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科学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一张马赛克动图编码植入活性细菌的DNA。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生命进化历史过程中细菌和病毒斗争产生的"免疫武器",简单来说就是病毒能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细菌中,利用细菌的细胞工具为自己的基因复制服务。细菌为了将病毒的外来入侵基因清除,进化出Crispr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医学专家开始掌握基因疗法,即改造、替换病人体内有缺陷的基因,来治愈本来无法治愈的疾病。根据目前水平,医疗科技人员同样可以按照需要对运动员的基因进行改造、替换。先把经过处理的不致病病毒做载体,再把准备植入的“运动员基因”放置其中,并注入人体,它们就会自动寻找并到达应该到达的位置,予以置换。这样,运动员将用不着艰苦训练,光凭借基因改造便可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3.
在医学应用领域,合成生物学以人工设计的基因线路改造人体自身细胞,或改造细菌、病毒等人工生命体,再使其间接作用于人体。这些经人工设计的生命体能够感知疾病特异信号或人工信号、特异性靶向异常细胞和病灶区域、表达报告分子或释放治疗药物,从而实现对人体生理状态的监测,以及对肿瘤、代谢疾病、耐药菌感染等典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文章将综述了合成生物学的医学应用领域近期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继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3月1日在《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一种基因“转位子”(即DNA中一段可以移动的基因序列)来替代病毒作为运输所需基因的载体,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之后,美国科学家又传捷报: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科学家在3月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宣称,他们找到了不需要借助病毒或外来基因、更安全地将人类皮肤细胞变成iPS细胞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DNA或 RNA瘤病毒能将其遗传物质转入宿主细胞而引起细胞转化 ,这种能力使有关研究者们想到以它们作为基因治疗的基因载体。虽然确定其安全性难度很大 ,但重组病毒法在实验室里行之有效。转基因效能较高 ,只要解决了其安全性问题 ,将在基因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几种主要病毒载体及其特点。1 逆转录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包括一大类基因组 ,长约 1 0 Kb的单链 RNA的有被病毒 ,病毒生活史中 ,其 RNA逆转录成双链 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内长期表达。病毒基因组有 gag,pol,env三个结构基因和长末端重复序列 ( LTR) ,包装信号 (…  相似文献   

6.
彭文 《百科知识》2005,(3X):30-31
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过去在猕猴体内发现的抗艾滋病基因与相应的人类基因只相差一个碱基对,理论上可以通过改造艾滋病患者的这个基因来对其进行治疗。去年,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猕猴体内一种名为Trim5α的基因,可以控制产生一种蛋白质,抵抗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多种逆转录病毒;人类的Trim5α基因也具有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HIV蛋白质tat可能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损害。现在已发现一种可能有助于解释艾滋病毒如何复制和怎样损害细胞的线索。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含有一叫做为tat的基因。研究人员早就知道,当tat在受到感染的细胞中被激活时,它所编码的蛋白质便会进入到细胞核内并促使病毒大量复制,这也许是由于激活了叫做启动子的病毒基因组片段(启动子本身能刺激HIV的其他基因)所致。  相似文献   

