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莹  刘艳灵 《图书馆》2021,(2):15-21,28
为解决当前公共文化云服务模式中面临的群众主体性地位彰显不足、“群众点单”服务执行力度不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乏力、线上线下服务脱节等困境,提高公共文化云服务模式效能,本研究依托协同治理理论对其运行逻辑和治理要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据提出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的、完善协同治理规则,以平等协商为前提、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加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投入、增强资源整合力度,增强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度、实现“群众点单”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以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从行业领域、空间地理、线上线下、政策和实践等维度探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文章综述会议主要内容,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文旅数字化等热点话题,梳理新理念、新观点和新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总结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关键词检索与引文追溯方法,系统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内容详读与分析,分别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主题归纳。[结论/发现]将国外研究主题归纳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公共文化场馆的旅游潜力与局限、旅游服务、旅游模式、公共文化场馆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测评五个方面;将国内研究主题归纳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的关系、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场馆功能拓展、资源建设、服务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五个方面;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未来我国发展建议。[创新/价值]对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融合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国外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责无旁贷,同时也是对国际图书馆发展趋势的积极顺应。[方法/过程] 总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通过设立院史馆促进公共知识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有机融合的实践经验,探索提出融合策略与服务模式。[结果/结论] 图书馆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重点在于:①兼顾"内融合"与"外融合"策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参与职能;②完善关联集成研究,实现资源、服务、推广等全方位融合;③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图书馆教育职能,构建终身教育基地;④融入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塑造基于大数据的文化服务新模式;⑤完善移动端服务,提升基于场景的智慧文化服务;⑥促进多元交流合作,推动文化服务资源共享;⑦完善融合模式及共享机制的研究,实现基于资源合理分权分域的共建共享、合理使用以及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责无旁贷,同时也是对国际图书馆发展趋势的积极顺应。[方法/过程]总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通过设立院史馆促进公共知识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有机融合的实践经验,探索提出融合策略与服务模式。[结果/结论]图书馆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重点在于:(1)兼顾"内融合"与"外融合"策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参与职能;(2)完善关联集成研究,实现资源、服务、推广等全方位融合;(3)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图书馆教育职能,构建终身教育基地;(4)融入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塑造基于大数据的文化服务新模式;(5)完善移动端服务,提升基于场景的智慧文化服务;(6)促进多元交流合作,推动文化服务资源共享;(7)完善融合模式及共享机制的研究,实现基于资源合理分权分域的共建共享、合理使用以及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是社会结构变迁下满足民众多元化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全过程,数字赋能将从民众角色转轨、合作边界拓展、文化空间创建、消费刺激再生产维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论文以C县为例,从主体协同、平台驱动、空间重构、文旅融合四方面介绍了该县依托数字赋能优势,结合线上线下服务方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7.
陈颖仪 《图书馆》2023,(6):21-26
融合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针对当前国内公共文化机构面临的实践困境,从政策、资金、体制机制、决策评估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的推进路径,以期促进公共文化机构从管理者意志下的短期随机合作转变为契约制衡下的长期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是“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因重供给、轻需求而造成的“供需失衡”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形式,搜集相关数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淄川文化云”为例从平台化、需求侧和供给侧、供求契合三个维度分析了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提出了新时期实现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技术接受”是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过程中要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文旅融合背景下,优化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结构与内容,是进一步推动“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网络调查法,对国外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方向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相关实践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机制、提升理念、打造品牌及评价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守正创新,构成公共文化服务全社会共建共享新格局,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锰  陈雅 《图书馆》2018,(12):67-73
"治理"为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提供新思路。文章梳理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及文化治理主题的文献,总结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文章认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治理"融合,在适应外部情境的变化、实现多主体协调、促进社会驱动与公众驱动共同发展、理顺服务的多元驱动模式与激励机制的逻辑关系、应用新的实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拓展和深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理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基础.从公共文化产品、公民文化权益与政策管理视角梳理公共文化服务概念的演变情况,进而在视角融合协同中定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回顾当前国家层面关于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标准化发展政策部署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面临新的实践需求。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视角出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的融合首要的是把握好公共文化机构的职能定位。当前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公共文化场所与旅游景点“二合一”,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向旅游服务领域延伸,三是旅游服务进入公共文化场馆。针对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旅游文化服务给原有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带来干扰,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出现资源难以为继的现象等问题,标准化工作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总体来看,现有文旅融合标准数量较少、标准内容仍不均衡、兼顾一致性与差异性的标准结构尚未形成,一些新兴的服务领域、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需要通过标准化手段进行规范。因此,可通过四条路径构建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在已有体系基础上调整完善,以服务为根本考量,修订与制订相结合,兼顾共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工具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轨迹和发展态势,从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现、关键词时间线聚类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生成知识图谱,得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团队分散,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家书屋、文旅融合、乡贤文化、文化振兴、乡村治理、创新发展等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文化扶贫、精准扶贫、乡村治理、服务路径、价值实现五个方面,提出了后续应加大文化振兴主体、数字技术驱动、阅读普及、图书馆联盟、社会化合作、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18年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一是“嵌入”,二是“结合”,三是“拓展”,四是“支撑”。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在哪里,其次是性质、功能、发展规律不完全相同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如何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实践中出现的做法,有不少把握方向正确,选择结合点准确;也有一些存在争议。有些从旅游公共服务的角度看必不可少的内容,与公共文化服务无关。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应建立的基本理念、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主客共享”。有些属于“生活服务”范畴的特色化、个性化旅游服务,本质上不属于旅游公共服务,因而不是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的问题,是与市场化文化服务融合的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同时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的旅游权利,当前的一个突破口是推动一批自然资源型、历史遗承型旅游景区免收首道门票。  相似文献   

15.
许瑞霞 《图书馆》2023,(2):107-113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试验田,厦门市作为第一批验收通过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后续建设中不断探索,发挥自身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中坚作用,依托集美新馆探索出“高位嫁接”“空间融合”“服务创新”“技术升级”“深挖资源”的“厦门模式”。文章通过总结“厦门模式”的创建举措、服务成效、创新经验,思考该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其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载体。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作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主要有文化铸魂型、文旅融合型、文农互助型3种模式。文章还针对环境业态、参与主体、产品服务、实现方式等关键要素分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耿达  饶蕊 《图书馆》2021,(2):1-7
随着文旅融合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与发展模式也需要进一步拓展与创新。文章以云南丽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空间重构提升城市文化消费结构与质量为案例,指出在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把民众“需要的”和“想要的”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构建具有地方感与体验性的文化场景,以促进文化消费来连接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旅游产业。文章认为具体重构路径在于打造文化综合体、深挖地方性知识、强化整体性治理,另外还要为未来大文化体系预留可操作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确立了中国特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遵循,形成了“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提升服务效能的重点任务,部署了以社会化增强公共文化发展动力的新任务与新方式,明确了推动与科技融合发展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完善了经费、人才和法律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对于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十三五”时期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9.
城市书房是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搭建起全民阅读、文化共享的平台,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文章以绍兴市城市书房为例,从树立城市文化品牌、采用多元建设模式、开展多样阅读活动、打造精品主题书房和做好文旅融合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绍兴市城市书房运行模式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新形势下城市书房的优化与创新提出了发展愿景,以期为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繁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章分析了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点和建设原则,提出了新时期新征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协调发展、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融合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