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近问世的30余万字的《奕訢慈禧政争记》是继董守义的同等篇幅的《恭亲王奕訢大传》之后,宝成关关于恭亲王奕訢研究的又一部力作,从而在清史学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但又很引人注目的“奕訢热”。奕訢和慈禧自1861年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推翻顾命制度,处死载垣、端华、肃顺,夺得清廷最高统治权力之后,直至1898年戊戌变法之前奕訢病逝,两人之间从联合到矛盾冲突,暗斗明争从未间断,成为清廷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的焦点,直接关系到清王朝的治乱得失与兴衰荣辱。因此,奕訢与慈禧之间的政争,就成为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揭示晚清政局演变的规律与特点所不可或缺的重大课题。作者在撰写本书时,以奕訢的生平为范围,以奕訢、慈禧间的政争为主线,着重考察奕訢集团的兴起,奕沂同慈禧从联合到冲突的始末,揭示这一政争对中国近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恭王府坐落在北京什刹海附近,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府邸曾经是清朝乾隆时期权贵、大贪官和珅、庆郡王永璘及其后人和清朝晚期恭亲王奕訢及其后人的居住地,有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于是便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传闻。  相似文献   

3.
"辛酉政变"是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学界对于参与各方多有评价。恭亲王奕訢积极参与"辛酉政变",虽然首先是为了解决其生存问题,但是他正是以此登上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秉政二十余年,主导了非同凡响的"同光新政"。  相似文献   

4.
一、溥儒及其诗集编印情况溥儒(1896—1963),现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心畲,号西山逸士,别署旧王孙,印名流浪王孙,室名寒玉堂。溥儒为清道光皇帝之曾孙,恭亲王奕訢之孙,宣统皇帝之从兄。光绪廿二年(1896)生于北京什刹海畔的恭王府。宣统三年(1911)人贵胄法政学堂读书,后并入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游学德国,获生物学博  相似文献   

5.
光绪十年三月,恭亲王奕訢以“委蛇保荣,办事不力”而被罢值军机处,同月十四日军机处奉“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之谕,从此奕譞参与清廷军机大事。光绪十一年九月奕譞又奉命总理海军事务。这里发表的是军机处抄存的奕譞于光绪十一、十二两年致军机处的部份信函。表明了他对当时一些重大政务的处理意见。这些信函当时大都经军机大臣递送内廷,说明他的意见对清政府在实际处理政务中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我们认为这些信函的公布,除可以作为研究清廷政事作参考外,对研究奕譞本人也不失为较好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6.
大清国任命美国公使为出国修约的钦差 1858年中国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约定1867年为修约之年。此时的清政府对于10年前英法借口修约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还心有余悸。遂要求江南督抚认真筹划应对之策。总理衙门的办事大臣认为,“近来中国之虚实,外国无不洞悉;外国之情伪,中国则一概茫然。其中隔阂之由,总因彼有使来,我无使往。以致遇有该使倔强任性,不合情理之事,仅能正言折服。而不能向其本国一加诘责,默为转移。”总理衙门于是暗中酝酿遣使出洋。但统领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訢发现:诺大一个大清国,上上下下竟无一人能胜此重任,于是他将目光放在即将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的身上。  相似文献   

7.
甲申易枢是发生于光绪甲申年即1884年4月8日的军机处大改组事件。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五大臣,全部被罢免。新班子出台后,在5月8日发布渝旨,任命吴大激、陈宝琛、张佩纶分別为北洋、南洋和福建海疆会办。吴、陈、张皆为清流党重要成员。此事与当时的政局有何关系?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崔玉敏 《兰台世界》2012,(33):64-65
中法战争期间,慈禧利用战事失利,成功打击了恭亲王奕,史称"甲申易枢"。张之洞无意中成为此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但此人却是一个爱惜"羽毛"甚于爱护民族、国家利益之人,对中国以后的发展大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徐宁 《兰台世界》2013,(16):115-116
<正>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中不少有识之士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恭亲王奕等人的努力下,一场历时四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就此展开,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时期最为重要的建设项目,洋务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于洋务人才的培养。洋务学堂具有典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性质,培养了大批  相似文献   

