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欣 《收藏》2006,(4):103-103
花钱门类洋洋大观,绚丽多彩,寓意深广。作为一个载体,它所赋予有关于中华民族的民俗民风、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涵,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不少深刻的寓意令人玩味无穷。面文为“鼎甲蝉联”、背文有“连科”与鼎霹(jiǎ)图案的吉语大花钱即是其中之翘楚。  相似文献   

2.
董大勇 《收藏界》2010,(4):84-84
据史书载,明代早中期的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正德年间均未正式铸过年号钱,目前所见除伪品外多属安南所铸。  相似文献   

3.
据史书载,明代早中期的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正德年间均未正式铸过年号钱,目前所见除伪品外多属安南所铸。据《明·食货志》嘉靖六年(1527年)补铸累朝未铸铜钱。明末世人以高价求购正德钱一二文可值银一两,称正德皇帝为游龙,人佩此钱渡江可保平安。但明末时铸的正德钱多数为小平光背,偶有单龙戏珠及阴刻花纹,铜色青白,通宝二字类万历钱,存世较少。清以后铸之正德钱形制粗劣,也有龙凤花纹,量多而均出自民间。  相似文献   

4.
覃冠华 《收藏界》2013,(4):66-66
这两枚大型吉语花钱,一曰"富贵荣华"(背阳纹后天八卦图文),直径85.3毫米,重170克,背面八卦文"巽"字中的"共"字有点沙眼。二曰"福禄寿星"(背阳纹福禄寿星图案),直径84.9毫米,重150克。这两枚大型吉语花钱,一是大,二是少见,均为传世古。所谓大,大于80毫米以上的  相似文献   

5.
尹钊  吴鹏鹞  金光 《收藏》2020,(3):68-69
花钱中的文图千姿百态,称它为古代"铜版画"并不过分。花钱中丰富的内容,是各代民俗民风的缩影,代表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花钱中的吉祥图案,是花钱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象征。如牡丹表示富贵,莲花表示纯洁,月季表示长春等。二是谐音。如蝙蝠的"蝠",与"福"字读音同。喜上眉梢用喜鹊来表示"喜",梅花的"梅"则与"眉"同音。绶带的"绶"与"寿"同等。三是寓意。如葫芦蔓细长,寓延续不断;石榴籽多寓多子,松柏寓长青,龟高寿寓长寿,鸳鸯寓夫妻。四是标识。如符号"卍"代表"万",盘长结代表绵延不断,以及篆书的"寿"字、"喜"字等。吉祥图案的描述还以各种物像的组合来表达图案的寓意。如以龙凤组合的图案为"龙凤呈祥",以蝙蝠、绶带鸟、如意组成的图案称为"福寿如意"。吉祥图案的设计,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吉祥花钱的表现形式更是如此。笔者现选择一些吉祥图案的花钱以供鉴赏。  相似文献   

6.
汪云萍 《收藏界》2014,(4):122-122
由于父母工作忙,小时候的我是在姥姥家长大的。听姥姥说,她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虽然容貌美丽,但是身体不是太好。姥爷在前妻亡故以后,三番五次托媒人到姥姥家说亲。就这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年代里,姥姥就作为续弦嫁给了姥爷。  相似文献   

7.
何小军 《收藏》2014,(8):87-87
笔者作为志愿者经常参加社区义务劳动,有次的任务是清理一条小巷,这里刚刚完成老街改造,留下了许多砖头、瓦片等垃圾。在清运时我突然发现垃圾中有一个物件,捡起来一看竟然是枚铜钱。经清理后发现这枚铜钱为青铜材质,铸造精湛,包浆醇厚。其正面为楷书"周元通宝",背面是龙凤浮雕图案,如刻如凿,十分生动(见图)。  相似文献   

8.
祖爱民 《收藏》2009,(7):125-125
蒙友人送笔者一枚难得一见的大花钱,直径75毫米,穿孔11毫米,厚2毫米。其黄铜精铸,边缘棱角齐整;图案平底阳线,内容丰富,造型准确,极为生动优美。  相似文献   

