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文学大师。他用文化批判的眼光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城市生态,在揭示、批判传统文化糟粕和市民自身弱质的同时,对社会的黑暗进行有力地控诉和批判。正是这种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双重批判的独特性构建起他特有的批判意识,体现了老舍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环顾各个自主命题省市的题目,我们发现一个巧合:需要学生发扬批判精神展开写作。比如,北京卷要求考生评点国球包揽世乒赛冠军的现象是好是坏;上海卷则以"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让学生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广东卷的《回到原点》无疑是考验学生的自我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3.
4.
论批判精神对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批判诠释认在西方虽然只是一种非主流的社会理论,影响却很大。我国学者时有介绍,但尚未紧密结合国内教育研究的具体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和运用。为此,本文针对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论述了它对教育研究的启示,指出:它不仅能提供方法论基础,而且可启示教育研究“少妙时髦”、增强问题意识并通过净化概念等工作上导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5.
周晓峰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6月第6期撰文指出: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社会,乡村有着中国社会特有的伦理和情谊,这种伦理和情谊正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复兴中国文化精神只有从复兴乡村做起,乡村有希望,中国才有希望。他的乡村建设和乡农教育理论及实践,连同他的文化教育哲学思想,就是这样诞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生过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批判教育学的主要精神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独立的政治主体。后殖民理论研究由于揭露了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实质、重新论述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而为批判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批判教育学发展出一系列的原则,如教育应当与政治相联系,理性与知识的概念需要重新解释,教育学需要通过打破学科界限来创造新的知识,差异与伦理在教育学中应得到特别关注,等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主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是时代的要求,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引领知识经济和发展科学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大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可从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意识、培养批判性的学习能力、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行案例教学、增强教师的榜样作用和进行网络信息的分析批判训练等7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已是成年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看法正趋于成熟。但当前大学生在对待知识问题上普遍缺乏独立思考和敢于准确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缺乏挑战知识权威的勇气,原因之一是当前大学批判精神的缺失。本分析了造成大学批判精神缺失的原因。探讨了高等教育过程应鼓励大学生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塑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批判精神,藉此培养创造性人才。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作为有目的的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过程,它在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文化选择与文化批判。高等教育系统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具有重要地位,高等教育注定要承担起文化批判的职责。从文化再生产的角度,教育通过语言、价值、过程和知识等来确保文化的再生产,乃至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因此,从文化在生产视角下分析高等教育文化的批判功能,最大程度地创造公平合理的教育、促进社会的公平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广告的意义场域中,超现实化的符码构筑乌托邦世界,过度展示虚假需求忽视了普通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其单向度逻辑剥夺了普通受众的文化选择权。在现代广告的审美空间中,基于叙事模式化、形象脸谱化、表征同质化的惯常性存在,广告被异化为循环往复的无意义活动,原有概念丧失实质性内涵而只剩躯壳,大众沉迷于狂欢式的感官愉悦之中。对现代广告进行社会文化批判,旨在探讨其价值状态和审美症结,提供界定广告本质的反思之维。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理想中的真善美的大厦,易卜生一生都在通过戏剧对社会上一切腐败陈旧的东西予以彻底否定,一生都在寻求精神出路和社会出路.在易卜生看来,所谓的“自由“应该是在追求对社会有益的自我意识上的自由,而其“解放“实际上是追求精神上的真正自由.  相似文献   

12.
批判中建构:论鲁迅与侠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维,侠文化精神是侠文化之话语内涵的价值核心。鲁迅对侠文化进行了批判性改造,继承和发扬了侠文化精神,致力于文化与人格的双重建构。这种文化改造思路对当前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哲学的批判与批判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必须渗透或贯穿着一种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这应是所有哲学都应具有的一个共同性特点,而哲学的批判不同于政治上的批判,哲学批判的本真底蕴是考察分析,这种考察分析是一种辩证的扬弃。哲学的批判具有观照视角上的总体性,批判向度上的多维性,深刻性和智慧性的特点,哲学的批判必须以一定的批判精神作支撑,哲学的批判精神是贯彻于哲学批判之中的灵魂,它象一种普照的光,指示着哲学批判的路标,哲学的批判既需要一定的科学精神作支撑,也需要一定的人精神作支撑。  相似文献   

14.
精神关怀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存在主体、客体和内容的缺失。随着中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学生的精神关怀转变为包括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的现实关怀以厦时生命意识和健康心理为主要内客的终极关怀的关怀精神。要实现关怀的转型,必须实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教育知识分子是站在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立场上来批判、反思教育现实的一群知识人。在传承儒家文化、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教育知识分子肩负着文化批判与文化认同的使命。教育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可以大致分为外在式的批判、批判主义的批判和批判理性的批判三种类型。不同的批判类型将导致不同的文化效果。为了在教育领域中形成对传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理性认同,教育知识分子应避免外在式的批判和批判主义的批判,从而在批判理性的批判的基础上形成深度的文化认同,最终实现对于文化传统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3,(A1):19-20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语文教育的支柱;语文教育能够促进整个校园精神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整合语文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使德育得到更有效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本所述“批判精神”特指一种以“批评、判断、自省及回应”为教育研究手段的思想。依据“批判精神”进行高职教育研究可分为三步:一是高职教育批评;二是高职教育判断;三是高职教育的自省及回应。本通过对多角度的分析和详尽的阐述,论证了批判精神对高职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文化尤其是教师文化深受大众文化、科学文化、学科"割据"文化等影响,大学教师的自我批判精神逐渐弱化.大学教师理应通过坚守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守护学术自由等举措强化自我批判精神,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育素养,培育健康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9.
出版于1929年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是今天所能见到最早的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学语文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20世纪前30年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标志性学术成果。作者秉持批判主义精神,对20世纪30年代的语文教学有所批判有所继承。构建了20世纪初语文教学的体系,对于当今的语文教学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批判精神包括了他对自我认识的批判、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和对国外教育理论的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批判精神还体现在他的关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名言中。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教师要做到: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学会批判;正确看待教学内容,使学生不迷信权威和书本;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把科学批判作为评价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