10.
郑艳 《历史档案》2001,14(4):119-120,104
同治年间有两次重修圆明园之议。第一次修园之议发生在同治八年(1869年、。这年的七月,御史德泰在慈禧宠监安德海的授意下,奏请重修圆明园,并代递内务府官员贵祥所拟的于京外各地按亩按户按村鳞次收捐的筹款章程。此议一出,恭亲王奕沂极乃反对,认为“侈  相似文献   

11.
“辛酉政变”是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学界对于参与各方多有评价。恭亲王奕新积极参与“辛酉政变”,虽然首先是为了解决其生存问题,但是他正是以此登上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秉政二十余年,主导了非同凡响的“同光新政”。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奕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议和的主要人物,是清帝咸丰逃离京城后,受命主持和局的全权大臣,一八六○年《北京条约》的签署者。笔者从事北京史研究工作,有机会接触这一时期的史料,发现自一八六○年九月二十二日咸丰北逃起,到十月二十四日签约  相似文献   

13.
正奏折是清代大臣呈给皇帝的上行文书,数量众多,价值巨大。一般认为奏折要么保存在宫中,要么存于军机处,前者称"朱批奏折",是奏折原件,后者为"录副奏折",是抄录的奏折副本。前者的形成是根源于朱批缴回制度,后者则是由于军机处的奏折录副存案制度。除了宫中和军机处以外,其他机构档案中是否还有奏折(本文特指呈给皇帝的"原折",也称"正折")呢?如果有,反映了怎样的公文处理程序?这些问题,笔者尚未见有专文讨论a,因此根据所见的中国第一历史  相似文献   

14.
申玉军 《大观周刊》2011,(41):118-118
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学习.我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兴趣。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体会。洋务运动发轫于1861年初。当时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场。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15.
奏折是清代专有的一种文书。又称折子、奏贴或折奏。因以折本缮写而得名。其特点是无官印。奏折之称最早是于顺治十三年,最初仅限于皇帝指定的少数亲信官员,后雍正皇帝即位后扩大了使用范围,除了康熙时期有奏事权的地方的将军、督抚、提督和中央的大学士尚书等人外,一些翰林、科道甚至地方上低微之员亦允许上奏折。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人最早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研究和传介的是一批教会人士。早在明末清初时期来华的许多传教士,为了传教的目的,学习了中文,进而认识了中国文化,并为之折服。他们回国后,将中国的许多典籍译成了西方文字,第一次引起了西方知识界的强烈兴趣和普通民众的好奇  相似文献   

17.
稍微了解一点日本侵华史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田中奏折》的。“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所谓“大陆政策”,就是在这份臭名昭著的奏折中提出的。 田中指的是1927年至1929年间任日本首相兼外相的长州派军阀田中义一大将。《田中奏折》就是他于1927年策划制定的侵吞中国、兼并世界的一个秘密计划,这份奏折本来是绝密文件,但于1928年被旅日爱国人士蔡智堪先生设法抄录,并传往国内。消息传出后,日本当局一再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后来的实践证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继而发动太平洋战争,无一不是按照《田中奏折》进行的。当时的日本外相重光葵在其回忆录中也承认有此奏折。  相似文献   

18.
薛福成是近代洋务改革派、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著名外交家。作为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人物,他一生秉持"西学中源"说,有鲜明的思想特色。这一思想源于他对中国文化的充分自信,他认为西方强盛之由在中国有据可查,中国要做的是"考旧知新"。  相似文献   

19.
杨春兰 《传媒》2006,(9):28-30
媒体的"荣"与"耻",是个在很久之前就经常被人提及的问题,但在传媒业界形成学习的热潮,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20.
赵文良 《历史档案》1998,(2):133-134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也是十九世纪中国与西方关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近年来出版了大量有关林则徐的学术论著,也有许多与林则徐研究的相关史料。为了推动对林则徐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拟出版《林则徐全集》,包括奏稿、公续、日记、文抄、诗抄、信和等,其中奏稿部分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负责,提供馆藏的林则徐奏折。参加编辑者在选材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档案,基本摸清了馆藏林则徐奉折档案的有关情况,现就馆藏林则徐奏折档案史料作一简介。林则徐奏折档案史料此前已编辑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