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赛里斯:即“丝绸”之意。公元前古希腊、罗马等地学者的著作中,已出现赛里斯国之名。古代外国已知道中国产丝。西方学者在提到赛里斯时,多赞誉之词。震旦: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又译作“振旦”或“真丹”。一  相似文献   

2.
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中国人为“赛里斯人”。“赛里斯国”即“丝国”,因为我国很早就向西方输出丝绸,所以他们才给我们起了这个名字。下面摘两段古代外国人对“丝国”的描述,读来颇有意思。 公元174年(东汉灵帝熹平三年),希腊史学家撒尼亚斯在他的著作中说: “赛里斯人用织绸缎之丝,则非来自植物……其国有虫,希腊人称之为‘赛儿’……虫之大,约两倍于甲虫、皆与树下结网蜘蛛相似。蜘蛛八足,该虫亦八足。赛里斯人冬夏两  相似文献   

3.
在希腊语中,中国人叫"Seres(赛里斯)",并由比派生出了拉丁词"Seric",意为丝绸。作家普林尼(Pliny)反对那些与他同时代的时髦的人的奢华嗜好,他曾抱怨大量的中国丝绸进入了罗马。中国的纺织品沿所谓的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至少是在公元前1200年,因为直刭大约公元200年,仍然只有中国人知道怎样加工蚕丝。晚至7世纪,旅行家们包括僧侣还带着丝绸卷轴,庄医疗紧急的情况下作为货币使用。根据传说,中国人失玄对丝绸  相似文献   

4.
"国学"这一概念最早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而不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用"国学"来指称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有一个流变的过程。清朝末年,中西文化的交流有了很大进展。为了区别西方的学术文化和中国两千多年来以经、史、子、集为基础的传统学术文化人们把前者称为"泰西之学"或"西学",而把后者称为"中学"。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由此而来。此后,随着变法维新的推进,有人将西方学术文化称为"新学",而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称为"旧学"。也有一  相似文献   

5.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始于2 500多年以前,认识的载体是丝绸.丝绸的精美绝伦让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好得如同神话一般,对中国的称呼"Seres"亦来源于丝绸.直至6世纪,中国的丝绸技术传到欧洲,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才逐渐从半空中的神话状态逐渐落实到地面上的现实状态,但依然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1世纪的一天,罗马恺撒大帝去看戏,在包厢出现时,百官们都惊呆了。大帝穿的长袍灿若朝霞,美如鲜花,长长地拖曳在地毯上,如同一团轻烟。大家再也无心看戏,都把目光投向皇服,议论纷纷。后来才知道大帝穿的“天衣”是中国丝绸缝制的。当时,欧洲人穿厚重的亚麻服,做梦也没有想到世界上竞有如此轻盈绚丽的衣料。因此,西方人用最美的语言来赞誉中国丝绸,或称“小公主”,或称“天下第一织物”。一位罗马皇帝说丝绸“真像一个美丽的梦”。埃及诗人科斯麻士用诗的语言赞叹:“天堂是理想中的世界,可是人间却真有像天堂似的美妙的东西,这就是来自天之边缘赛里斯的丝绸。”  相似文献   

7.
“先生”这个称呼,近年来作为一种时尚,已风靡于国内。其一,是用“先生”这一称呼,取代了解放以来,长期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志”的称呼;其二,是新女性们,多把自己的丈夫,称为“先生。 考证历史,“先生”这一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各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问题设计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一、以"称呼"切入,问题设计用心巧妙稍有生活经验的人一定知道,人与人之间,抑或人与物之间,彼此关系的亲疏能通过称呼体现得出。即便是对同一个人或物,因为场合和情境的不同,人们对他(它)的称呼也会有所差异。本课教学设计,李老师就从作者对常春藤的不同称呼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称呼",依据情境释"称呼",透过"称呼"析情感,探究"称呼"揭隐征,不知不觉中,学生逐渐梳理出作者从卿卿"小我"迈向民族"大  相似文献   

9.
王剑英同志:在今年第七期的《历史教学》上刊载您写的《编绘中学<中国历史>课本历史地图的一些说明》一文,在“有关古代民族的问题”部分,我认为有些地方,提法不够确切,愿提出和您商榷.(1)"魏晋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夏元时期,不断有原来居住在边境的各族人民内迁中原,与汉人杂居,而逐渐融合.元朝时候,把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女真人统统叫作汉人".元朝时候"汉人"和"汉族"的意思不同,当时是从政治权利上把人分为四等,所谓"汉人"是属于第三等人的意思,并不是从民族上划分.例如南方的"汉族"和其他各族,都称为"南人",属第四等人.照您的提法,很容易误解当时女真族、契丹族已经和汉族融合,所以才称为"汉人".否则,把元朝时候的所谓"汉人"和"汉族"两个概念混淆了.南方的"汉族"岂不都成为"南人".而不是"汉族"了吗?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73页:“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即为秦的译音,或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中国学称为‘汉学’,都说明秦汉文明对世界影响之深。”“China”到底何所指,至今无定论,课本此处用非常肯定的词“即为”显然不妥。Chian是“中国”的音译吗?$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张凌琬  相似文献   