9.
王军  苏诚安 《收藏》2009,(6):120-121
花钱以其较高的艺术价值,丰富吉祥的内涵,以及和古钱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为中国古代民俗文物中的一个独特的板块。花钱中的字文图案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称其为古代袖珍“铜版画”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10.
陈晓友 《收藏》2012,(11):86-87
古代花钱和银饰是历代民俗及时尚的缩影,有“铜雕”“银画”之美称。人们佩带这类符合自己愿望的吉祥图文饰品,是希望自己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11.
花钱上的兔     
叶伟奇 《收藏》2011,(10):85-85
中国的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兔的图案在古代生肖花钱上较为常见。俗话说"生肖十二种,每人一属相",因此生肖花钱历来受人欢迎。兔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四位,与地支中的"卯"相对,是善良和乖巧的象征,历代铸造的生肖花钱上卯兔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题图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0,(8):28-28
“长命富贵”吉语花钱品种很多,约有几十种,并不稀奇,但正面“长命富贵”,背面“水波纹”,直径6厘米的明代大花钱您见过吗?笔者收藏花钱数十年,藏品近千,也是首次遇到,当时眼前一亮,直觉告诉我这是枚好钱。  相似文献   

13.
帖忠科 《收藏》2008,(8):136-136
在我的藏品中有枚镂空撕子滚绣球大化钱,钱径5.9厘米,厚0.2厘米,孔径1厘米,重29.8克。钱的面背图案一敛,边缘与穿郭均为重轮。中心图案是舞动的双狮环绕媾戏,5师子脚下踩着一个方孔圆钱式的绣球。前后两狮子的头尾用绶带相连,雄狮有鬃,雌狮无鬃,双狮形象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14.
尹钊  赵仁龙  孙硕飞 《收藏》2021,(1):66-67
很多花钱中带有花卉图案和吉祥文字,有着浓厚的民俗色彩,使人难以忘怀。现在有不少泉友在收藏花钱中考虑的只是它的价格,往往忽略了它的内涵,其实花钱可以从历史、艺术和思想文化等来欣赏和收藏,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花钱的价值。麒麟送子荷叶挂花钱通高65毫米清代铸品其铸造精良,挂环为荷叶状,形象逼真。正面为麒麟送子,麒麟栩栩如生,孩...  相似文献   

15.
陈宝祥 《中国收藏》2020,(5):130-133
花钱的炉别指花钱铸造地区的简称,其相对具有一定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和钱文、铸工等特征,目前业内已初步分云炉、贵炉、川炉、苏炉等。浙炉是指浙江区域钱炉(官炉、民铸)所铸花钱的简称。浙炉花钱溯源很久。  相似文献   

16.
赵梓凯 《收藏》2015,(10):70-71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本命之说,认为在本命年里会遇到灾厄,只有祈求神灵庇护进行禳解,才能逢凶化吉。“本命”亦称“元命”,也称“年命”。与“本命”相关的,还有“元辰”的说法,十二地支即为“十二元辰”。最早明确言及本命元辰说的文献,为隋代萧吉《五行大义》卷五所引纬书《春秋佐助期》及元辰类五行家书《孔子元辰》。  相似文献   

17.
严志清 《收藏》2014,(8):89-89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于是,人们便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给孩子系五色丝绳,戴驱除五毒的肚兜,缝制装有香料的荷包等,以图驱邪辟恶,祈求平安。民俗中也有给孩子佩戴"五毒花钱"的习俗。笔者曾见过一枚十分精美的"驱邪辟恶"五毒花钱,直径50毫米,厚2.8毫米(见图)。  相似文献   

18.
吴旭 《收藏》2010,(4):143-143
潮汕地区虽分潮州、揭阳、汕头三市,实系一脉,其先祖均来自中原。由于远离中土时间太久,其性格、语言、风俗乃至信仰和思维方式都大异于发源之地。在潮汕地区,其信仰崇拜也如三市的语言一样,大同而小异。潮汕人有一俗话“庵埠老爷大细目(大小眼睛)”,从侧面说明同为潮汕人,但各地庙宇所供奉的神明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杜晓俊 《收藏》2014,(3):68-69
作为“五毒”花钱的一个门类,面文“再月初五”(图1)、“五日午时”(图2)、“五月五日午时”(图3)、“午日午时”(图4)背“五毒”图案的民俗钱在郑轶伟主编的《中国花钱图典》一书中多有收录。此类花钱散见于各大钱谱和民俗书籍。  相似文献   

20.
孙文静  尹钊  张继超 《收藏》2018,(12):77-77
挂花钱是指上下有孔或挂环,钱体中间无穿的花钱。挂花钱最早出现于汉代,从出土的实物来看,早期的挂花有着特殊用途,并不是专用于佩戴。宋元以前的挂花尺寸相对较小,题材也以宗教类为主,数量不是太多。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风民俗在挂花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总体铸造数量较大,题材也是多种多样;再加上设计者个人的理解和创造,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