8.
Nature     
正用转基因干细胞再生人表皮Nature封面:源于人表皮干细胞的细胞群(全克隆)。Nature杂志第7680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名7岁男孩的基因改造全克隆细胞被用于重建他受损的皮肤。该男孩患的是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种会破坏皮肤完整性的遗传疾病,导致其皮肤出现慢性大疱和伤口。Michele De Luca及其同事描述了他们治疗该病的方法,通过病毒载体,利用该基因的功能正常版本转导源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09,(2):F0003-F0003
基因修饰主要是指利用生物化学方法修改DNA序列,将目的基因片段导入宿主细胞内,或者将特定基因片段从基因组中删除,从而达到改变宿主细胞基因型或者使得原有基因型得到加强的作用。基因修饰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在医学上,可以利用基因修饰的方法抑制某些病毒类宿主细胞内的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0.
翟中和     
细胞生物学家。江苏溧阳人。1 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生物学系。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在我国较早建立细胞超微结构技术;首次研制成鸭瘟细胞疫苗;对我国20多种重要家畜(禽)的传染病进行了病毒分离、鉴定与分类,进行了病毒形态及其在细胞内的发生规律研究;在阐述染色体端粒、DNA复制、基因转录活性、RNA分子加工和病毒装配与核骨架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的结果;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原始真核细胞存在染色体骨架与核骨架,在植物细胞与原始真核细胞中存在角蛋白中间纤维;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非细胞体系核重建的实验模式,证明核骨架与核纤层在重建核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体外核装配核小体的构建并非必须。他领导科研小组从1 9 96年起进行“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研究,是这一领域国内最权威的专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 (IFN)系统是脊椎动物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御系统 .除了哺乳类 ,有关低等脊椎动物的IFN系统基因知之甚少 .在鱼类 ,近 40年来能证明IFN系统存在的证据主要有两个 :一是检测经病毒诱导后的多种鱼类机体和细胞 ,证明能产生类似哺乳类IFN的抗病毒活性物质 ;二是近年来 ,已经证明在少数几种鱼类中存在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Mx同源的基因 .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 (GCHV)能够诱导鲤科鱼类培养细胞 ,如鲫鱼囊胚细胞 (CAB)产生类IFN活性物质 ,并建立宿主细胞的抗病毒状态 .为了揭示鱼类培养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 ,首先建立了一个研究鱼类抗病毒免疫相关基因的细胞模型系统 ,通过用灭活GCHV诱导CABIFN并进行理化、生物学特性鉴定的基础上 ,成功建立了一个囊括鱼类细胞抗病毒基因在内的差减cDNA文库 .其次 ,筛选文库揭示了一批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同源以及找不到同源性的EST ,表达分析证实它们也是IFN刺激基因 .再次 ,根据哺乳类IFN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 ,从该细胞模型系统中克隆、鉴定了 1 9个IFN系统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 ,包括鲫鱼IFN基因 ,IFN信号传导通路基因STAT1 ,IFN诱导表达调控基因IRF7,IFN行使抗病毒作用的效应基因Mx1、Mx2、PKR、Viperin、IFI5 6,以及一些功能未知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对痘苗病毒进行了基因改良,以此作为治疗的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癌症效果。这一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临床研究杂志》上。这项研究由宾夕法尼亚匹兹堡大学病毒学家斯蒂芬?索恩尼领导。研究人员首先从痘苗病毒中剔除了两个基因,这两个基因对于病毒在正常细胞中的生长是必要的;然后移接了一段基因,使痘苗病毒能制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被病毒感染了的肿瘤。  相似文献   

13.
hCLP46是从MDS-AML的CD34+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新的基因,为了进一步对该基因进行功能、性质研究,本实验利用RT-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了组织特异性表达检测,并将该基因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转染U937细胞,发现过量表达该基因的U937细胞能够抑制TGF-对p15基因的上调。此外,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得到其启动子区存在一个典型的“CpG island”。提示该基因有可能参与甲基化调节途径。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读者互动     
2009年第03期杨欣读者问:若人类科技成熟,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基因从而改变自己?比如改变自己的身高、体型、性格、智商等。 不知道杨欣同学所说的“自己”指什么?是指人类自己还是指已发育成熟的某个人?基因改造在技术上已经实现,对人类基因的改造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的,但要用到人类身上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些有悖伦理道德的实验。  相似文献   

15.
一、生物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1.生物高技术是当代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高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的知识,应用各种现代技术,尤其是针对基因进行操作、改造和转移的技术,获得人类所需要的蛋白用以防治疾病;改造动植物的品种;用基因来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用基因或细胞来治疗人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4)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也是影响生物特性的重要因素。科学家应用基因工程将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代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可以实现对生物遗传性状的改造。部分花基因中缺乏蓝色基因,而蓝色花又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将含有控制合成蓝色色素的B基因的花朵中的B基因通过分离、合成,再逆转录之后接入受体花朵细胞,使该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下来,并遗传给子代,就可以得到美丽的蓝色花朵。本文就来分析蓝色花形成的基因工程进展和有效的育种策略。旨在为蓝色花培育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复制缺陷型含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进行体外包装并检测病毒的表达,探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新途径。方法用体外连接的方法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和逆转录病毒pLXSN的酶切产物连接成重组逆转录病毒。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导入PA317包装细胞系中获取高滴度的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病毒,检测病毒滴度并观察BDNF在鼠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CR、酶切鉴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已导入PA317细胞,并可在鼠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结论制备了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重组逆转录病毒,为进一步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治疗神经损伤性疾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应用基因遗传技术,将一种生物体内的基因,移植到另一种植物体内,进行基因重组,改变植物的特性,使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定向地改造植物的特性,甚至创造出新的物种。如今,世界一些国家的科学家们已研究培育出各种具有奇特功能的转基因植物。  相似文献   

19.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艾滋病毒主要是通过自由流动粒子在人体内进行扩散的。这些粒子将自身附着在一个细胞上,接管其复制机制,然后制作出自己的诸多副本。2004年,科学家发现艾滋病毒在细胞间的转移可以通过病毒突触发生,但他们无法了解为何这一过程在病毒扩散中如此有效。基于上述认识,科学家开发艾滋病疫苗的努力基本都集中在启动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自由流动的病毒蛋白上,但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科技快递     
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研究所培育出了经基因改造后携带了可导致呕吐和腹泻的病毒蛋白的土豆。20名志愿者生吃了这种土豆,结果他们不仅没有受到病毒蛋白的侵害,其中19人还产生了抵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