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晋两次关于沙门应否礼敬王者的著名争论,是佛教史上经久的话题.研究者在分析事件结果时往往以辩论者的往来言辞为重点,并似乎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胜者以辩词使对方屈服.但是,如果何充所论是至理,那么就不会有东晋第二次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方万青 《兰台世界》2014,(12):32-33
外戚政治是皇权的延伸,东晋士族门阀的强大势力决定了皇室婚姻的决策权受到高门士族的制约。本文从皇室婚姻、外戚家族政治几个方面来研究东晋的外戚政治,希望有助于对那一特定历史时期政治面貌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3.
外戚政治是皇权的延伸,东晋士族门阀的强大势力决定了皇室婚姻的决策权受到高门士族的制约。本文从皇室婚姻、外戚家族政治几个方面来研究东晋的外戚政治,希望有助于对那一特定历史时期政治面貌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4.
董正磊 《兰台世界》2014,(6):159-160
作为古代著名画家,顾恺之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作品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佳作,现存的《洛神赋图》及《女史箴图》等摹本更是其辉煌艺术成就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作为古代著名画家,顾恺之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作品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佳作,现存的《洛神赋图》及《女史箴图》等摹本更是其辉煌艺术成就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元宇宙带来了叙事学的转向,故事情节的生成依赖于用户的操控,相比经典叙事学,呈现出从“讲故事”到“操控故事”的变化,这带来了故事的先在性与生成故事的区别。传统叙事中故事的本真性让位于元宇宙的故事生成机器。在叙事方式上,叙事的重点从叙事时间转向叙事空间。从叙事效果来看,呈现出从传统的幻觉制造、打破沉浸到元宇宙操控性沉浸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1979,(2)
从沅江阳罗镇东兴街第四组贺友珍老人所举办的“家庭图书室”里参观出来,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图书管理员的形象,时刻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们来参观的每个同志,无不为之感动。试想:宁愿自己挤一挤,腾出住房做书房,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行动。何况,由于街道建设,三次占用她的住房,她又连搬三次,三搬三迁,三移书柜,最后书柜从住房搬进了厨房。厨房小,没有阅览的地方,怎么办?她便开辟露天场,坚持照常开放。更动人的是,她说服老  相似文献   

8.
深度报道是纸媒转型的有效路径之一,深度报道的形式特征也给讲“故事”提供了空间.深度报道要讲好“故事”,首先要考虑选题本身是否适合讲故事,在此基础要讲究叙事,并灌注人文意识以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和张力.  相似文献   

9.
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凭借短视频这艘"快船",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而爆红海内外,深受全球粉丝的热烈追捧,成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李子柒用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具有五大特点:观照社会现实,关注"慢生活"需求;根植传统文化,呈现中国元素;展现家庭美德,引起亲情共鸣;建设乡村文化,唤醒游子情结;展示新女性形象,改变刻板柔弱定位.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提高国际形象、获得更多话语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虽然德国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承认同性婚姻,但政府副总理、柏林市长都是同性恋者,严谨的德国社会令世界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1.
杨士恒 《档案管理》2023,(2):10-11+14
黄河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借助档案资源“讲好黄河故事”,是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体现。新时期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充分发挥档案的权威性,积极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本文围绕如何传播档案文化的主题,在借鉴“讲好黄河故事”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从早晨5点多钟开始的营救,前后4个多小时,其实中间有很多的变数,包括绑匪有没有机会去屠杀人质,如果惨剧发生,那这次胜利大营救有可能成为史上最失败的一次营救  相似文献   

13.
帅法鹏用炭黑的指尖一拨,青黄色的核桃果皮便顺势倒成了四瓣,圆润的核桃籽暴露在江南潮湿的空气里。  相似文献   

14.
塞林格是我喜欢的短篇小说家。塞林格的短篇高妙在于总是只写几个场景,而不怎么交代事情的来由,你要理解故事的进展,只能从人物活动的细节和对话里猜测,但通常你不会知道他要把你带到何种结局。《弗兰妮与祖伊》是塞林格继《麦田的守望者》、《九故事》后出版的第三部作品。我印象里好像有人说过塞林格只写了前面两部作品就隐居了。所以,当看到书店有他的这第三部作品,多少有些惊喜。  相似文献   

15.
王会丽 《大观周刊》2012,(10):185-185
“抓阄”在现生活中很常见,人们要在若干个问题中选择其一时,在没有很好的办法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抓阄”的方法。但在“抓阄”的过程中许多人认为先抓比后抓机率大,都想先抓而不愿后抓。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这样一个问题,学校举行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中,要从班上的50名学生中选择1人。在决定谁去的问题采用了“抓阄”制。50个阄中只有一个写有参加,其余的全是空白阄,50名同学按照排定的顺序从中各抓1个,以决定谁参加。那么,先抓还是后抓(后抓人不知道是先抓人抓的结果),对每个同学来说公平吗?也就是说,每个学生抓到“参加”字样阄的概率相等吗?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6.
“抗争性政治”是目前阐释乡村社会政治行为的主流范式,相比而言,“合作性政治”范式的优势为未来的乡村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协同型传播是“合作性政治”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传播学实践,是基层政府、乡村精英及村民等治理主体站在整体利益的立场上沟通自己的观点,尊重对方的利益诉求,平等对话,推动和谐合作的一种传播行为.传播主体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7.
吴晶 《中国记者》2013,(1):56-57
梳理并归纳新华社对十八大党代会的一系列重要报道,不难看出,"讲故事"的技巧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涉意识形态的重大时政报道中,一系列通过主流媒体呈现的故事正在真实反映改革发展进程,为当代中国赢得更多掌声,也为中国共产党赢得更多认同。  相似文献   

18.
报社经常会收到一些基层通讯员的来稿,将本单位的经验、做法“一二三四”罗列一通,没有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细节,这样“简报式”的稿件报社不会采用。那么如何实现从“工作简报”到“新闻消息”的转化呢?  相似文献   

19.
郝亚琳 《传媒》2012,(3):70-71
面对国际舆论"西强东弱"的形势,面对国际上不时出现的抹黑中国的各种言论,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必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因为国家形象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该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出现了一股“特稿潮流”。在纸质新闻媒介方面,表现为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或称新闻故事化)。很多报纸设有特稿部,有特稿专版或专栏,大量刊登类似新闻特稿的报道(称呼不尽相同,如特稿,大特写,本报专稿等)。一些新锐的经济类报纸也标榜以“讲故事”的特稿形式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