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册第一单元的整数应用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行程问题尤为重要。教学行程问题的关键是讲好例3,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行驶,求两地之间路程。”难点是理解速度和。为教学好例3,可以利用直观教具演示(或采用电化手段),画线段图,让学生实际表演等手段使学生对相遇问题的内容有完整,鲜明而精确的表象,以便思考时有扎实的感性基础。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在观察中深刻理解知识。为使学生明确“方向”问题,可以请两名学生面对面地站在教室内一段路程的两端相对而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他们所走的方向。相遇后提问:“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他们走的路程是多少?”教师指出相遇时两人正好走完这段路  相似文献   

2.
【课例简析】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简单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上编排的,即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几倍多(少)几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的导学,重点要放在寻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上,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4页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等分除”和“包含除”应用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与前面编排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比较,教材例4、例5的总数投有直接告诉。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教学时可采用读启导学法,通过读,启、讲、摆、想、议、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4.
[课例简析]“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是带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复习题,再现学生已掌握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而引导他们分析课例1的运算顺序.例2是带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可引导学生抓住问题和关键词语进行分析,从而引导他们正确列出综合算式.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简析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式题.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应用题训练,本单元安排了用综合算式解答“相遇问题”和“一般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二、教学建议1.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例1、例2时,先让学生说说计算步骤,提醒学生观察算式的特征,注意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如,例1计算到第三步355+780+45时,注意启发学生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相似文献   

6.
[课例简析]《昆虫》(“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八册第八课)一课,是教师在低年级教学了《蚂蚁》、《蟋蟀》等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昆虫一生要经过变态;通过对虫子的观察和分类活动,归纳概括昆虫的共同特征;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判断一些常见的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本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古井》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寓理于物、寓意深刻,学生初学此类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用“狠抓重点语句,紧扣思维训练”的导学方法,理解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深刻领会古井无私奉献的品格.  相似文献   

8.
9.
[课例简析]《两栖动物》(“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八册第七课) 是在低年级学过《青蛙》一课和在本册第五课学过《养蚂蚁》一课的基础上,通过对青蛙、赡蜍的观察、比较,找出它们在外形、繁殖、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共同特点,从而抽象、概括出两栖动物的概念,然后应用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来判断出几种两栖动物.  相似文献   

10.
【课例简析】《全神贯注》讲的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修改一座女像而忘记了屋里朋友的故事。教学本文一要理清课文思路,让学生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二要通过描写罗丹修改女像的语句,进一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显而易见,本文的重、难点应放在第二点——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教学时应紧扣重点、牵动全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全神贯注”这一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教材第6—8页例1及练习二)第1课时,新授课。 铺垫引入设计 出示复习题,要求学生按题意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1.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5个人1天编多少个筐? 2.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1个人4天编多少个筐? 通过汁算机擦除、添加,将上面两题合并成例1: 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5  相似文献   

12.
一、练习十二的编排意图练习十二是在学生学习了用综合算式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基础上,用综合算式解答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而编排的。练习十二共18道题。第1~6题配合例1的教学,其中第4~6题是巩固加深题,意在防止学生机械地模仿例题的解法,提高分析能力。第  相似文献   

13.
[课例简析]“小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七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编排的,是学习小数的性质和有关四则运箅的基础.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可采用“操作感知、组织讨论、看书自学”的方式进行导学.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一般应用题。第38页例1。教学目标: 1.掌握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的解答步骤。 2.能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说出解题思路。 3.能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准备。 1.揭示课题,公布教学目标。板书:应用题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第38页7至18行。  相似文献   

15.
【课例简析】本课例是在学生已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并理解和掌握了“由整体求部分”的较复杂分数应用题解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教材前面编排的练习为学生学习新课作了较好的铺垫,所以本课例拟采用“启思引探、指导自学”的方法进行导学。【导学设计】一、铺垫练习,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6.
【课例简析】“相遇”问题应用题,是在学生已掌握一般行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相遇”问题应用题需要考虑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时间和结果等因素,因而“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比一般行程问题应用题复杂,加之小学生生活经验少,抽象水平比较低,故“相遇”问题应用题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教学这一内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采用“创设情境、加强感知、引导观察、归纳总结”的导学方式,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例简析】分数“工程问题”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工程问题,由于工作总量在题目里没有说明,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掌握。因此在导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分数“工程问题”的特点,引导学生把工作总量看作“1”,运用列表法,用化抽象为具体的方式进行导学。  相似文献   

18.
本册教材共十二课,有44幅插图,38道练习题,是供四年级下学期学生使用的,其内容大体分四个部分: 一、热爱党的教育,教育学生要学习共产党员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党的感情。这部分包括第一、二两课。 第一课《一个英勇不屈的共产党员》。通过邓中夏同敌人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使学生知道,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出生入死,前扑后继,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有的在敌人的屠刀面前,高呼“英  相似文献   

19.
正确地理解教材,是备课的首要一步,准确地把握一个学期的读写训练重点,是能否按教材编写意图教学的关键,教学一册书首先要明确这册书的训练重点。八册是中年级最后一册。从这册起安排重点训练项目,对学生进行系统地读写训练。 一、抓住阅读训练的重点,训练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 八册的这个训练重点,是在七册重点进行分段、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安排的,是五年级概括中心的基础。这一训练重点不仅体现在八册,而且体现在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还要加强训练,以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读懂一篇课文主要指读后能明确课文主要说的是什么,即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的重点是借助段意,能用一段比较简练、流畅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 这册的八组课文在阅读方面都体现了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和步骤,重点配合的是二、五、六、七组课文。教学时要抓住提出这个训练项目的第二组,要通过重点课文《古井》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和步骤。教学这课抓住三点:1.正确理解词语读懂重点句子,可以以课后作业题1.2提示重点,联系课文重点理解比喻句,如,“古井像  相似文献   

20.
【课例简析】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教学此课,可采用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探索,以认识三角形的三内角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习其它多边形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