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审议通过并于同日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已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施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关系到我国4亿多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对于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共8章57条。现简介如下:第一章开宗明义阐述了立法的宗旨、指导思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途径、各级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1999年6月28日出台并于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详细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司法机关、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主全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责任。学校作为预防犯罪的重要主体,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责任,本就此方面作较全面的论述与介绍,试图使学校与老师们明确并认真履行自身的法定职责,达到预防并减少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施行。这是继九十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后又一部以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为保护对象的国家法律。对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良好品行,有效预防犯罪有着重要意义。该法甫一颁行就受到了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着重讨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教育问题。 一、学校应做好预防犯罪教育 近年,犯罪低龄化倾向越来越突出,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成为较密集的犯罪人口群。未成年人犯罪呈暴力性、群伙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周德海 《文教资料》2006,(27):77-78
1999年6月28日,我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于1999年11月1日开始施行,这说明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已给予高度的重视,然而阅读各类报刊杂志,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新闻。而就在前些日子发生在阜宁县阜师东路一家超市抢劫杀人案,犯罪嫌疑人竟是一名年满16周岁的中学生。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沉思:花季少年缘何走上犯罪歧途?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未成年人犯罪趋于低龄化。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未成年人的生理发育比过去早得多。而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则显得滞后,他们自控能力差,易受环境影…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各界必须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重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 ,帮助未成年人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一位读者来信说 :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绝大多数就读于普通中小学校 ,且大部分时间在学校 ,因此 ,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责任就显得尤其重大。具体来说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学校有哪些义务和责任呢 ?彭家井热线编辑 :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有效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去年6月28日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并于11月1日起施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学校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1992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1999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把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作为一项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明确规定下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仍然把法制教育放在微不足道的地位,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也只是一味地对孩子的考分异常关注,至于孩子的品德和法制观念,则很少问津。学校和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各界必须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重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帮助未成年人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预防和矫治。”这一规定,指明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三大原则。一、“教育和保护”的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是“教育原则”和“保护原则”的合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1.教育原则 本处所指“教育”,主要是指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目的和要求,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及其行为习惯施以正面的引导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和培养过程。未成年人的正确思想并非先天生…  相似文献   

10.
1999年6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法律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犯罪问题以“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强调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基础作用,突出家庭、学校的主体教育责任和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重视对不良行为的及时矫治和对未成年人的挽救和保护。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立法依据 1.制定本法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国现有未成年人近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3。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未成年人好奇、求知欲强,渴望独立,感情奔放,敢说敢做,但是经验少,自制力差,思想容易冲动,行为容易过激,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这一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是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其确定的义务来体现的.那么,中小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义务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规定:“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继1991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后,1999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1月1日开始施行。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好这部法律。《通知》指出,认真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又不容辞的职责和法定义务。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宣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纳入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的总体安排,深刻领会这部法律的重要意义,逐条理解法律所赋予的各项责任。要组织中小学校师生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卡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各地可组织编辑、出版《预…  相似文献   

15.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于 1999年 11月 1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是国家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 ,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这部法律的施行 ,有着重大意义。在世纪之交 ,国际国内 ,未成年犯罪的案件都较多 ,值得引起高度重视。远的且不说 ,就以我区的情况为例 ,1月 19日《南国早报》报道 :北海市三中学生梁某和林某在学校小卖部吃早餐 ,不小心踩着初二年级简某的脚 ,梁某急向简某道歉 ,但简某破口大骂 ,梁某因此与简某顶了几句。下午放学时 ,简某和父亲竟带上几名打手到学校门口把梁某 (林某被老师拉…  相似文献   

16.
陈粮宜 《新教师》2020,(3):10-11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未保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预防法(修订草案)》)。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不断产生,如家庭暴力、校园霸凌、网络成瘾等现象引发了社会多方的警觉与担忧。此外,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手段成人化等不良趋势也引人重视。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空间,对未成年人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基于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强化以学校为主体的未成年人保护。  相似文献   

17.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实施必将对预防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标志着预防未成年犯罪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依法做好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要提高认识,要明确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义务和责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键是要抓好教育,重点是积极对未成年不良行为进行预防和矫治,作为学校必须认真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增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第四期测试题 1.1999年6月28日人大通过,并于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 2.孩子独立面对社会必备的生存素质有哪些?  相似文献   

19.
不良行为是指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的犯罪,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不良行为是消极行为,不构成犯罪,但是不良行为的恶性发展,可能导致犯罪行为。所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与教育。  相似文献   

20.
思茅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的发案率低于全国且有下降之势 ,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抢劫、强奸、奸淫幼女犯罪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隐患。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要在良好社会环境的建设、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方法上的灵活多样以及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