11.
China和Cathay词源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的角度论证了英语中China一词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国名"秦",而非秦朝的"秦"."秦"和"秦国"两词首先进入波斯语成为Chin和Chinistan,再经波斯语进入梵语成为Cina和Chi-nasthana,最后经梵语进入英语成为China.英语中Cathay一词则是源于我国北方契丹国(辽)的国名"契丹(Khyattan)".Khyattan入突厥语成为Khitay,经阿拉伯语的Khyattan而入拉丁语为Cathaya,最后由拉丁语进入英语.  相似文献   

12.
郭翠萍 《现代语文》2007,(11):25-26
一、汉语中性别标记不对称的现象 (一)在称呼词上的体现 性别标记的不对称首先表现在对对方身份的称呼上.在我国封建社会,女子长期没有地位,出生后也没有名字,出嫁前随父姓被称为"氏",嫁后再加上夫姓称为"×氏",或者直接冠上夫姓称为"×夫人"或"×太太".  相似文献   

13.
汉字的诱惑     
<正>"书画同源",所以书法与国画常常被放在一起讨论。西方人对此有别解,或者说误解,干脆就把汉字当绘画。毛笔在英语里被称为"brush",与画笔、刷子是同一词。国人编的汉英词典里写的是"writing brush",写字的笔,以示区别。但好多老外不管这些,以为中国人都用画笔写字,实在有趣得紧。有老外跑到中国,发现这里的人居然跟他们一样,用钢笔、圆珠笔写字,不免深感失望。好在想学书法不是难事,各种汉语短训班都开书法课。外国学  相似文献   

14.
正1.Addressing people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或Madam。平时,我们常听到学生称呼他们的老师为"Teacher Wang"(王老师),其实这是不符合英美人习惯的。在英语中,"teacher"不能用于称呼。一般来说,英美人称呼中小学的男老师为"Mr Wang",女教师为"Miss Wang"。2.Thankfulness感谢和答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英语中叫"China",与"陶瓷"同名。古时候,美丽精致的瓷器从中国传到西方,迅速征服了西方,西方人对此爱不释手,甚至拿它来称呼中国。驼铃声声,丝绸之路上的商队把中国的丝绸运到西方,丝绸成为西方有钱人身份的象征,那就是古代的阿玛尼。强大的古代中国,在文化上面对西方时同样强势。世易时移,当中国打开关闭已久的大门,外国文化蜂拥而至,以压倒性的优势驰骋华夏。衣、食、住、行……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一个个堡垒迅速沦陷。在中国现代化的棋盘上,外国的棋子跑得正欢。西风浩荡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6.
在希腊语中,中国人叫“Seres(赛里斯)”,并由此派生出了拉丁词“Seric”,意为丝绸。作家普林尼(Pliny)反对那些与他同时代的时髦的人的者华嗜好,他曾抱怨大量的中国丝绸进入了罗马。中国的纺织品沿所谓的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至少是在公元前1200年,因为直到大约公元200年,仍然只有中国人知道怎样加工蚕丝。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把10年级到12年级的三年教育叫做"高中",韩国叫做"高等学校"。中国把"大学"叫做"高等学校",而韩国叫做"大学校"。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增加,特别是韩国和中国之间的交流更是变得频繁,可是,由于两国的高中体制和称呼的不同,两国的学生在留学时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本文将以韩中两国的高中类型为中心,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同样的新疆,在东西方不同人的眼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这里是"流人"们的苦寒之地,是西方探险家的天堂。在世纪之初,东西方人抱着不同的心情和目的,开始了各自的"发现之旅"。  相似文献   

19.
同样的新疆,在东西方不同人的眼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这里是"流人"们的苦寒之地,是西方探险家的天堂。在世纪之初,东西方人抱着不同的心情和目的,开始了各自的"发现之旅"。  相似文献   

20.
梅翠平 《教学与管理》2012,(24):101-102
通识教育,也叫人文教育或通才教育,在英语国家又被称为自由教育。以前,我国大陆地区把这种教育译为"普通教育",而在台湾、香港地区则译为"通识教育"。本文中我们采用"通识教育"这一称呼。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理解上的通识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