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汾湖石记     
汾湖石者,盖得之于汾湖也。其时水落而岸高,流涸而厓出,有人曰:“湖之湄有石焉,累累然而多。遂命舟致笔,其大小圆缺,袤尺不一,其色则苍然,其状则崟然,皆可爱也。询之居旁之人,亦不知谁之所遗矣。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汾湖     
任褚易 《生活教育》2013,(10):110-111
汾湖位于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也是我永远的家乡。"汾湖"古称"分湖",当时北边属于吴国,南边属于越国。走进汾湖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边美丽的景色。湖的四周桃红柳绿,景色美不胜收,还有花朵繁星点点的宽阔草坪。春天,桃树上桃花已经开了不少,有的才展开两三片粉红色的花瓣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了又嫩又黄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相似文献   

3.
化“石”记     
小伟是我的侄儿,也是哥哥一家人的一块心病。全家人实在拿他没辙,就把包袱甩给了我这个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毛头小伙子。肩负哥哥一家人的重托,我丝毫不敢懈怠。我找到侄儿的班主任张老师,向她了解情况。得到的回答是:这小家伙可是个软硬不吃的。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不好,简直就是一块“顽石”! 张老师拿来值日班长的记录,我一看,简直就是小伟个人的“劣迹薄”! 接着张老师又气愤地向我控诉小伟最近犯的事…… 回家后,我把小伟叫过来询问,可不想他对于种种“劣迹”全都供认不讳,一副大义凛然的神情。看来面对老师的责备、家长的…  相似文献   

4.
(一)石钟山概况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口东面湖口镇的两侧,北面峙于大江之边的叫下钟山,南面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两山相距湖口镇一华里左右。《石钟山志》上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均为低矮的石质小山,海拔约七十米上下,相对高度约五十米至五十五米,下钟山面积约零点二平方公里,上钟山面积约零点三四平方公里。两山外貌都上尖下圆,状如伏钟。由于滨湖临江,两山之间构成了小小的新月形江湾,湾头形成一块小小的冲击平原,湖口镇就座落在这块平原上。上下钟山相较,下钟山山势较为奇峭,又滨临大江,故号称“江湖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革命军在此驻守了近五年(公元1853—1857)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多次。曾大败湘军水师,逼得曾国藩投水自杀,几平丧命。 (二)关于苏轼和石钟山苏轼曾三次来到湖口,第一次是元丰七年六月九日(公元一○八四年七月十四日),其夜乘小舟夜泊下钟山绝壁之下,写了有名的《石  相似文献   

5.
<正>《石钟山记》(以下简称《石》文)是苏轼的一篇名文,历来选者、注者、论者甚众,各有千秋。拙文仅从以下六个方面,“详人之略,略人之详”,浅述己见而已。  相似文献   

6.
河北保定伊祁山文化遗存以尧王庙、昭阳太子庵为主题,至清代初年,忽然有王余佑、李兴祖、僧一心等人的活动,新近发现诗刻多首,保留完好如初。王余佑为明末遗民,是最早起兵抗清的北方学者,新见诗刻多与《五公山人集》所载相互对应。2012年8月3日至7日,学者一行七人对此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7.
《石钟山记》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齐安(今湖北黄冈县)往临汝(今河南临汝县),途经九江鄱阳湖口,访询石钟山,探究它命名为“石钟”的原因而写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不同于一般的写景记游之作,而是通过记游来发议论,强调对任何事物作判断,必须“目见耳闻”,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叙述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的两种说法以及作者对两种说法的怀疑,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叙议性散文《石钟山记》被誉为“千古名篇”。盛名之下,自然少有人会去怀疑其典范性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我却发现这篇外表上看似天衣无缝的文章居然很难侍候,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其叙议结合不紧,全文观点站不住脚。《石钟山记》结尾议论部分的观点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若据此观点推论前文,在考察“石钟山”  相似文献   

