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快终身学习的时代步伐,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世界各国逐渐将隔代学习提上日程。本文基于国内外隔代学习研究的动态,试图呈现隔代学习的发生与发展机制。积极老龄化的愿景、隔代关系的疏离与冲突以及隔代学习的功能,催生了隔代学习,其具体表现为知识传递、交往方式和日常生活三种内涵。从目标指向来看,隔代学习聚焦于老年人的丰富生活、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隔代关系的积极建构。在隔代学习场域、方式和内容的交互作用下,隔代学习助力隔代主体的互惠共生、促进家庭和谐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积极老龄化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山区隔代教育问题分析 农村山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的家长非常多,孩子只能托给老年人带,而老年人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不科学. "隔代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困扰着现代家庭.许多教师发现,性格有明显缺陷的个别学生,其身上都有"隔代教育"的影子,这种现象已引起教育界人士的警觉.  相似文献   

3.
朱敏 《成人教育》2019,39(8):47-51
老年人参与隔代教育是我国社会"新常态",为祖辈提供隔代教育课程、提升他们的育儿素养成为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新课题。基于实验性课程开发实践,对老年大学开设隔代教育课程的意义、概念和流程进行了反思性阐述。研究发现,面向祖辈的隔代教育课程有较强的现实需求,对于提升祖辈的隔代教育素养有积极作用,但也需要在兼顾祖辈群体的多层次的隔代教育需求、活化内容模块等方面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隔代养育利弊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隔代养育现象十分普遍。隔代养育不仅解放了父母,促进老人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孩子形成某些良好的品质,有利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但祖辈养育往往会使儿童产生依恋心理,从而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均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隔代养育现象十分普遍.隔代养育不仅解放了父母,促进老人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孩子形成某些良好的品质,有利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但祖辈养育往往会使儿童产生依恋心理,从而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均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隔代教养,是相对于亲子教养而言,主要是由祖辈担当起对孩子实施教育、抚养的责任。这种隔代教养与亲子教养相比较,在现代社会中,隔代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隔代教育"的现象在中国较为普遍,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祖辈生活,孩子年纪越小,占隔代教育的比重越高。随着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在城市打拼,而把自己的孩子留给自己的父母去照  相似文献   

7.
亲子关系作为人生接触的第一种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父母与子女紧密联系在一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有利于家庭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然而新时期由隔代抚养导致的亲子关系问题、亲子冲突、亲子之间暴力事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新时期亲子关系的现状隔代抚养是新时期亲子关系的主  相似文献   

8.
两代人的关系一定不能是对立的,教育是个合作项目。 ——卢勤 当前,不少70后、80后的父母忙于在事业上打拼,或是生活经验不足,将自己的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照管,使隔代教育成为当前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情况有其积极的一面,即老人们对隔代的孙子辈付出了关爱与呵护,为子女解除了后顾之忧;但是也出现了不少现实的问题,使原本和谐的三代人的大家庭纠纷频发。  相似文献   

9.
"隔代陪读"是一种特殊家庭"亲子关系"的生活现象,尤其在一些西部贫困地区,随之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班主任应该对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的隔代陪读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清霞 《父母必读》2011,(6):128-131
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一个人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常常因沟通而受到影响。在隔代育儿的大家庭里,沟通就更是格外重要。它不仅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还可以让一个家更和谐、更美满。  相似文献   

11.
隔代教养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养方式,但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农村的隔代教养问题。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许多民工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导致这些儿童只能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出现了所谓的"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  相似文献   

12.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孙辈两代人之间的教育。在我国,隔代教育历史已久,今天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一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如何做才能既克服隔代教育中容易出现的弊端,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又能够方便年轻父母腾出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打拼出一番事业呢?本文认为隔代教育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也有不利的因素,要善加调节,把握一个度,否则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艳红 《考试周刊》2014,(78):193-193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给祖父母及为祖父母服务的专业人员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网络的事实列表。该事实列表可以在威斯康星大学网站被免费阅读和下载。它提供了许多年幼儿童发展方面的知识。隔代教养在中国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国可以借鉴事实列表先进的经验,促进我国隔代教养老年人的身心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艳红 《考试周刊》2014,(89):195-19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老年人加入隔代教养的行列中,承担教养儿童的责任,在含饴弄孙的同时,产生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如身体、心理、经济方面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美国隔代教养对老年人的诸多影响及其对策,以便为中国提供借鉴,更好地促进中国隔代教养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15.
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是需要更多关注的留守儿童群体。基于优势视角理论,文章对影响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祖父母对儿童的关心与照顾、同龄群体是隔代留守儿童不可或缺的社会适应资源;朋友数量与朋友间的情感表达以及班级内同学对他们的非"标签化"相处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起到了较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时应该对整个群体进行正面评价、老师对于隔代留守儿童不应过分关注、注意保持与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娟 《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18-220
现代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一些年轻家长为了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将孩子的生活护理和教育辅导等责任交给了孩子的祖辈家长。隔代教育虽能使年轻父母节约精力和时间,减轻生活负担,但是基于事物的两面性思考,隔代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给祖辈家长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共生视域下的隔代教育是从价值观角度对隔代教育展开新的思考,对隔代教育的内在价值进行深度发掘,同时也对隔代教育所反映出来的一些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银行业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与政府渊源颇深,与政府的关系亦错综复杂。因此,完善调整与国有商业银行有关的经济法就必须重点关注银政关系问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合约具有解决跨越公共生活和市民生活的"跨界问题"的魔力,这为研究银政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合约的视野观察,我国银政合约由强制合约向自由化合约演进。银政合约自由化进程还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然而调整银政合约的经济法尚存诸多不和谐之处,这是由于合约主体功利目标冲突、合约安排不当等造成,为改变此种不和谐现状,调整银政合约的经济法应从银政交往方式、交往机制、具体规范等方面进行重塑。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对我国家庭道德教育发展脉络的梳理从家庭道德教育一般问题与促进家庭德育路径探索两个研究角度进行。我国家庭德育一般问题研究包括家庭德育内涵、功能、与其他德育关系、问题与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家庭德育发展的路径包括配备家庭教育导师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家校社合作提升家庭德育质量,提高隔代教育质量等。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家庭德育研究的中外比较和国内东西部地区差异比较研究、隔代教育的正向作用研究以及家庭德育合力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农村,绝大多数老年人未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农村多数老年人不仅身体状况差,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且有些老年人生活困难,情感孤独。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农村老年人的需要,妥善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和存在问题,在我国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提出了过渡时期解决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表明,现阶段,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城市发展水平仍然高于乡村发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为谋取更高收入、更优质的生活,大批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监护和教育孩子的重担落在祖辈老人身上。截至目前,现代化教育教学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创造出更高的教育价值。但农村隔代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村隔代教育各持己见,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各有利弊。因此,为从根本上充分发挥农村隔代教育优势、促进农村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应站在新时代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多元形式巩固义务教育,分析农村隔代教育问题困境,引导长辈强化自身综合素养,从而为农村儿童的后续学习及未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