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清代末年,针对云南缺少儒家经史典籍的状况,云南把清代中叶设立于昆明的"云南书局"改称为"云南官书局"。本文拟对云南官书局成立的背景、沿革、所刊书籍及其特点和历史作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地方官书局系统出现于同治中兴的"右文政策"格局中.身为中国近代传统刻书体系中的一抹余晖,官书局沾染的官方意识形态于其编印、发行活动中呈现充分,并据此跨越了清季末期至民国初期两段时间.辛亥鼎革后,它们未必不曾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过认知重组,试图进行过版角色的转变,参与民国出版产业的竞争纠葛.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以湖北官书局为例,从具体细节对晚清官书局整体系统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4.
寻霖 《图书馆》2012,(2):141-143
官书局刻书为清代刻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湖南官书局目前所知湖南、传忠、思贤三所,在清代刻书史上都有较大影响。但除思贤外,其余二局却少有人论述。  相似文献   

5.
清代末年,针对云南缺少儒家经史典籍的状况,云南把清代中叶设立于昆明的云南书局改称为云南官书局。本文拟对云南官书局成立的背景、沿革、所刊书籍及其特点和历史作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官书局刻书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磊 《图书馆》2001,(2):76-77
考察了官员书局刻书的特点,论述了其兴盛的原因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地方官书局     
本刊1987年第6期至1989年第2期连续刊登过汪先生的《近代图书文化史话》,后来因故停止,现在商得汪先生同意,继续下去。近代图书文化史话是个系列,其中必有近年常见的题目。对这些,和作者1987—1989年已发表过的相同:写文章的目的是给读者新东西,所以每个题目或者要有新发掘材料,或者有持之有据的新观点,或者两者具备。由于篇幅有限,所以每个题目中可能一些常见的材料和叙述就一笔略过,或不重复,以便多提供新鲜材料和新观点,读者或能谅解。  相似文献   

8.
清代末期,浙江官刊书以浙江书局刊书最多。浙江书局由浙江抚署建立,是官办的专业出版机构,所以又称之为浙江官书局。官书局的建立,是曾国藩首先提出来的。他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有感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主张振兴儒家文化,重振道统。  相似文献   

9.
张伯行注解、续编的<近思录>读本为世人所重,大兴闽学的正谊书局重刊之;江永<近思录集注>在清代后期颇具影响,金陵、浙江、江苏、湖北、江西、淳文、广雅等官书局刊梓传播,裨益于世道人心;云南书局重刻<五子近思录发明>.同光年间形成了官书局传刻<近思录>整理本的良好局面,促进了此书的推广普及,形成了<近思录>传播的小高潮,也为国势衰微中的清末文化平添了几分亮色.  相似文献   

10.
浙江官书局作为清末五大书局之一,在出版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1909年浙江官书局并入浙江藏书楼成立浙江图书馆,从此浙江图书馆增加了刻书、印书的业务,开启了近代图书馆收藏与出版两大任务并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6,(13):43-46
在近代西学东渐之际,贵州华氏三代人在依靠经营盐业和酒业发家致富之后,以敢为天下的精神,涉足新闻出版业。先后斥巨资创建贵阳文通书局、贵阳永丰抄纸厂,并在抗战时期不畏艰难成立编辑所,聘请全国知名学者担任书局的编委,从而使文通书局成为与商务、开明等并立的七大书局之一。文通书局为贵州及西南一地的近代化乃至中国的出版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浙江书局是晚清官办书局中规模较大、刻书最精的刻书机构之一,刊刻了大量经史子集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典籍。浙江书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编辑校勘队伍,依托浙江藏书家和藏书楼众多的优势,再加上有充裕的刻书经费作保障,其所刻图书以精品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是仅次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两大出版机构.其通俗文学出版尤为突出,主要出版通俗文学期刊和通俗小说单行本.出于盈利目的,两大书局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通俗文学期刊和作品进行积极的商业运作,无论推广策略还是推介媒体,都异常关注读者的阅读效果,成熟而实用.通俗文学是两大书局出版中的同一性所在,但差异性也非常明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俗文学出版系列.这些积极的运作行为,不仅影响到现代通俗文学的文体特征和文本内容,使其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并且促成了近现代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通俗文学的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14.
15.
正19世纪中叶,清政府在各地设立书局,刊刻传统经典著作,试图传播正统的价值观念,重建清廷的统治权威。咸丰九年(1859年),胡林翼在湖北设立书局,刊刻《读史兵略》、《弟子箴言》等书,开晚清地方书局之先河。此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马新贻、左宗棠等地方大员在各地纷纷设立书局,如金陵书局、广雅书局、江西书局、浙江书局、正谊书局等,刊刻因战乱焚毁的经典书籍。这是他们为恢复地方名教、复兴地方文化事业的自觉行为,由此传统文化再次勃兴。然而,书局的运行、书籍的刊刻,均需要大量的费用,书局的经费成为地方官员关注的内  相似文献   

16.
引用多种史料,论述清同治、光绪间金陵、江苏、浙江、湖北、淮南等5所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始末,并就局本《二十四史》的校勘、版刻、学术价值等问题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17.
金陵书局是清末创办最早而且是最负盛名的官书局。在各种相关文献的记载中,后人对它四十余年经营中刻书数量有不同的统计结果,对它与江南书局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解释。本文是在对国家图书馆大量有关藏书翻检后写成的,从金陵书局初期的刻书情况,到总体刻书类别、版本特征、品种、数量等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对江南书局刻书也做了统计,并谈了个人对两书局关系的初步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临近年底,天气“寒冬”,经济也进入“寒冬”,江苏大众书局在六周年来临之际,特别设计了一系列以温暖为元素的活动,旨在把大众书局打造成为一个温馨、欢乐、祥和的文化场所,使进入书店的每位顾客都感受到文化与艺术的美好,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  相似文献   

19.
世界书局是民国著名的大书局,常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并称.陆高谊在1934 ~1945年间担任总经理,同时参与经营和编辑业务,是书局的全面主持者.陆高谊在世界书局的经历,可以划分为初、中、后三个主要阶段.对比书局开创者沈知方,陆高谊继承并开拓了书局的业务,维持了书局的书业地位,大大改善了书局和同业的关系,通过改良出书风格、参与慈善等活动改善了书局的社会形象.陆高谊在选题上“切合实用”,在经营上灵活、和气、善于周全,同时关注并积极参与教育实践.然而世界书局最终被李石曾代表的“官僚资本”掌控,并在建国后落到被清理后解散的结局,陆高谊也负有根源和策略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经济利益而出版伪书的现象古已有之。本文梳理了民国期间出版的最知名的《浮生六记》、《石达开日记》和《当代名人轶事大观》三部伪书,回顾了这几部伪书的炮制机构——世界书局的经营问题,并对今天的伪书问题提出了警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