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规则的实施对排球训练和比赛产生了深刻影响 ,但是并没有动摇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技术全面 ,突出特点 ,准确熟练 ,快速善变 ,发展高度 ,不断创新”的我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仍然符合排球运动的自身规律 ,仍应是指导我国排球技、战术训练和比赛的行动指南 ,随着新规则的实行 ,技、战术指导思想的内涵需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应增加“加强体能”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促进了体育日益高科技化、高竞争化、高创新化和高冒险化等特征。在高水平排球训练和比赛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辅助,已成为该运动项目提高竞技水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保证。通过对应用在排球训练和比赛中的信息分析工具的作用进行说明,以期提高人们对排球信息化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我国男子排球强攻扣球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访问和统计分析,阐述了男子排球训练和比赛中强攻扣球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男子排球在强攻扣球技术上的差距和问题,并对提高我国男子排球的强攻技巧和技术训练提出了若干建议性意见,为新组建的国家男排训练的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排球选项课教学质量,以国外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理念为理论依据,将"比赛-战术-技术"教学理念引入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验验证"比赛-战术-技术"教学理念在我国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中运用是可行并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5.
软式排球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已列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为了解中学生软式排球的水平,找出中学生软式排球比赛的一些特点、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为软式排球在中学的开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现场统计、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广东省第一届软式排球赛男女队各16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比赛不平衡、技术水平较低;地区因素对软式排球影响较大;软式排球更适宜女生;比赛名次男子与扣、防关系密切,女子与发球、接发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在1978年5月举行的北京国际排球邀请赛时,为了积累国际比赛技术资料和为各有关比赛队提供比赛小结时的数据以及供其训练、比赛的参考。同时,为评选出发、扣、拦等项技术前六名最佳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初步探讨影响我国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俱乐部发展的因素,研究表明,排球教学俱乐部对场地、器材要求比较高,排球自身的技术较难,技巧性较高等原因制约着排球教学俱乐部的发展,适当降低排球技术要求,放宽比赛、规则尺拷贝度,培养校园文化,开展校际之间的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兴趣,有助于排球教学俱乐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软式排球在我国学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运用文献、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及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有、无排球技术基础的学生对比分析,探讨软式排球在我国学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软式排球较硬式排球技术更易学习掌握,更易在学生中组织比赛,在我国学校开展是可行的。为使软式排球更具有健身和娱乐性,在比赛中可采用接发球,限定下手发球等方法,提高接发球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男排参加第十届世界杯排球比赛技术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第十届世界杯男子排球中国队同美国等队11场比赛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了现代排球运动发展特点及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各项技术目前存在的差距,对中国男排今后的训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主要通过缩小排球运动场地、减少比赛人数,减少排球的气压、减缓排球在空中的飞行速度的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排球技术动作,提升学生对该运动的兴趣,从而促进排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排球运动员"球感"特点、作用及其培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球运动员的球感好坏在排球运动训练与比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排球运动员球感特点、作用及培养途径的研究,为提高教练员对排球球感的认识及加强排球运动员球感训练、加快排球运动员球感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坐式排球特殊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坐式排球是排球的又一分支,它是为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设定的比赛项目.在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国将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为了推动坐式排球的发展、普及,作为甘肃省男子坐式排球队教练,作者通过训练比赛并对其特殊技术进行分析整理,从中总结出它与健全人排球不同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探讨排球教学中运用串连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比赛技术技能的效果,指出串连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排球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高校排球选修课的教学进行实验研究,本着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探析比赛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比赛教学方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排球普修课是体育学院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时少,内容多。为使教学工作重点突出,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就必须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精选教材对教学内容应根据排球比赛需要来进行精选,应将比赛中常用和必不可少的内容列  相似文献   

16.
沙地排球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地排球将于1996年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该项目在我国还处于开始阶段,比赛中仍沿袭6人排球技术动作。把硬地排球技术搬到沙地排球中,对沙地排球的发展极为不利。必须充分了解沙地的特性、规则的特殊要求及该项目的特点,探索出适宜的技术动作,才能跟上世界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学排球教育是我国排球运动发展中积蓄后备力量的主要手段。培养学生排球兴趣是促进排球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大同市左云县中学生排球兴趣的因素进行调查,找出影响左云县中学生学习排球运动兴趣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对排球运动认识不全面、学校对排球运动宣传不足、排球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展排球活动和比赛较少等。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员基本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坐式排球运动员基本状况的调查发现,我国坐式排球运动员年龄在20~25这个年龄段最多.文化程度基本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主要来源于工人、个体和其他职业.伤残原因小儿麻痹和车祸居多.月收入基本是在500~1 000元和1 000~1 500元两个档次.从事坐式排球的途径基本上是通过地方残联推荐和教练员选拔.参加过最高级别的比赛分别是全国性比赛、国际性比赛.参加坐式排球运动的目的主要是个人爱好和为本地争光.运动员家人对他们所从事的坐式排球运动是非常支持的.为发展和提高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应加强省市级的坐式排球竞赛工作.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看第十五届省运会高校部排球决赛 ,对每场比赛的记录表进行统计 ,对各参赛队教练进行面谈调查 ,分析实行新规则后江苏省高校排球运动的现状 ,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999-2000年国内外重大排球比赛的观察统计,探讨了实施新规则对排球战术的影响和变化.结果表明:新规则实施后,一攻作用得到根本改变,防反仍是比赛制胜的重要因素:各项技术得分比例发生变化,二传队员压力增加,发球水平影响很大;自由防守队员作用明显,专门培养尚待加强;比赛节奏加快,对运动员提出全方位要求.我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的内涵应适当调整与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