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识别并满足顾客的隐性需求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此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为了明晰顾客隐性需求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市场为界将创新绩效分为新产品开发绩效和新产品市场绩效,通过对天津市内1016家创新型企业的实证分析,论证了创新投入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新产品开发绩效对新产品市场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将样本按企业的顾客隐性需求开发能力得分高低分为2组对照样本,通过多组比较分析发现,企业识别和满足顾客隐性需求的开发能力能够显著正向调节新产品开发绩效到新产品市场绩效及创新资金投入到新产品市场绩效的路径关系,但是创新人才投入到新产品市场绩效的路径关系对企业的顾客隐性需求开发能力相关信息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何小洲  熊娟 《软科学》2012,26(5):20-26
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引入产品创造力与营销创造力作为过程变量,提出了市场导向、创造力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和4个研究假设,并以高新科技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顾客导向与协作导向正向影响创造力(效用性),竞争导向正向影响创造力(新奇性);创造力(效用性)较创造力(新奇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更显著;将产品创造力与营销创造力作为中介影响变量所产生的效应远大于市场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3.
阐述决策外部性的性质,建立不确定信息群体博弈模型、不完全信息群体博弈模型和群体合作博弈模型,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对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外部效用是群体共同选择接受的激励机制,群体规模是正外部性发挥的保证;信息在群体博弈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掌握更对的信息可以避免错误的选择,并使正外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合作博弈凡是发挥外部应用的最好方式。通过外部性的视对给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新产品扩散、企业间的默契、企业集群和企业联盟等群体博弈行为予以解释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4.
石贵龙  佘元冠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156-158,176
在对传统质量机能展开方法的缺陷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以增加顾客效用为目标层、分别以AsI四阶段的输入和输出为属性层的顾客要求展开的目标一属性结构,将特征向量法应用于质量机能展开的全过程.不仅提高展开的精度,还发挥群体智慧.  相似文献   

5.
范钧  聂津君 《科研管理》2016,37(1):119-127
构建了企业-顾客在线互动、知识共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模型,并对浙江省内样本新产品开发项目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顾客在线互动的信息导向和任务导向互动,对外向型、内向型知识共创及新产品开发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导向互动对外向型知识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向型和内向型知识共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动态顾客价值研究为理论依托,以顾客满意实现的基础层次—效用定档为价值导向演化,将效用最大化与顾客满意实现过程协同作用作为研究主线,运用定性理论推导和定量模糊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在强调顾客满意实现过程区别于满意结果反馈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结果机制推动下的基于效用定档的顾客满意实现理论与操作性分析模型.最后,以某医疗美容医院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该医院效用定档的决定性要素为医生,该要素是实现顾客满意、促进购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新产品开发是一个高度密集的知识创造过程,顾客互动不仅给企业带来产品开发的新创意和新想法,并在新产品上市前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降低新产品开发风险。对珠三角157家高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顾客互动能够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在顾客互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引入顾客在新产品开发中作为资源、共同创造者、用户的三种角色,探明不同的项目复杂性和产品创新性下,顾客的三种角色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会有怎样的不同;同时,探索企业如何通过企业关系治理机制促使顾客角色得到有效发挥。发现,(1)双边专项投资、关系规范都能促进顾客角色的发挥;(2)产品创新性能加强顾客作为资源、用户对新产品绩效的作用,而削弱顾客作为共同创造者对新产品绩效的作用;(3)项目复杂性能加强顾客作为资源、共同创造者对新产品绩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产品概念开发是产品创新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对于影响新产品概念开发的若干重要因素:顾客喜好、主观估计的偏差、新产品数据来源、成本因素、可制造性和开发中的环保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看法。在新产品概念开发中充分考虑并恰当处理这些重要因素将有助于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概念。  相似文献   

