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20、30年代,合作思潮演变为一场规模较大的合作运动。由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湖南分会举办的合作救灾实现了农赈和合作制的联姻,颇有声势和特色,且影响深远。在湖南合作救灾事业中,各种社会力量纷纷卷入其中,并力图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导、制约运动的发展方向,这就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其发展道路始终充满着艰辛与曲折,湖南合作救灾事业终究未能摆脱国民党专制政治的束缚和制约,最终蜕变为国民党官僚垄断资本对农民进行经济盘剥的工具,其历史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曾是华洋义赈会开展工作的主要地区之一。该会在陕西主持修建的泾惠渠和西安至兰州的公路以及在陕西等省组建的农村合作社,对甘肃、宁夏进行的调查,曾对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有的工程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华洋义赈会在西北地区倡导和推进的合作事业,可以说是开西北地区广大农村历史上大规模合作实践之先河。其办理合作社的方式,对西北合作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该会在救灾赈济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救灾不如防灾,防灾要靠民众的建设性防灾理念给后人以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近代安徽自然灾害极其频繁。在全部救灾主体中,政府居于最关键的地位,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近代官府对安徽灾荒的救治,既有兴修水利、农业推广、植树造林以及储粮备荒、兴办农村合作事业等防灾减灾的措施,也有赈济灾民、蠲免赋税等救灾赈济之举,些措施对保障灾民的生活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1998年夏季发生在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给湖北教育事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水灾的发生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但灾后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则是解决好灾后重建问题。笔者试图从学校建设方面浅谈教育救灾的一些想法。 一、关于教育救灾工作的指导思想 灾后尽快恢复教育教学秩序是全省教育战线面临的第一位紧迫任务。在抗洪抢险、救灾保学和灾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科学地分析了灾荒形成的社会和自然原因,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厚财薄支的积极预防思想、政府救济与生产自救相结合的具体救灾方针及群防群治的救灾模式,大大丰富了中国的救灾思想,对中国今天的减灾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震防灾救灾的特点,详细研究了飞行器在地震防灾和救灾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并对飞行器之间的配合、任务分配进行了必要探析,提出了只有积极、合理地利用飞行器并加强合作,才能高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相似文献   

7.
华洋义赈会是民国时期由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以在中国开展慈善事业、从事赈灾、倡导并推动农村各项合作事业及社会公共事业为主要工作的社会团体。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中,该会最早提出防灾重于救灾的理论,最早把西方互助合作思想与中国农村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大规模合作实践的先河。它创办了独具特色的合作教育讲习会并连续举办十余年。它筹办并参与主持了三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推动了全国乡村运动的发展。对于该会当年改革中国农村的理论和实践,应该给予全面的认识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丁戊奇荒"期间,晚清政府和西方传教士都投入了救灾工作,但是晚清朝廷对于是否允许西方传教士参与救灾的问题上政策模糊,地方官员则依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对待传教士救灾活动的态度,导致在整个"丁戊奇荒"期间双方虽有合作却并不顺利。灾荒中晚清政府与传教士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近代中西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1931年,长江曾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中下游沿江多处溃决,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赈灾工作中,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慈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华洋义赈会受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制订施赈方案,并主持长江中下游受灾地区的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通过采取在灾区举办合作讲习会、组织互助社与合作社等措施,使赈灾工作获得相当的成功。通过开展一系列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把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引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对在受灾地区宣传合作思想,指导并推动合作事业发展,完善防灾重于救灾的理念,促使农民从传统的保守状态向符合近代文明要求的状态转变,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教育》2013,(13):9
6项上海、江苏、安徽、浙江4省市教育厅日前签署6项省际合作协议,包括中小学校长培训、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等内容。500万元教育部协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四川灾区提供紧急救灾资金500万元用于灾区学校救灾和复课急需。30分武汉市2013年中考分配生政策的规定,分配生可以在所报考学校指令计划录取线下30分预录。  相似文献   

