因为创作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老作家魏巍因病八月底在京去世,而远居湖南常德汉寿县的戴笃伯,就是当年魏巍笔下“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的原型人物之一,得知魏巍离开人世的消息,这位曾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际荣誉勋章的78岁的二级战斗功臣”泪水长流,他哽咽着对记者说,“我现在万分悲痛,在战争年代,我和魏巍就成了好朋友,在和平年代,我们往来频繁,他是我的知己”。“我们是在朝鲜战场上认识的。”  相似文献   

4.
《新民晚报》消息:日前,军旅作家魏巍铜像揭幕仪式在上海海湾园举行,魏巍的女儿魏平等参加了仪式。魏巍(1920-2008)为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和小说家。他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1978年,他创  相似文献   

5.
《新民晚报》消息:日前,军旅作家魏巍铜像揭幕仪式在上海海湾同举行.魏巍的女儿魏平等参加了仪式。魏巍(1920-2008)为当代诗人、著名敞文作家和小说家。  相似文献   

6.
魏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军旅作家之一。在 60多年的革命文学生涯中 ,他为人民奉献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文论等。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 2 0 0 0年 5月 2 0日在祝贺《魏巍文集》出版座谈会及作者 80寿辰的信中所说 ,他的作品“反映了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 ,讴歌了人民的奋斗历程 ,为社会提供了既美且善的精神产品”。那么 ,对这样一位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有世界影响的老战士、老作家 ,我们应该如何去描绘其壮丽人生 ,展现其诗心文心 ,总结升华其创作经验和文艺美学思想呢 ?读了杨柄、田怡、…  相似文献   

7.
感动,是一种对生命之美的关注.是刹那间触动心弦的柔美。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家魏巍,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见证了世间的苦乐美丑,却一直保留着为生命之美而感动的心灵。在他的人生之路上,必然有很多老师带给他感动,可是最让魏巍难忘的,却是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蔡老师为什么“最使我难忘”?  相似文献   

8.
魏巍是我国著名军旅作家。他1950年赴抗美援朝前线采访,写出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后方军民,燃烧着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激情。他一生著作丰富,歌颂祖国,扬我军威,铮铮铁骨,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是一位集战士、记者、作家于一身的优秀革命者。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魏巍创作谈(上)马蓥伯当我们考察一位硕果累累、影响深远的作家时,为了不致圃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有必要把他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置于文艺的发展进程中,经过比较分析,确定他在历史座标轴上的方位,总结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我们看...  相似文献   

10.
魏巍是一位在革命战争的硝烟烽火中成长起来的军事文学作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仅十七岁的魏巍便参加了八路军,此后几十年一直跟随部队转战各地。他的创作,生动地反映了部队各个时期的斗争生活。他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写了大量的诗歌,五十年代,他又以优秀的朝鲜战地通讯而闻名国内外,近年又发表了以朝鲜战争为内容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1.
当代著名作家魏巍,小时候有一段经历,颇令人深思。 魏巍读小学时,由于跳级,算术跟不上。数学老师因此看不起他。老师的好恶很快“传染”给学生,于是,每当上数学课时,魏巍总是受到歧视。久而久之,魏巍也讨厌数学老师,进而讨厌整门数学课程。因此,他的  相似文献   

12.
<正>1979年第5期《文艺报》发表了一篇《忆“五四”,访叶老》,老作家叶圣陶畅谈了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以及他本人创作活动的一些情况,特别介绍了自己在辛亥革命以后、五四运动以前从事文言小说创作的一段经历。为我们了解当时文艺界概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果从发表于1914年的第一篇文言小说《穷愁》算起,叶圣陶的文学创作活动至今已六十七个年头了。在漫长的年代里,作家创作了大量小说、童话、散文等作品,奠定了自己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叶圣陶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成就的作家,而且,他创作的文言小说在旧民主主义文学中留下了踪迹,给辛亥革命以后荒芜的文坛增添了一丝生意。他是从近代文学转向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五四同时代的一些老作家相比,叶圣陶  相似文献   

13.
魏巍简论     
魏巍是广大读者熟悉和热爱的作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笔耕不辍,是硕果累累的多面手.他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文论、政论等方面都有令人难忘的佳作.他的作品充满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有的已成为传世珍品,成为超越国界的精神财富,鼓舞着被压迫人民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作家,他有着洞察古今的深刻见解; 作为一名诗人,他有着酣畅淋漓的炽热情感; 作为一位教育家,他继往开来,不辱使命,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走近刘征,你会结识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一位风趣幽默的可爱“老”头—— 语文世界:您出生于二三十年代,那是一个与  相似文献   

15.
8月24日7时18,分,著名作家魏巍因病去世,享年88岁,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至今仍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成为一个鲜明的时代标本。魏巍作品收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还有《我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今天,让我们一起共同缅怀这位曾告诉世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军旅作家。  相似文献   

16.
老作家在家里,和他四岁的重孙一起看奥运会比赛,举家欢乐。他的又一乐是:看到不少获奖青年很年轻,获奖后答词非常谦虚。老作家由此期望学子开阔视野,治学也应具有体育健儿的努力与精神。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安排了两篇回忆老师的散文,都以《我的老师》为题,分别由我国现代作家魏巍和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所著。这两篇《我的老师》,在内容及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同写“老师”,各领风骚。两文都是对老师的纪念和赞美,都写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但两位老师各领风骚,各具风流。魏巍的《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魏巍(1920.1.16-2008.8.24),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相似文献   

19.
张伟 《山东教育》2007,(3):20-20
作家魏巍同志的一篇《再见了,亲人》,传遍了“鸭江”两岸,感动着三代读者,也历练着40年的中国语文教学。一句“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已成为人们表情达意的标志性语言和教育工作者思考教育问题时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20.
魏巍的一生都活在意识形态的敌我斗争中。他不是一个诗人,只是一个战士。魏巍走得并不平静。8月24日上午,在北京,301医院对他进行抢救时,一旁的家人都感受到他的痛苦。那一天是北京奥运会闭幕的日子,中国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显露出日渐清晰的大国形象,而魏巍则怀抱着他对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疑虑撒手而去。魏巍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一年(1920),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他出身贫民,受左翼思想影响,17岁即投身八路军,历任学员、干事、科长、团政委、副部长、部长等职,逝世时为北京军区政治部正军职顾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