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书·五行志》是一篇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史志文献,对于我们了解汉人灾异观念,特别是了解西汉《洪范》五行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该志体例繁乱,内容颇涉荒诞,因此素称难读,而中华版《汉书》在该志的标点、分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汉书·五行志》的体例研究为基础,指出中华版《汉书·五行志》标点、分段不妥之处若干种,以及今本《五行志》中疑似存在的讹误、衍文数处,对《五行志》的某些内在体例也作了系统的辨析.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在通常所看到的注释书,一般都是注文和所解原文连在一起的。但在古代,特别在西汉以上,几部传世的儒家经典的传注大都独立行世,不与原文相附。比如《汉书·艺文志》所录群经注解,都是先列某书经若干篇,再分列诸家传注及篇数。如《易》  相似文献   

3.
《汉书·刑法志》在充分吸收秦亡教训和先代国家法治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了德法相济、德主刑辅的治理方针,将德治与法治并重作为西汉治世思想,是后世研究道德与律法关系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孙德谦《汉书艺文志举例》是我国目录学研究史上第一部关于《汉书·艺文志》体例研究的专著,其将《汉书·艺文志》的体例归纳为46例,可谓详尽至极.但细究起来,孙氏所归纳之例并非完美无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孙氏所举之例进行归纳与改造,提炼史志目录的体例,以期对目录学研究及书目编纂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汉书·刑法志》是我国首部对远古到西汉时期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法令内容和实施利弊进行翔实记录和精确叙述的古代法律典籍,反映了西汉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一些基本的法律思想,有助于人们对西汉法律制度的了解和熟知.  相似文献   

6.
郑玄注《尚书·禹贡》每每引用"地理志",此"地理志"与《汉书·地理志》记载并非完全一致,不合之处却可得到西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的印证,当为《东观汉记》之地理志。《东观汉记》地理志编纂于桓帝前期,此后马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郑玄游学关中,在融门下七年,得以采地理志注《禹贡》。文本比勘显示出《东观汉记》地理志处于《汉书·地理志》与《续汉书·郡国志》之间,当为《郡国志》的直接文献来源。  相似文献   

7.
《清史列传·儒林传》四卷,殆就有清国史馆后先纂定之《儒林传》稿集录而成.其稿杂出众手,各传精粗不一,其中不无记事、年月舛错者.然其传记颇多出于《清史稿·儒林传》之外者,记事亦较《清史稿》为详,故学者考论清代学术人物,仍多取资于是书.余前尝录考订札记十数事,为《〈清史列传·儒林传〉考证》;今续录十二事,以补前考所未及.  相似文献   

8.
《汉书》《汉书》首创纪传体断代为史的先例,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历时230年,包举西汉一代和短促的王莽政权。作者班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32年)。父亲班彪是史学家,曾作《后传》数十篇续补《史记》。班固以《后传》为基础,历时20多年,至死于狱中,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完,由班固之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写成了《汉书》。《汉书》以汉武帝中期为界,可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基本录自《史记》,后一部分,就史料的原始性、系统性、完备性来说,在今天存世的西汉史史料中,没有哪一种可与它相比拟,它在西汉史研究中的重要性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9.
一其人其书考信《小尔雅》虽然早在西汉时就已成书(《汉书·艺文志·孝经家》有著录),但长期以来被《尔雅》的巨大影响所掩盖,关注者甚少。从《小尔雅》问世直到清代这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只有两个人给《小尔雅》作过注,一个是东晋的李轨,一个是北宋的宋咸。两人的  相似文献   

10.
班固与斑姓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父亲班彪的遗愿,著述《汉书》.《汉书》记载了西汉自高祖刘邦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200余年间的历史,开创了断代史体例,记事严谨,文辞精练古雅,记录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史学上的地位仅次于《史记》,是研究西汉历史最重要的文献.  相似文献   

11.
《隋书·经籍志》既承续了《汉书·艺文志》的优良传统,又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对《汉书·艺文志》的超越。它确立了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体例上更为统一,具备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是一部后出转精的目录学著作。了解《隋书·经籍志》对《汉书·艺文志》的超越,有助于正确认识《隋书·经籍志》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汉书·艺文志》对《七略》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汉书·艺文志》在书籍著录范围及目录体系上继承了《七略》,但在注文、序文、排序归类等方面有所修正和创新,它第一次确立了我国古代史志目录的体例和规范。  相似文献   

13.
史志目录即是中国古代正史、其他史书及地方志中的目录。为此,在分析《汉书·艺文志》与《七略》所蕴含目录学思想的基础上,指出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开创了史志目录学的先河,在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从《史记》成书到《汉书》问世,两汉历史叙事的视角,经历了由第一、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双重视角向单一的第三人称视角的转变,此后,《汉书》的叙事视角随同其他体例一起成为断代正史的定格,而《史记》及其续补之作的叙事视角,也相应地固定为西汉中后期特有的时代风尚。《西京杂记》文本明显的《史记》型叙事视角和选材取向,不仅与《汉书》以后《后汉书》、《三国志》等断代正史的叙事视角绝不相类,而且与《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博物志》、《搜神记》等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的叙事视角明显不同,所以其原始文本的写作时代,应该就在西汉后期。这一结论与考古发现对《杂记》内容的印证等其它证据相结合,说明葛洪关于《杂记》文本源自刘歆的说法能够成立。  相似文献   

15.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全面记录了西汉一代藏书状况。它以官修目录成书,其分类排列系统严谨细密,注文、序文写作简繁得当。它不但总结了我国上古时期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是后世文人治学的工具,而且也为后世目录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6.
《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志目录,是东汉班固在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编撰的《七略》基础上增删修改而成的。关于《汉志》收录文献情况,该志篇末称:"大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其中涉及到"家"的概念和数量,本文拟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17.
《汉书·艺文志》班固自注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书·艺文志》班固自注浅析那世平(阜新矿业学院图书馆)《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是我国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和目录学家班固根据《七略》而撰写的史志目录,是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班固撰写的《汉志》,为了与《汉书》的其它九志相平衡,采用了把《七略...  相似文献   

18.
曲台小考     
李更旺《西汉官府藏书机构考》一文,(载《图书馆杂志》1984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李文)对西汉官府藏书机构作了系统的论述,读后颇受教益。然难免亦有疏忽之处。现仅就曲台一处,作一小考。曲台为殿名。《三辅黄图》卷二:“未央宫有曲台殿”。而李文云:“天禄、麒麟、曲台三阁,既是藏书之所,又是校书之地。”把殿、阁混为一谈。按:殿,在古代泛指为高大的堂屋。《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  相似文献   

19.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诸子分为十家,这种分类与先秦西汉诸子百家学术的发展和西汉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及刘歆《七略》密切相关,对后世目录学著作的分类和诸子学术和中国学术思想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20.
“乐府”最早出现在秦代。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其属秦少府所管辖,具体职责不详。据《汉书·礼乐志》和《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武帝时期,“乐府”复建,其职能为搜集各地民歌,兼及文人创作,并由中央机关统一整理乐曲,以期达到“观风俗,知厚薄”(《汉书·艺文志》)的目的。这些诗作被后世称为“乐府诗”。(由于时代和观念的变迁,“乐府”一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