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师:请大家阅读短文《“始作俑者”辩诬》,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始作俑者”辩诬“始作俑者”一词出于《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译成现代文就是“孔子说:‘最早发明陪葬木偶的人,他没有子孙吧?’”显然,老夫子对以木偶陪葬极其不满,甚至顿足捶胸地诅咒发明这种东西的人断子绝孙。由此“始作俑者”被后世用来指称“带头做坏事的人”。但是,用木偶陪葬真是一件坏事吗?众所周知,在我国奴隶社会,奴隶主死后往往用活人殉葬。从有据可查的考古资料看,商代人殉制度就已盛行,此后历朝历代这种恶习绵延不绝。公元…  相似文献   

2.
始作俑者     
2010年高考山东卷和全国卷Ⅰ都考查了成语“始作俑者”。那么“始作俑者”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2010年高考山东卷和全国卷I都考查了成语“始作俑者”。那么“始作俑者”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误用类型呢?  相似文献   

4.
易中天《品三国·力挽狂澜》:“建议刘备联合孙权的,是鲁肃;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也是鲁肃。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孙刘联盟的第一功人。”易先生的《品三国》深受读者欢迎,可惜这里的“始作俑者”用错了。类似的误用还有不少。《新闻晨报》一篇报道说:“内地大片的始作俑者张艺谋昨日在面对媒体记者时终于承认,大片不应该成中国电影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5.
“附赘悬疣”本是指人身上多余的肉瘤之类,也用以比喻多余无用之事物。“第一”这个序数词本身无所谓褒贬优劣,但却常常被人所逼充当附赘悬疣的角色。请看下面两种语境中的“第一”。 1.“第一个始作俑者” 这个作者不是第一个始作俑者,而是城市上层人中流行的一种漠视和歧  相似文献   

6.
刘祥 《江苏教育》2007,(9):38-39
“一俊遮百丑”类的畸形教育评价机制,实在是难以找寻到一个真正的“始作俑者”的。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被追溯为“寻根文学”的始作俑者,然而他的创作其实溢出了“寻根文学”的框架,1980年代前期他的创作伤痕和文化反思俱在;而1980年代后期他的创作沿着“寻根文学”深入掘进,有着更为深广与持久的内涵,随着时间流逝,将呈现新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8.
“始作俑者”“令人发指”“染指”三词,皆属贬义词,然在媒体中却常常存在误“贬”为“褒”的情况,现略辑误用句例,并辨正词义,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成语“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自汉赵歧为《孟子注》,到新中国建立之初,乃至建国后,一直被人们所苟同,用法也几乎一致。文章依据我国田野考古发掘的大量资料和传世文献的“考异”、分析,指出孔子对“人殉”历史了解的局限和赵歧所作注释的错误,认为“始作俑者”并非是指所谓的带头做某些好事的人,此成语明显不合时宜,也不宜再用。  相似文献   

10.
在读书看报写文章时,“滥觞”、始作俑者”、“始作俑”、“始俑”、“作俑”等词语经常遇到。因为它们都含有“起源、开始”之意,所以,人们常常将它们混同一词,误解、误用现象屡见不鲜。滥觞,语出《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本义谓江河发源之处  相似文献   

11.
《西安日报》1994年10月19日刊登一篇题为《荧屏涌动 MTV潮》的文章,其中有这样几句话:“MTV 的问世,极大地刺激了西方日益萧条的音像制作业。1983年,美国的唱片销售额因此而达到37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始作俑者迈克尔·杰克逊更是名声大噪,成为全美最走红的摇滚歌星。”“始作俑者”一词,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作为“诗界革命”的始作俑者和主要提倡者。源于思想深处深沉浓厚的历史意识,在讨论近代诗学的过程中,融入传统诗学的“诗史”精神,又将之与近代以新民为主旨的启蒙思想紧密联系,为新诗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成语辨正     
翻读《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1年第10期,发现有两处对成语“始作俑者”的误用:1.在老人看来,当人得到幸福的时候,没有必要感谢那带来幸福的“机缘”或命运之神。因为,这机缘或命运之神,既可成为幸福的源头,又何尝不能成为不幸的始作俑者呢?生活的辩证法就是如此。(《生活的真谛》)2.那位始作俑的女士被挤在车中一隅,她的人生一直平凡,但她心中仍保留着前几分钟欣赏“那边大花园”的愉悦,这是她的心理习惯,恐怕也是她在平凡的人生里维系生趣的重要链条。(《那边有个大花园》)始作俑者:本义为开始发起制…  相似文献   

14.
不论是独揽禁军日常训练、调动和将校任免权,还是战时或御驾亲征,或居中遥控,不授大将以重权,都表明宋太祖是“将从中御”的始作俑者。“将从中御”是宋太祖就宋初具体的政治、军事形势所采取的针对性很强的举措,也取得了巩固北宋政权的良好效果。宋太宗在主客观诸条件已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仍然机械地照搬“将从中御”,加剧了宋军在对辽战争中的惨败,遂难逃后人诟病。  相似文献   

15.
一、辨明褒贬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性。例句中,“始作俑者”意思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词。把他用在“甘为变法流血的”谭嗣同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另外,还要注意褒贬两用的成语,如登峰造极、按部就班、标新立异、左右逢源、得陇望蜀等。二、识别两可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像力。例句中,“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它用在此处却非常恰当,因为产生神话的人类儿童时代在对大自然一切奥秘…  相似文献   

16.
论胡适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期以来,有的人一谈到“全盘西化”,往往就联系到胡适,认为胡适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起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全盘西化派”,甚至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实际上这与历史事实不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7.
我这次讲话是谈“有效教学”的事。“有效教学”这个字眼儿最近一年来在全国有蔓延的趋势。现在“教学是不是有效”是最大的一个话题。“有效教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我们这次课改的始作俑者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最早在去年六月份公开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纵观古今中外,论贡献,秦始皇罕有其匹;却因“焚书坑儒”,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唾骂。历史上搞焚书坑儒的统治者大有人在,而秦始皇既不是始作俑者,又不是施暴最甚者,为什么“焚书坑儒”的罪名,总让秦始皇一人背负?  相似文献   

19.
运用成语 ,不仅要了解成语各部分的意义 ,而且要了解其整体意义 ,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 ,更不能望文生义。例如 :1 不绝如缕 :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正例 :“七七”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者向华北大举进攻 ,祖国危急 ,不绝如缕。误例 :在楼间浓绿的白杨树枝叶间 ,这金色的阳光 ,烟云般徐徐游动和沉浮 ,不绝如缕。2 始作俑者 :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正例 :此次教科书事件 ,表明日本国内仍存在一小撮否认侵略历史的极右势力 ,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是这些人 ,但日本政府也难辞其咎。误例 :谭嗣同是甘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 ,相比之下 ,康…  相似文献   

20.
“问题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而“问题”的“始作俑者”自然是教师。我不知道这是“传统”还是教师的“特权”。在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称之为“师问”。而“生问”是相对于“师问”而言。在此,笔者试图从“生问”这个略显陌生的概念中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绘出一幅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