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不少令人欣喜的变化。语文教学正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学生发展本位转变。然而不少教师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认识仍很模糊,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但“语言学习”与“精神培育”裂开的现状仍很严重,或一味地强调“感悟”,得“意”记“言”;或一味地注意“实践”,只见“语言”不见“精神”,甚至因为过度地追求“丰富的人文性”而丢失文本,空谈精神和思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是追求美的过程。我们要创设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美不胜收的语文世界里遨游,欣赏学习  相似文献   

3.
冯克军 《陕西教育》2005,(12):28-28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语文的美。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如在教学《宋定伯捉鬼》时要学生说说对宋定伯的看法,教参上说:“他大胆,沉着,随机应变,很有智慧,令人喜爱。”我的一个学生却说:“我觉得宋定伯这个人很阴险、狡猾。”一语惊四座,惊讶之余,我问:“你能不能说说理由?”这个学生说道,其实鬼并没有伤害宋定伯,反倒是宋定伯先套出鬼的忌讳,然后把鬼变成羊,最后还去卖钱……如果没有平时的平等,如果没有平时的宽松,这时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会大胆说出来吗?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  相似文献   

4.
和谐者,配合适当、协调之谓也。它体现了生活、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语文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尤其需要适当、协调的配合。加之它所使用的教材有百分之七十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灸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极富美学价值,这就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因此,尤其需要讲究教学艺术的“和谐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文艺术形象的动情入理的完整分析、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序的多样统一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的和谐美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从而让学生乐学愿学,从而增强自己的鉴赏能力,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下面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以达抛砖引玉之效。一.语文教学中的和谐美易于激发兴趣和热情教学中,师生是渐趋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陪着学生成长,陪着学生缘文会友。在这同一的过程里感情是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也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它需要协调的配合;加之它所使用的教材绝大部分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脸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就使语文教学具有一种和谐美。所谓和谐美,就是指配合适当、协调。它体现了生活、自然界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语文教学中的和谐美,不仅可使学生在精神活动上获得审美的愉快,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艺术才能和兴趣。 怎样才能使语文教学配合适当、协调,使教学达到最佳状态呢?我认为: 一是运用感情的力量去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讲解课文之时,为了把一个形象具体地生动地传给学生,自己首先要把文章读透,并能和作品的形象融成一体。应饱含充沛的感情,把知识有层次、有分寸地传给学生,牵动学生的思想,使学生产生微妙的审美心理。“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选进中学语文课本的《荷花淀》)这是一段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教师如能欣赏、领略作品内在的美,再通过富有表情的朗读和恰当、自然的分析。学生必定会产生会心的共鸣,涌起一种向往之情的。 二是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连贯的思索,帮助学生把知识整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如《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  相似文献   

7.
所谓和谐 ,就是配合适当、协调的意思 ,它体现了生活 ,体现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 ,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语文课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尤其需要适当、协调的配合。况且 ,在中学语文教材里 ,将近 70 %的篇幅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 ,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这也就使语文课与审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对课文入情入理、动人心弦的完整分析 ,是开启学生心智的过程 ,也是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的多样统一的教学艺术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过程。于是 …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因此,在语文教学里,教师应创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体会语文的美。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只有在平等、互尊、合作的氛围里,学生才会感到自身的价值,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学习语文就是师生在共同寻求美,探索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去挖掘、展示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就如何构建具有和谐之美的语文课堂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学习语文就是师生在共同寻求美,探索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去挖掘、展示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就如何构建具有和谐之美的语文课堂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李兵 《青海教育》2006,(3):27-27
语是一门美的艺术,其所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的特点是其他课程所难以比拟的。语教学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美的环境,发掘课本身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欣赏语的美。  相似文献   

12.
陈鹏 《考试周刊》2011,(31):35-36
美无处不在。和谐是一种美。语文教师应从日常教学中体现和谐之美,让学生收获和谐之乐,让课堂展现出一份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的向往与追求。同样构建和谐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和谐美,也是语文教师的向往与追求,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和谐美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入手。主导与主体的和谐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能采取“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式,而应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和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问题由学生提…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便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徜徉,欣赏学习语文的美,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一种美,是一种大美,包括“美政”,亦即政权建设的美。社会和谐的美,是指祥和、美满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反映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诸如互相关心、爱护、团结、友谊,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美。和谐的美,不仅是感性的美,而且是理性的美。是一种参与、融入的美:“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①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壮观的图画。“和谐”为美,早在人类史上被表露,当追溯到公元前的580至500年:古希腊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以及他所创立的“毕达哥…  相似文献   

17.
何伟君 《教师》2011,(17):62-62
语文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带领学生进行审美体验,营造课堂的情境之美,平等宽容的和谐之美对于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营造语文综合性活动课的和谐之美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一种关,是一种大美,包括“美政”.亦即政权建设的美一社会和谐的美.是指祥和、美满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反映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诸如互相关心、爱护、团结、友谊.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美。和谐的美,不仪是感性的美,而且是理性的美:是一种参与、融入的美:  相似文献   

19.
陈龙 《教师》2013,(14):37-37
美在和谐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文本、生本、师本和谐的过程,是师与生、人与文、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与统一,语文课堂的灵魂是和谐美。一、文本的和谐,重在三维目标的融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虽各具内涵,但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三维目标的融通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