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舜帝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中华道德文化第一人,其重视德育,所宣扬的道德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其道德观的内涵是人伦道德,核心是家庭道德,这些高尚美德在其身上也有着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刘朴兵 《兰台世界》2014,(4):132-133
中国人普遍以猪肉祭祀神灵或祖先。不同历史时期,猪肉作为祭品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先秦时期,猪肉祭祀礼俗开始形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猪肉作为祭品的地位得到加强。唐宋时期,猪肉祭祀习俗得到进一步传承。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普遍以猪肉祭祀神灵或祖先。不同历史时期,猪肉作为祭品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先秦时期,猪肉祭祀礼俗开始形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猪肉作为祭品的地位得到加强。唐宋时期,猪肉祭祀习俗得到进一步传承。  相似文献   

4.
早在先秦时代,祭祀礼仪活动就表现了中国古人重礼的传统。先秦祭祀礼仪纷繁复杂,各种祭祀目的和方式不一而足。鱼类是最重要的祭品之一。血祭是先秦时代比较残忍的祭祀方式。颇为讲究的祭辞则开创了古代文体分类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的仪式行为给予人们文化力量,使之能够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郎君祭是泉州南音中的传统祭祀,其独特的仪式构造传播海内外,赓衍至今,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化活动。德布雷的媒介学理论突出媒介的“中介行为”性质,作为中介行为的仪式是一个承载媒介生成、事件生产、行为传播、文化传承、关系维系、观念建构的调解过程。从媒介学视野出发,郎君祭的技术运载工具和机构运载工具造就了独特的郎君祭时空的程序化实践,在这种传播和传承语境下,郎君祭勾连关系、生成认同,建构了独有的媒介功能。  相似文献   

6.
孟繁勇 《兰台世界》2016,(24):101-103
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之后,对萨满教祭祀礼仪进行了规范,使之由原来的无序、松散、随意、临时性逐步走向庙堂化、等级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地位,反映了皇太极称帝后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7.
张放 《国际新闻界》2023,(3):109-129
“网络祭祀”遇冷凸显出“网上是给谁上坟”这一核心问题背后中国传统民间家庭祭祀观念的深远影响。无论是思想还是实践层面,传统社会都主要将祭祀行为视为一种以沟通为基本目的的过程,其中的家庭祭祀行为则是在世者与逝去的祖先或其他亲人进行的沟通。通过对典型传统祭式的宏观梳理与分析发现,其沟通想象建构的关键在于逝者的表征与在场,即孔子所言之“祭如在”,具体方式主要体现为“尸”“主”、墓所、“影”等逝者象征物的使用;而某一具体象征物能够表征特定逝者的唯一性资格来源于与之相匹配的、嵌于丧礼之中的“点主”“引魂”等通过仪式。从人际传播理论的视角对传统民间家庭祭祀进行考察,可以将准社会互动与想象性互动勾连起来,揭示出一类更具普遍意义的传播现象——拟想互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我国祭祀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先秦时代,祭祀礼器承担祭祀者的信仰,本研究基于《钦定大清会典图》和《皇朝礼器图式》构建清代祭祀礼器知识图谱,可以加快清代档案文献的数字化开发进程,解决清代祭祀相关档案文献分散、利用困难的局面.[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相关方法,通过知识建模构建清代祭祀礼器本体模型,利用...  相似文献   

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