10.
顾客满意理论是现代营销理论研究的核心部分。当前研究多注重其理论结果与反馈作用,而对顾客满意实现过程的研究较少。本文在现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顾客满意相关概念的梳理,在若干学者研究模型上构建顾客满意的效用模型,分别从短期比较静态与长期动态来分析,探究顾客满意的实现途径。顾客满意的实现过程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变化过程,短期内会达到均衡的过程,长期内顾客满意实现则有赖于信息与技术等方面作用呈现不同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董洁林  陈娟 《科研管理》2014,35(12):76-84
作为企业商务模式的重要部分,产品创新模式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下呈现出了崭新的特点。本文以快速成长的智能手机公司小米为案例探讨互联网环境中的产品创新模式,有三个主要发现:1)小米充分利用互联网生态环境,聚焦互联网的客户群特征并采用最新互联网工具和平台激励客户参与小米研发;2)与传统开放式创新不同的是,小米不仅创新思路来自客户,并且在产品创新全过程都深度把客户卷入进来,在产品研发各阶段用众包方式与客户无缝合作,充分利用客户的认知盈余;3)与传统创新管理分阶段线性流程不同的是,小米创新过程采用小团队全程负责,每个创新阶段无缝对接,迭代开发、循环往复。我们认为这个模式呈现了独特性,可称为为"无缝开放式创新"。小米模式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对这种模式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对进一步夯实理论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13.
企业战略联盟中存在显著的知识泄漏风险,而合同治理是避免知识泄露的重要手段。生产和研发的产品模块化的应用能够强化原有的联盟合同治理效果,制造企业采用简单的合同也能够规避知识泄漏风险。通过调节作用分析,验证产品模块化在合同治理影响知识泄漏风险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同复杂度越高,越能降低知识泄漏风险;产品模块化程度加强了合同治理程度对知识泄漏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产品创新过程与管理创新关系探索性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品创新与管理创新对组织生存与发展均至关重要,如何实现两者有效匹配达到效益最大化成为当前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此,从产品创新过程与管理创新关系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丰田雷克萨斯在日本重新开展产品创新的过程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发现,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及推广的整个过程中,品牌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三项管理创新活动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并深入挖掘各自对产品创新不同阶段或对整体的作用机制,构建产品创新过程与管理创新三维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5.
产品开发过程的知识创新螺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品开发是知识创新活动,可以分为创意发现、概念原型、产品研发和组织创新四个阶段,结合个体、团队、组织和跨组织四个层次对产品开发过程的知识创新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产品开发阶段与知识创新活动具有一一对应性。个体知识创新对于产品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个体的渐悟--顿悟现象。最后,构建了产品开发过程的知识创新模型,提出产品开发过程的知识创新双螺旋理论。研究丰富了现有的理论,也为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知识管理在航空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FO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知识管理理论及知识管理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航空新产品开发中组织要素、知识管理活动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基于对航空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定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管理活动的各维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影响;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对知识管理活动有显著影响,但IT工具对知识管理活动的影响则不显著,限制IT工具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其使用的不便利性;组织要素的各维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航空企业或科研院所在推进知识管理时应采取的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岑华 《科教文汇》2014,(34):227-228
产品工艺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塑造产品外形的主要途径。简单来讲,产品工艺与审美之间保持着天然的联系。文章首先阐释了产品工艺的基本概念,提出不同产品的工艺条件对于产品造型和功能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时期人们审美倾向对于不同产品提出相应的工艺诉求的结论,很好地阐释了产品工艺对于审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ous technologies has been a major research theme in high-tech management and thus investigated from several approache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oduct attributes has been ignored chiefly due to product complexities.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among product attributes is important in terms of both finding product drivers and generating new ideas. Nevertheless, previous approaches have either remained purely conceptual or been conducted case-by-case. In practice, although they have contributed considerably to the product concept generation, uncertainty and risk still remain to a great extent. In this research, we will suggest an exploratory method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 To begin with, focusing on the mobile phone product range by Nokia, user guides and manuals are collected. Then, we build four sets of time-series data using text mi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hierarchy of product attributes composed of three layers. A 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 model, usually applied to examine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economic time-series variables, i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product attributes. Applying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nd impulse–response function, the main product drivers, emerging features and actively interacting sets of attributes are identified, along with the three layers of the hierarchy. Four hypotheses on dynamic relationship among product attributes are also developed and tested to clarify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9.
In a study of 243 firms of varying sizes across 14 different industries,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ustomer participation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We confirm that overall customer participatio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and that the effect is mediated by innovativeness.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se effects are contingent upon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firm in question such that firms with high absorptive capacity stand to gain more from engaging their customer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han firms with low absorptive capacity, especially at the later stages of the NPD process. The results are robust to alternative estimation techniques, measures employed to operationalize key concepts, and the industrial makeup of the sample. Post hoc analyses provide non-trivial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the decision makers at the firm level.  相似文献   

20.
信息交流、组织能力与产品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组织信息交流密切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的角度,综合考虑信息交流、组织能力和产品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形成了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的新框架,提出了揭示三者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及理论命题.本文认为,企业产品创新依赖于组织的动态能力和运作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构建又取决于新知识的获取和交流;因此在企业的创新实践中,管理者应该综合考虑信息沟通和组织能力对产品创新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