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识组织相关技术的出现,为企业文档内容的深度聚合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对比三种企业文档聚合模式,本文得出目前利用知识组织技术进行文档深度聚合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企业文档深度聚合模式,从高效化知识抽取,到概念化本体构建,再到关联化知识聚合及最终实现的智能化知识服务,对企业文档资源的内容聚合展开探究,进而为企业文档深度聚合及知识管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电子资源相关文档是指图书馆在订购和使用电子资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件。随着电子资源占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比例越来越大,其相关文档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果不对这些类型众多、内容庞杂的文档加以科学的管理,将造成工作中的很多麻烦。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电子资源相关文档是指图书馆在订购和使用电子资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件.随着电子资源占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比例越来越大,其相关文档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果不对这些类型众多、内容庞杂的文档加以科学的管理,将造成丁作中的很多麻烦.  相似文献   

4.
汤宁  肖茹 《大观周刊》2012,(2):56-56
随着时代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文档一体化管理与多种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显得迫在眉睫。作者主要从定义、内容、依据及应对思路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文档一体化管理与多种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吴丹 《北京档案》2012,(7):9-13
统计国内有关公共管理视阈下文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的内容重点,并对其主要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我国从公共管理视角来研究文档管理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涉及企业管理、计算机相关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各个阶段中,都要形成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各种图表、文字说明、数据文件、报告等,这些文档与应用程序、数据一起构成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门.计算机人员习惯称这些文件为"文档".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信息安全管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除信息安全管理的原则外,文中还对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分别作出包括目标和方针的简要解释,并给出了与之相关的管理文档名称和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成为政府管理的新模式。知识管理下政府文档管理人员的角色发生变化,承担着知识管理主客体双重身份。创建知识型政府、架构起政府文档工作立体空间网、转变知识构成,是政府文档管理人员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电子文档管理的重要性 1、电子文件管理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并逐步成为各项社会实践真实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正在成为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公文的归档与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日,柯尼卡美能达隆重推出了自行开发的文档管理软件PageScope Workware。该软件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档案或影像文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网页内容,以及扫描所得影像统一转换成标准格式的PDF文档,进行文档一体化管理。PageScope Workware管理软件可综合处理多种形式的文档,为用户提供方便实用的文档一体化管理方案,大大提高办公效率。  相似文献   

11.
Studies of the digital divide have focused on lack of access to hardware, software, connectivity, and computer skills. Newer studies point to the existence of 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lack of culturally relevant content. Driven by this issue, this study provides a preliminary map of the “nature” of Web-based content about U.S. Latinas, a community tha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underrepresented in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nature of the content was explored and analyzed by examining attributes such as type of site, language of site, topic(s), producer(s) of site, technical features, and targeted audience. The study also theorizes the lack of relevant content and discusses the possibl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sparities in access to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Using content analysis, the study provides a framework with which to categorize and analyze Web content. The results suggest content areas that need development and potential information barriers to consider in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is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for the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data. Using empirical research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ologic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uitability of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field of LIS and illustrates how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inform LIS information practices research of marginalized populations through emerg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Specificall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uitability of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through its application in an ongoing study exploring how individuals who engage in nonsuicidal self-injury circumnavigate algorithmic exclusion in the emerging ICT TikTok.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can advance LIS research and practice by refuting deficit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creation practices in context. Methodological shortcomings relate to the reduction of data and the inability to determin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s. The author recommends that researchers supplement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with additional qualitative approaches to address these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13.
14.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the Economic Census is one of the Census Bureau's most important tasks. It involves balancing the needs of the data user with the burden imposed on the respondents; deciding which of the competing needs for data are most important and appropriate for the Economic Census; and working with groups that represent both data users and data suppliers to develop questions that will result in data that are both accurate and relevant.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Web内容挖掘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黎琳  赵英 《图书馆学研究》2006,(2):19-21,24
Web信息是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重要来源,文章详细阐述了对Web内容中的文本信息的挖掘,包括:文本自动摘要、文本分类和文本聚类。在挖掘过程中基于用户需求和用户特征,针对文本分类,重点分析了分类过程和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针对文本聚类,介绍两种基本聚类原理以及与文本分类的不同之处,重点论述其在数字图书馆中如何应用。最后提出内容挖掘与用户挖掘的结合更有助于服务用户。  相似文献   

19.
20.
论数字时代的内容出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数字技术在传统出版流程中广泛应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界线已经消失,用技术属性定义的数字出版概念难以准确表述用数字技术处理信息的新型出版业态.本文深入探讨数字出版与数字内容出版的区别,分析数字时代内容出版的本质和数字内容产品的主要形态,诠释数字内容出版的全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