9.
河北保定伊祁山文化遗存以尧王庙、昭阳太子庵为主题,至清代初年,忽然有王余佑、李兴祖、僧一心等人的活动,新近发现诗刻多首,保留完好如初。王余佑为明末遗民,是最早起兵抗清的北方学者,新见诗刻多与《五公山人集》所载相互对应。2012年8月3日至7日,学者一行七人对此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
曹瑛 《现代语文》2008,(3):49-49
余近日新教苏轼之《石钟山记》一文,对此文产生许多疑问,姑陈述如下,以就正于同行。  相似文献   

11.
以上为第一段:介绍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并提出质疑。此段可分为提出石钟山、写郦说和写李说三个层次。而写郦说和写李说这二个层次又都含有介绍、表示怀疑和进行辨驳三层意思,在具体写法上又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杨向东 《湖南教育》2008,(10):38-38
苏轼的《石钟山记》作为文质兼美的散文名篇,被选人华师版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阅读部分)》(以下简称教科书)第六单元,这篇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技巧还是语言形式,都具有较高的典范性和代表性,堪称古代游记散文的上乘之作。然而笔者却发现该文有两处注释存在疑点,现不揣浅陋,试与教科书注者商榷。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石钟山记》第二段一开始有这么一句话:“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我们觉得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弄清。第一,齐安(即今湖北省黄冈县),临汝(即今河南省临汝县),两地南北之间相距一千来里,  相似文献   

14.
《石钟山记》是苏轼针对《水经注》郦元关于“石钟山”命名来由的注释及李渤《辨石钟山记》的见解,深入实地观察分析而写的。是一篇充分体现了认真读书,富有求实精神的好文章。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选了这篇文章,这对于教育学生认真读书,重视调查研究;通过实践使现成书本知识得到证明,才能获得较完全的知识,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苏轼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陈毅同志在《冬夜杂咏·吾读》中说,“吾喜长短句,最喜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对苏轼的宽广胸怀及其文学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四人帮”反党集团打着“评法批儒”的幌子,给苏轼贴上了“儒家”的标签,戴上了“典型投机派”的帽子,全盘否定。为了对苏轼这样一个在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作出正确评价,有必要研究一下苏轼的生平。  相似文献   

16.
1 本文有四个句子用了“焉”字,但用法各不相同。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是语气词,兼有指代作用,含有“在那儿”之意。②“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硿硿焉”。“焉”用如形容词词尾,与“然”相当。③“微波入焉”。“焉”兼有介词和指示代词的作用,含有“于是”的意思。④“如乐作焉”。“焉”语助词,表决定语气。2 三种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往往提前。例: “古之人不余欺也。”应译为: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一般是状语在动词前,而古汉语则有状语放在动词后边。例: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传统教法很重视诵读,让学生反反复复读去,久而久之,熟读成诵,自然会有所领悟。但这种教法也有缺点,化时很多,如今语文教学教时有限,若象三味书屋的老先生只让蒙童放开喉咙一味自由地读去,教学计划何时完成? 苏轼读书有“八面受敌”之说,所谓“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那意思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要读  相似文献   

18.
(一)旅游,应是做人、治学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不少有识之士把旅游同做人、治学紧密联系起来。顾炎武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正是这个意思;倍根说的“旅行,在年幼者,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年长者,便是  相似文献   

19.
偶读《四川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苏轼和<石钟山记>》一文,感到文中对某些词语的理解还值得进一步商榷。现简述于下: “是说也,人常疑之。”的“常”字被讲成“经常”。按:“常”字在古汉语里,除了“经常”的意思外,还通“尝”,有“曾经”的意思。这里的“常”也以作“曾经”讲为宜。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山名由来的解说由于太简略,因此曾经有人对他的说法表示过怀疑,这是可能的。但讲成人们常常对他的说法怀疑,就不大合乎实际了。 “舟人大恐”的“舟人”被讲为船上所有的人。我认为应照课本注释,作驾船人讲。只  相似文献   

20.
《石钟山记》为历史名篇,苏轼的那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眼见为实、注重实地考察、严谨求证的精神为后人津津乐道,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在欣赏文章的文辞语句并对苏轼表示赞赏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对文章的内容、背景和作者做一番探究,以此来形成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