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观刍议     
学生观是人们对于学生的根本看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始,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有更科学和准确的认识,把学生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人、独特的人、发展的人、主动的人来看待,产生恰当的情感,采用最佳的方法来实现新课程的最高宗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我的学生观     
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为目标,实现学生个性的创新,进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要做到这些,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何谓学生观?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改变自己原有的学生观已成为必然。新学生观的产生是时代与教育本身规律的要求。它克服了传统学生观的弊端,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它影响着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健全人格,促进智力水平和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走进新课程,用新课程理念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那么,作为给学生发展奠基的服务者,在新课程视野下,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呢?  相似文献   

7.
学生观综述     
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自觉实践。确立一种正确的学生观是教育活动取得理想效果的根本保证。然而,正确学生观的确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经历了漫长的曲折的历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几种典型学生观的分析,来探索一种适合当代的正确的学生观,以指导教育实践。 一、历史上出现过的学生观 历史上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观,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对学生的看法和认识。现概括如下: 1.在对学生天性的认识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原罪论、性恶论,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诗经》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相似文献   

9.
中美高校学生观与学生事务观之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列举了美国高校学生观和学生事务观的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从历史和现实的时间纬度考察了我国高校学生观和学生事务观的变化,对中美两国高校学生观和学生事务观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亟待强化和改变的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史观”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全球史观”冲破了西方以兰克为代表的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察历史的。其研究的视野不仅包括欧洲史,而且覆盖了二次大战后崛起的亚非拉的广大地区。正如西方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所说的那样,它的“主要特点就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外历史上,历代统治者都曾寻求过反腐倡廉的有效手段,曾出现过多种反腐倡廉的实践模式。包括重刑促廉模式、低薪清廉模式、高薪养廉模式和以法导廉模式。各种模式的理论基石和重点、所采用的手段或措施以及由此耗费的成本和最后达到的效果都是不同的,各种反腐倡廉的理论和实践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学生观即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现代学生观是体现时代特征和现代教育要求的学生观,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确立现代学生观,用现代学生观指导中学语文教学。本文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分别从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语文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明确指出现代学生观指引下中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个体知识观是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培养学生的知识观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知识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受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及反省思维能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知识观的培养策略有:将知识观培养设定为教学的目标;教师首先要树立建构性的知识观;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和强化知识观教育;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设置"知识论"选修课等。  相似文献   

14.
15.
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的重要性,给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史勤 《现代教学》2010,(11):43-44
关注长远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我们必须共同聚焦"减负"与"增效"的问题——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学生观的内容(一)学生地位的认识。指教师对学生在社会关系和在教育关系中地位的认识。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同样是享有社会权利的主体,同样应该受到尊重。甚至主张儿童利益首位原则。而教育过程是一种生命和生命的交流过程,是受教育者精神建构的过程。教育“并不仅仅是个体的内在潜能展开的过程,而是引导儿童精神发展的历程”,作为教师,不仅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而且应把学生作为自己意识的中心,将学生看成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相应地,对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地位的认识,应由“师本”变为“生本”,在知识与学生发展的认识中突出人的地位,强调人本关怀,形成知识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工具,人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多元智力理论中,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个体的智力组合具有差异性、情景下的实践性和发展性,多元智力观下的学生观是一种平等的学生观,启示我们多方面去发现并以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的才能。  相似文献   

19.
论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构主义视野中学生观可以概括为:(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4)学生是生活中的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剖析,提出在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要选择正具有可比性的比较对象;其次,要注意术语的正确使用;再次,还必须克服民族虚荣心的影响,不能拿中国历史比附西方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