11.
安徽境内有长江、淮河两大径流,民国时期安徽江淮流域自然灾害众多,灾害发生的高频率和地域性特征使安徽不得不重视水利建设.民国时期安徽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水利行政得到统一,水利事业管理日臻完善,救灾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一时期以"治水救灾"为主的水利建设对缓解安徽罹灾甚重的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安徽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水利建设严重滞后,政府对水利事并非真正重视,水利建设有计划无事功等.探索研究民国安徽水利建设事业对我们今天水利事业建设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广东台风灾害频发,危害严重。地方政府制定和颁发了各种救灾政策、法令,采取了多种减灾、救灾措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和固定的救灾机制:首先是报灾,然后是勘灾,最后才是赈济、蠲免、抚恤和借贷等具体措施。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广东台风灾害的救灾机制,对当下的救灾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设计学专业在服务应急管理事业中均可或多或少地找到切入点,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提供服务.探讨通过丰富多彩的应急设计艺术类作品,借助各类媒介进行广泛传播,逐渐培养全民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安全意识,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应急管理事业.  相似文献   

14.
合作思想是五四运动后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一种进步思想。合作组织是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中的成员组织起来,通过资金的集中运营和劳动力的分工协作,实现参加者经济利益增强或经济地位提高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身为早期中共骨干成员的留日学生于树德既是这一时期合作理论的积极传播者,又是中国合作事业的倡导者和重要的实践者。他通过在中国广大农村倡导和推行各项合作事业,增进了农民的互助合作意识,培养了农民的互助合作精神,建立了一批合作组织。这些活动不仅对传统的宗族势力形成了冲击,促进了中国农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的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合作化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和宝贵的制度资源。他对农村合作事业采取的支持而不包办代替、指导而不干涉经营、鼓励而不强迫的态度,值得今天借鉴。  相似文献   

15.
江苏十七年度成立合作社三百零九个社员数一万零九百七十一人社股总额四万六千三百四十七圆各省闻风兴起江苏省农厅,对于合作事业,既加以相当之努力,愿欲统筹全局,规划进行,非设一指导合作事业机关不可,此合作事业指导委员会之所为设置也.合作事业指导委员会之组织,专任委员三人,由厅长就具有合作经验人员聘任之,并指定专任委员一人为常务委员.此外设干  相似文献   

16.
臧文仲是春秋时期鲁国政治家,在其从事内政和外交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救灾思想,如征召饥民,加固城防;贬食节用,节俭救灾;灾后抢种,弥补损失;赈济救灾;君王修德救灾;盟国相恤等。这些措施对当时的救灾活动是积极有效的,其救灾思想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能体会合作带来的双赢,也越来越重视合作这一方式,教育事业也是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对学生的学习也很重要,但是在初中足球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实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具有公益性的事业。但公益性的事业同样不能损害公平正义。当下我国校企合作存在公益性与公平正义失衡的状态。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灵魂。应当在校企合作立法中协调公益性和公平正义性,达到公益性与公平正义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曾巩历任八州地方官,两度组织指挥救灾活动,一次是1069年任越州(今绍兴)通判时,救助旱灾;另一次是1075年任洪州(今南昌)知州时,救助瘟疫。他写过四篇救灾的文章。1068年河北大地震后作《救灾议》和《议仓》,稍后又作《瀛州兴造记》,记述河北李肃救地震经验。1079年作《越州赵公救灾记》,记赵救助绍兴大旱大疫的措施,曾巩的救灾理念和实践经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河北是近代农村合作事业的发源地.民国时期河北农村合作事业最早由华洋义赈会倡导创办.从发展初期,华洋义赈会及其所倡导的合作社就非常重视资金积累.1930年以后,河北的合作事业之所以能够走向全国,并且能持续稳步发展,关键在于其成功地解决了资金支持问题.以近代河北合作社资金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分析民国时期中国合作事业在资金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可为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