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写作之我见     
如何引导学生写作?结合教学经验,浅谈如下见解: 一、亲身体验生活,获取作文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获取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学生周记写作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归纳说现在学生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当然这是调侃的说法,但却从很大程度上指出了语文教学上的薄弱环节,作文的问题最为突出。不仅学生怕,老师也怕。现在多数老师已经开始重视作文教学,有的学校已经把作文作为专门的课程,并配有教材。多数老师总结的经验是多读多写多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周记,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疼的是作文没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学生每天都在多彩多姿的现实中生活。怎么会没有写作素材呢?主要是他们没有能够感受生活,缺少对生活的思考和体悟。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生活。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合。有意无意地利用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李文 《辽宁教育》2006,(7):50-51
一、让日记打开孩子写作兴趣的天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策略的选择”部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两句都告诉我们,习作其实就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一种记录生活、表达感情的方式。大多数孩子在与他人聊天的时候。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甚至是眉飞色舞,但一提到写作。顿时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究其根源,就是孩子没把写作当成是一种表达,他们只觉得那是作业,是为了考试而不得不爬的一座山。我们可以尝试让日记打开孩子写作兴趣的天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如何让学生爱写日记,坚持把日记写下来,而且越写越好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最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应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唐华 《学语文》2007,(3):49-49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倡导个性化写作,其具体表述是:“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习作来反映生活,描述生活,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个性认识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呢?  相似文献   

8.
李琴 《广西教育》2007,(12A):25-25
指导小学生作文从何下手?这是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既关心又感到困惑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在这方面摸索出一些经验,现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当让习作教学的课堂面向生活,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悟出作文的真谛——生活是精彩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方面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体验越深刻。习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我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树立起这一新的作文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课堂、课本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丰富清感体验,为习作开启了一泓永不枯竭的活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当让习作教学的课堂面向生活,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相似文献   

12.
陈辉 《青海教育》2006,(5):23-2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诚然,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学生也是这样。但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却是千篇一律的套作。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童心是否被淹没在我们设定的作文的套路上了呢?为此,我认为应该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作文,把日常生活和作文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显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开…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往往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东拼西凑、移植抄袭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小学生之所以有这些现象,是因为不会观察、不会积累、不会表达,写起文奄就寥寥数语。  相似文献   

14.
关于怎样教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着重练习写成篇作文,但由于有的学生在中年级没有打好写片断练习的基础.因此产生了对作文的害怕情绪,以致作文变成了学生的负担。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从五方面入手,构建新的作文课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都参与感知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优化了作文训练内容,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训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因而取得了较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之“表述与交流”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表述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也就是要求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要紧紧抓住“真实生活”这一主题。众所周知。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再现。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要求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生活,欣赏生活。只有走进生活.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才能写出好的感悟作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天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只有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多彩的生活,引导他们撷取鲜活的作文素材,才能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9.
鉴于《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中学生必须“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之教育教学理念,有必要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努力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引导其细心观察、了解、体验、品味生活,引导学生广泛地获取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广泛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训练引来活的源泉,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他们作文无素材可写、无话可说的困难,继之引导同学们写出鲜活的雠来。其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避免为文造情。”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不怕作文进而喜欢作文,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