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档案与社会记忆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档案视为社会记忆控制的"结构性媒介",论述了档案控制社会记忆的正向与反向控制模式、显性与隐性控制方式。档案对社会记忆的控制具有必然性、内在性、合理性和正当性,对于提高国家和民族认同、抵制否认历史的反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记忆作为人们对共同记忆的认知和重构,在人类文明传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在构建社会记忆的实践工作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本文主要围绕档案与社会记忆两者展开研究,首先从两者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相结合产生的档案记忆理论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对档案与社会记忆之间呈现的关系以及建构功能进行阐述,探究档案对于构建社会记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引导意义,进而提出社会记忆的构建需要理论与实践统筹共同发展。通过从社会记忆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探讨档案的功能与价值,可以促进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熟的理论中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价值,并有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文化内涵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记忆的需要催生了记录行为,记录的控制选择了档案方式,档案方式保存了历史标本,文化的历史时空系于档案传承.如果从文化论,记忆是—种文化心理,记录是—种"写文化",档案则是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建构的"管理文化".鉴于档案记忆功能上的完善和文化使命上的自觉,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堪称一项改善社会记忆功能的"社会健恼工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阐述了档案在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不同社会记忆功能,并对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资源的完整记忆功能进行分析,提出了未来社会构建智慧档案资源,实现智慧记忆功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档案记忆观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记忆观是20世纪末兴起的档案学新视点,其核心内涵是:基于对档案基本属性——社会记忆属性的本质性认识,把档案与社会、国家、民族、家庭的历史记忆联结起来,强调档案是一种社会(或历史、集体)记忆;档案馆是"记忆的保存场所"或"记忆宫殿",并从个人乃至民族的根源感、认同感、身份感的高度去看待档案及其保护的重要性。挡案记忆观使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透视档案和档案管理现象,获得了对档案的社会功能、档案保护的历史意义等一些新的认识,但其潜在的学术价值远未  相似文献   

6.
正重大事件档案对医院发展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更是谱写社会记忆不可或缺的一笔,对医院的发展进步有着参考借鉴作用。通过对重大事件档案的管理,不但可以留存重大事件历史,而且可以延续个人和集体记忆,成为构建社会记忆的重要途径。因此,做好医院重大事件档案的管理意义十分重大。一、医院重大事件档案的界定医院重大事件档案是指医院在重大活动或重大突发事件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标志性实物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其中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积累了无数的社会记忆,这些记忆中有很大一部分以档案为载体不断被激发及延续。档案编纂工作按一定主题整合分散的档案,在此过程中将留存于这些档案中的社会记忆串连起来,用以唤醒、传承社会记忆,实现记忆意义的生成与深化,这既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过程。社会记忆再生产理论拓展了档案编纂工作的性质与功能,基于此对编纂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进而推动档案编纂工作的调整与优化,推动其社会功能放大。  相似文献   

8.
"社会记忆"即社会共有的记忆,是人类社会历史和传统的继承和连续。作为历史承载物的档案,与社会记忆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集中表现为"社会记忆工程"档案文献资源。它包含档案文献遗产与社会记忆、城市档案与城市记忆、家庭档案与平民记忆、乡村档案与乡村记忆等方面。本文从主体、客体、协作三方面剖析了"社会记忆工程"档案文献资源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论述档案的社会记忆性质以及现今社会记忆的缺失,指出档案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作用,并指出如何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在档案构建社会记忆过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论述档案的社会记忆性质以及现今社会记忆的缺失,指出档案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作用,并指出如何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在档案构建社会记忆过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庞博 《档案学研究》2019,33(5):78-82
在后现代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下,以人为本的“全球历史观”与“社会史观”兴起,促使了“档案记忆观”的诞生。作为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的重要再现形式之一,影像档案的编研也必然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社会价值取向和利益关系等因素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记忆建构行为。本文选取了中国电影资料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利用馆藏历史影像档案资料拍摄制作的首部以真实影像全景式记录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历史的优秀文献纪录片《燃烧的影像》,试图探讨文献纪录片这一影像档案编研产品的社会记忆属性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李月涛 《湖北档案》2007,(11):23-25
档案文献遗产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珍贵的历史记录。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见证,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集体记忆”。其作为一种社会变迁、人类进步以及文化传承的历史记忆和知识载体,承载着无数的人类智慧.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档案文献遗产开发就是一种传承传统文化.再现历史的社会记忆文化活动。本文将从档案文献遗产开发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来分析其开发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徐辛酉新作《档案社会控制功能研究》于2020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6章,凡20.1万字。该书从科学管理的视角研究档案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了其中的适用情境、作用方式、异化现象及演进轨迹。作者认为当档案仍处于文件有效期时,主要发挥对现实中的人或事的控制效用;而当文件退出有效期进入档案馆保存时,主要发挥社会记忆、社会认识或社会情感上的控制效用;档案社会控制功能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持社会诚信关系,助力社会善治,其本质体现为档案作为一种工具,是在权力作用下,实现对特定社会时空的控制。该书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色彩,对档案的功能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进行了细致而充实地全新诠释。  相似文献   

14.
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形态,档案的保存和延传不仅具有社会记忆的传承功能,同时也潜含着社会记忆的传承机制.对此探讨和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功能转向机制,深化档案记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档案制度是具有明确功能指向的规则系统,而本文侧重展示基于社会控制功能的档案制度,具体将从社会控制与档案制度的关系入手,沿着档案制度起源中的社会控制动机,档案制度变迁中的社会控制意图以及档案制度安排中的社会控制功能实现的三个层次进行全景式的剖析,目的是建立对档案制度社会控制功能指向的认识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全面认识档案制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韩良 《档案与建设》2018,(4):18-20,17
论文首先从当前数字化转向带来新的“真实性”问题出发,探讨口述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的逻辑起点与归宿;其次就口述档案对于社会记忆构建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记忆构建对口述档案研究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究;最后提出口述档案在社会记忆构建过程中作为多学科参与、融合的桥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口述档案不仅对现存的社会记忆具有重要影响,而且还是构建大众历史记忆的基石,是防止社会失忆的有力工具.在档案工作中应重视口述档案的收集和保管,不断丰富馆藏档案资源.  相似文献   

18.
正档案是历史的标本,文化是档案的实质,加强档案事业就是加强社会记忆机能,因而,档案文化建设堪称一项改善社会记忆功能的"社会健脑工程"。以档案的方式,可以让历史得到更直观、更生动、更令人信服的呈现。档案则是一种文化载体和"管理文化"。一、加强档案文化管理的重要性1.档案文化是在档案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是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的再丰富、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档案学核心期刊中244篇档案社会记忆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及双聚类分析,可以直观、科学地反映我国档案社会记忆研究的发展状况。我国档案社会记忆研究目前已趋于成熟发展阶段,研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后保管时代档案社会记忆价值构建、档案记忆和权力与身份认同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边缘弱势群体的档案记忆、数字档案记忆资源的整合和开发等方面。建议在档案社会记忆范式构建期继续深化理论研究深度,将档案社会记忆的学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发挥理论研究的现实指导和发展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20.
档案作为控制社会记忆的一种手段或工具,对国家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有着重大的利用价值.本文阐明了档案对社会记忆的具体控制关系,从遗忘、引导、强化三个角度论述了档案对社会记忆的控制机制,并深入探讨了其控制机制各要素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