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陌生化"文学理论 "陌生化"又称"反常化"和"奇异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最早由俄国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文论旨在"使人们已经习惯化,自动化了的感知力恢复到新奇状态",以"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 "  相似文献   

2.
相当多的读者对"套路化"的正面报道方式难以产生新鲜感,怎么去唤醒读者对"新"的感觉?"陌生化"可说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关于"陌生化"手法,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说:"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新闻写作可以借鉴这种手法.它绝非对生活(事实)的陌生,恰恰相反,它更强调忠于事实.  相似文献   

3.
漫画     
《报林求索》2012,(11):166-167
<正>莫言肖像漫画创作莫言肖像漫画创作莫言,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而得奖后发生的一切对于他而言,似乎也是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4.
张瑜 《今传媒》2008,(3):54-56
作为艺术手法,陌生化主要用于文学创作中,它运用陌生化的各种手法,拉开表现客体和接受者的距离,把熟悉变得陌生,扩大表现客体的认知难度,给读者以新鲜陌生的感觉和体验.  相似文献   

5.
“陌生化”是由什克洛夫斯基代表的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核心概念。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陌生化理论在艺术领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是去“自动化”和机械性的奇特化、反常化和反熟悉化,强调的是“反常规”、“反惯性”的一种异常状态,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普适性,我们把它用于网络广告领域,可以使网络广告变得不同寻常,引起人们的新鲜感和专心关注,达到网络广告唤起人们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网络广告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诱导其消费,达到广告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惟红  袁辉 《军事记者》2008,(10):28-29
心理学表明,人的感觉规律都有一个由陌生化到自动化的过程,当初次感受某个事物时,会有一种冲击直观情感的陌生感。但这种感受随着时间的流逝,又陷入司空见惯的麻木钝化中。俄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认为,在创作过程中,为创造出复杂化的形式和使事件在读者心目中发生变异可以采用“陌生化”手法,它能使人们在面对原本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能产生新奇感,从而感受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传播的传播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适度的陌生化"。传播中意义的构建更多的依赖于受众,完全陌生的价值体系会导致受众接受困难,在跨文化的传播中,陌生化、异化的文化对象不可避免,然而成功的传播行为,其陌生化必然是适度的,两种文化必然是有契合点的。本文以电影为例,对此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8.
"陌生化"是把熟悉的事物或景象用人们不熟悉的形象呈现在受众面前,引起受众的关注和思考。在现代体育摄影创作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本文主要从体育摄影作品中瞬间形象、摄影手法、拍摄角度和光影结构等方面来阐述"陌生化"的技巧在体育摄影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学文本的陌生化主要是指网络文学超文本技术对线性文本的陌生化.网络文学文本符号的陌生化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与传统文学一样,主要是语言组合形式的陌生化;另一个是利用网络技术造成直接不同于传统文学语言陌生化的一种反常化.  相似文献   

10.
记得在2004年,邹元江教授在德国特里尔访学期间,我曾送给他一本自己撰写的德文小书《布莱希特与鲁迅:论"陌生化效果"》.我俩谈天说地,并未多谈布莱希特,话题倒是涉及不少马克思主义和西马问题,可能是客居马克思故乡的缘故吧.我知道他是研究哲学的,而且对戏剧涉猎颇深,不仅在求学期间演过戏、写过剧本,大学任教之后发表了不少戏剧专论.最近拜读他的大作《中西戏剧美学陌生化思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下称《陌生化》),我才知道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布莱希特专家.  相似文献   

11.
“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用得较多。它通过艺术变形使文学形象更加生动,使作品更具艺术张力,从而更加吸引读者,这已是文学界的共识。但是,尽管“陌生化”艺术手法实际上已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而新闻教科书和新闻论著中却少有涉及。因此探讨一下“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对丰富新闻写作理论和增强新闻写作手段都很有必要。“陌生化”唤醒读者的“新”感觉 新闻要新,人人皆知。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新鲜,当然首先取决于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但是对读者来说,评价新闻是  相似文献   

12.
黄佳佳  谭儒烨 《视听》2022,(2):169-171
2021年天猫双十一晚会充分运用"陌生化"概念,在人物塑造、舞台风格、晚会环节、主旨表达等方面都呈现出"陌生化"的特点,以时空穿越为基点,以推理为主线,以悬念强化代入感,加大推理过程,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同时,结合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将晚会分为团结一心、碧水蓝天、和谐家园、自信中国四个板块,更加注重深刻意义的表...  相似文献   

13.
广告钝化现象是当前广告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广告的传播效果.广告不仅具有市场功能同时具有艺术功能,其艺术功能对广告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解决广告钝化现象的突破口.广告陌生化创制原则的运用就是要实现广告本身的陌生化,增强广告的感知效果和传播过程的"异化",在此过程中,广告人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受众,在此基础上求变、求新.在陌生化创制原则下的广告必将是审美创造和审美感受的过程,广告也必将从钝化走向锋利.  相似文献   

14.
在什克罗夫斯基之前,中国古典诗词的作者也遵循"陌生化"的原则进行创作,使意象的审美意蕴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古典诗词具有朦胧含蓄、韵味隽永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带来了新契机.本文以上海城市形象片的国际传播为研究样本,比较国内外媒体关于城市形象的传播,进而提出在全面数字化转型时代,构建"软硬兼具"的传播符号、增加传播符号转译者、城市符号"陌生化"再传播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译文的排版对翻译的传播效果十分重要,在双语词典例句翻译中添加特殊的排版效果,即实施陌生化排版操作,有利于双语词典功能的拓展,增强其传播效果.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通过对排版与传播效果之间关系进行的实证调查,深入探讨陌生化排版对双语词典例句翻译功能的影响,提出辅以陌生化排版来保证和增强译文的传播效果,进而增强双语词典的功用及其传播.  相似文献   

17.
"感觉"、"知觉"与"视觉传达"听起来似乎是一组近义词,然而它们却包含着不同的含义,并体现着人认识世界的全过程.深人理解它们的含义是从事出版传播及视觉设计人士的根本素养.所谓"感觉"是来自物理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人(本文仅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一定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于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在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一句话,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灾难新闻是一门叙事的艺术,既要传达灾难信息,又要安抚人民、抚平创伤、安定社会。为了打破灾难新闻的常规写作模式,从语言和形式上给读者全新的感受,达到最佳传播效果,"陌生化"叙事手法在新闻文本中越来越常见。笔者从"解码延迟"叙事、镜头感叙事和意象的艺术化处理等方面来探讨灾难新闻的"陌生化"叙事技巧,同时指出在新闻文本中运用此叙事策略应避免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日常化与陌生化效果贯穿了电视节目创新的全过程,连接起了传者与受众,从起点到终点,从内容到形式.无论是电视受众、电视创新主体,还是电视创新手段,电视节目创新都面临着如何处理不变与变、旧与新、已知与未知、熟悉与陌生的“日常化与陌生化效果”辩证关系.因此,如何将日常化与陌生化效果的偏移合理地控制在一个恰当的“度”内,是电视节日创新的本质所在,也是电视节目创新辩证法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0.
陈长松 《新闻界》2007,(6):33-35
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电视广告符号“能指“的“无根““漂移“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符号“意指链“的脆弱性现象:并借助“陌生化“理论探讨了电视广告符号制作的“陌生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