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度开发,将活态文化变成有载体记载的文献,用新思维、新概念、新技术,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形成地方特色文化服务的品牌,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充分发挥了图书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工业文化遗产在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及研究价值,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孤点”式的保护难以彰显工业遗产的整体价值,难以串联城市的整体记忆和文脉,无法反映城市完整的文化内涵。基于文化更新、文化再生、文化传承等文化行走概念逐渐受到重视,图书馆通过挖掘工业遗产历史、科技、社会等多维价值,优化用户体验,推广工业遗产品牌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名片等方面的探讨,对于传承先进文化、保护和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和特色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再塑主体价值要素、价值评价、价值维度视角重构工业文化遗产价值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陈风琴 《档案》2014,(11):53-55
档案馆除具有"五位一体"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功能。因此,档案部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拓展档案服务功能、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时代需求,也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4.
固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是包头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和谐等文化价值。保护它们有益于传承固阳县历史,促进包头市科学研究、文化建设,在当今和谐社会构建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楚桥  张燕 《今传媒》2016,(2):146-1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各种文化形式发展的基础,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得以珍视、保护、传承.复州皮影戏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复州皮影戏的保护和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在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复州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彝族歌舞非遗档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彝族歌舞非遗档案的创新性开发有利于档案价值的传播和提升。在揭示彝族非遗歌舞档案开发的必要性后,分析开发可行性因素,提出开发方式和实现途径,有利于彝族特色文化更好地传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思路,为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助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梳理加拿大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开发与保护的相关实践与工作保障,探析加拿大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政策扶持和文化价值,选取7所加拿大公共图书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出加拿大公共图书馆在面向土著文化、地方区域历史文化、艺术类文化遗产以及融合数字遗产资源库等方面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和特色实践案例。这些实践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有以下启示:倡导多元化主体合作,建构数字保护联盟联合创作;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兼顾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开发;运用地方馆藏资源推动本土文化数字开发;创设基金协会,以申请制资助计划模式支持文化遗产数字保护。  相似文献   

8.
任佳佳  郝会肖  刀妹 《今传媒》2022,30(2):104-107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情和活态性特征,民族志诗学的视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以傣族叙事诗《召树屯》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外译介,以及基于双语语料库和数字展馆开发等数字档案式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激活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创新价值,向世界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9.
李斌 《声屏世界》2014,(12):15-18
<正>特色文化的创新开发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拓展生态建设空间的重要内容。传媒作为新技术、新思维、新发明的载体,能拓展特色文化的生长空间,适应更广泛层次的受众的需要,让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落到实处。利用传媒推动特色文化创新开发,能助推中国化进程。利用传媒开展特色文化创新开发的当代实践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拓展生态建设空间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10.
文化祖先型神话在历史和当今传承传播过程中,遵循文献、口头、图像、文物和民俗传承等多样化路径,呈现出流传时间长、地域广、叙事变体多等特性。这类神话在当今传播过程中既有发展机遇,也出现了片面加工改造、娱乐化开发等问题。其作为文化遗产,在当今保护和利用的关键是把握文化价值本质,注重生活化、大众化文化实践,并拓展当今信息背景下的传承新渠道。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结合自身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工作,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领域.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立足桐乡历史文化,构建高校图书馆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开展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2.
屈强 《兰台内外》2024,(11):25-27
为了探讨数智时代数字化文化档案资源开发的时代价值与建设路径,研究分析了数字化文化档案资源特征、时代价值及开发路径。研究以数智时代背景为基础,分析了数字化文化档案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数字化进程在文化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数字化策略不仅可以提升文化档案资源传播效率,还可以增强公众文化参与度,推动社会文化建设。通过构建多元化参与主体,提高文化档案资源开发质量、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文化档案资源开发智慧化、创新文化档案资源表现形式,发挥文化档案资源价值功能等策略,可以实现数字化文化档案资源高质量开发,充分发挥文化档案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新成 《北京档案》2022,(12):35-37
武术档案作为武术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该文分析了武术档案的组成和历史文化传承的优势,认为其历史文化价值具体表现在武术档案是武术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具有多维的文化传承价值和可考证中外武术文化源流三方面,且可从加强资源收集整合、技术驱动开发宣传、建设展馆出发,实现武术档案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付潇 《黑龙江档案》2013,(4):102-102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档案既是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的产物,又是最宝贵最直接的记忆资源,它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文化展现和继承的媒介与载体;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又是文化发展与传承的产物,其本身即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对于文化的记录、传承、研究和保护,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从档案工作的角度来说,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保管与利用工作,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最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武陵山片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的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保护性旅游开发在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这种独特民俗文化的历史文化源流、仪式、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和保护现状,并对其原生态的保护传承及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中如何寻求利益平衡点而和谐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双赢,提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探索新的保护方式、加强文化传播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等建议,以期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非遗保护新模式。希望以此为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作为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作为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中心,图书馆应当注重此类文献的开发与整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分类及价值谈起,通过对国家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藏现状及入藏意义的分析,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特色馆藏建设的几点建议:体系化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立专藏数据库、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藏书目录。图2。表4。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民族文化复兴、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经路径。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拥有强大的优势,同时也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文章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图书馆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探究了加强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8.
海上丝路中的非遗——广彩的文化特质和当代传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 《文化遗产》2015,(3):145-150
2008年,广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广彩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文化特质体现在,它不仅是彩瓷制作技艺的传承,更是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历史见证,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广府民俗生活的活态记忆。时势的变迁造成当前广彩业发展的困境,文化传承面临诸多问题,保护什么、如何发展是广彩当代传承中所面临的困惑。加强对广彩的文化研究和社会传播,促进生产性保护,创新传承方式等,是实现广彩文化传承和行业发展良性循环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仍存在制度不完善、功利性凸显、同质化加剧、文化空间保护不足等问题。党的二十大开启了21世纪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新征程,提出了国家发展的各项战略任务和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这关系到建设文化强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完善,它赋予了文化遗产新的时代任务,为文化遗产制度体系建设、非遗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指明了方向,构成了新时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人民世世代代遗留下来的活态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常见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有:传统民风民俗、文化著作、民间艺术,民间知识、文化空间等.陕北民歌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今社会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承陕北民歌,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传承,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陕北民歌艺术论》一书对陕北民歌进行全面剖析,深刻认识和了解陕北民歌的特点,进而为其传承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