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雍正以后,清政府为了打通西南的交通要道,缓解中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而产生的矛盾以及掠夺"苗疆"宝贵的自然资源,大规模对黔东南"苗疆"进行开发,从而促进了黔东南"苗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2.
陆跃升 《兰台世界》2013,(10):58-59
雍正以后,清政府为了打通西南的交通要道,缓解中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而产生的矛盾以及掠夺“苗疆”宝贵的自然资源,大规模对黔东南“苗疆”进行开发,从而促进了黔东南“苗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3.
陆跃升 《兰台世界》2017,(10):105-108
"姑舅表婚"是流行于黔东南"苗疆"的一种落后的婚姻陋习。清代以来,随着中原儒家文化的深入、汉族人口的大规模入迁、国家婚姻法的逐步推行以及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的空前繁荣等等",姑舅表婚"这种原始落后婚姻习俗遭到了毁灭性的冲击,黔东南苗疆民族在与汉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在接受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姑舅表婚"危害性,并逐步接受汉民族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4.
自雍正以后,清王朝为打通云南的通路,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首先,设置新疆六厅,推行"军屯"、"商屯"制度,使中原大批汉族人口在这里定居。再次,清水江航道疏浚开通及黔东南物产丰富等,也使中原及湖广商人纷纷来此经商。此外,朝廷还制定了相关政策以鼓励汉族人口的入迁。因此,自清代雍正以后,黔东南"苗疆"的汉族人口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自雍正以后,清王朝为打通云南的通路,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首先,设置新疆六厅,推行"军屯"、"商屯"制度,使中原大批汉族人口在这里定居。再次,清水江航道疏浚开通及黔东南物产丰富等,也使中原及湖广商人纷纷来此经商。此外,朝廷还制定了相关政策以鼓励汉族人口的入迁。因此,自清代雍正以后,黔东南"苗疆"的汉族人口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范连生 《兰台世界》2013,(18):21-22
建国初期黔东南地区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开展剿匪运动,彻底根除了黔东南人民长期以来深恶痛绝的匪患,使黔东南各级人民政权获得了巩固,社会秩序日益稳定,为以后的土地改革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清朝苗疆地区政治博弈的力量消长,统治者在苗疆地区构建了一个多元统一的法律规制体系,并呈现出因时而变、因事制宜、因俗而治的特征,对现代社会民族事务的法律规制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清朝苗疆地区政治博弈的力量消长,统治者在苗疆地区构建了一个多元统一的法律规制体系,并呈现出因时而变、因事制宜、因俗而治的特征,对现代社会民族事务的法律规制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范连生 《兰台世界》2012,(25):23-24
黔东南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建国初期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清匪反霸是当时开展的"五大任务"之一,由于当时农村基层政权没有建立,新解放的黔东南农村地区还不具备立即开展土地改革的条件。党和人民政府根据黔东南地区的实际,在汉族地区实行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少数民族地区则在团结的原则下实行清匪和减租,执行只反匪首不反霸的政策。本文以黔东南民族地区为个案,探讨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是如何在民族地区开展清匪反霸以扫除土地改革的政治障碍的。  相似文献   

10.
1860年之后,清政府陆续开办了一些学习"西文"与"西艺"的学校,物理学也被正式地引进到中国的学校教育之中,中国近代物理教育开始萌芽。随着清政府对西方知识采取宽松政策,近代物理学书刊开始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11.
正按语:清代官方档案文献中,称台湾原住民为"番民"。"番民"有"熟番"、"生番"之分,其在平原地带居住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的,称"熟番";分散居住在高山的,称"生番"。番民的生活区域称为"番地"。康熙朝收复台湾后,如何对待和管理原住民问题,成为清政府治台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劝垦番地到移民入台,从开山抚番到开禁招垦,清政府对台湾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治理,逐步开发"番地",客观上推动了台湾原住民生产和生  相似文献   

12.
所谓政策,系"指国家、政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实现某种政治目标或完成某项政治任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与活动指南"②."其表达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或指示,以及行为计划与策略等等."②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的基督教政策包括有关基督教的政策法令、中外双方的相关条约等.政策本身只是一纸空文,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发挥效应.因此,这一时期清政府对基督教的政策也应包括它对教案处理的指示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在平定北疆的准噶尔及南疆的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后,为了体现主权的确立和维护新疆社会的安定,开始对新疆实施"军府治理"和"建省治理"。同时,为了解决征税、发饷和进一步发展新疆地方的商品经济,清政府开  相似文献   

14.
清末,西藏陷入英国军事、经济与政治入侵,地方上层长期内斗,西藏社会经济持续衰退,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下降,十三世达赖与中央关系日趋僵化,清政府决定顺应全国新政大潮,指使驻藏大臣在西藏推行新政,以巩固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纷纷寻找出路,文化地产成为传统媒体投资经营的重要领域。"文化地产是文化产业与房地产业两个产业和行业的有效结合,是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实现途径,开发建设以文化产业行业相关内容或主题内容、并形成可持续经营的文化产业产品或服务,以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经营。"1转战文化产业是多种因素推动的产物1.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清末,西藏陷入英国军事、经济与政治入侵,地方上层长期内斗,西藏社会经济持续衰退,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下降,十三世达赖与中央关系日趋僵化,清政府决定顺应全国新政大潮,指使驻藏大臣在西藏推行新政,以巩固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7.
姜东昕 《兰台世界》2013,(Z3):148-149
<正>为了巩固和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王朝统治者采取了"尊崇黄教""、因其教而不易其俗"的民族宗教政策,以达到"绥服远藩"、团结各民族、巩固边疆的政治目的。从公元1713年到1780年的67年间,康熙和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围绕着山庄,呈众星捧月之势,陆续修建了溥仁寺、溥  相似文献   

18.
开发较晚的台湾能在不长时间里形成文治社会,儒学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清政府从统一台湾开始,就以程朱理学的儒学思想为教化先锋,在道德修养和社会风气方面改造台湾。  相似文献   

19.
开发较晚的台湾能在不长时间里形成文治社会,儒学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清政府从统一台湾开始,就以程朱理学的儒学思想为教化先锋,在道德修养和社会风气方面改造台湾。  相似文献   

20.
清代官方档案文献中,称台湾原住民为"番民"。"番民"有"熟番"、"生番"之分。其在平原地带居住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的,称"熟番";分散居住在高山的,称"生番"。番民的生活区域称为"番地"。康熙朝收复台湾后,如何对待和管理原住民问题,成为清政府治台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劝垦番地到移民入台,从开山抚番到开禁招垦,清政府对台湾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治理,逐步开发"番地",客观上推动了台湾原住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化解族群冲突和促进民族融和起到了积极作用。本专题档案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上谕档等档案,可供台湾史研究等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