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美育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写道:“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中学语文教材大部分都选用了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所蕴含的美各有千秋。各种体裁的文章都蕴藏着或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美、自然美、艺术美、理性美或其它美。这些内在美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出来,并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这对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是人生灵魂天长地久的伴侣。精神美育语文教学中精神美育蕴含在古今中外和各种体裁的文章里。精神美育对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智能的发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中小学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学各科教学都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并通过审美教育来陶冶他们的思想品德与情操。 外语教学也不能例外。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把语言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感受到美的魅力,加强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鉴别,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使语言学习与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审美教育,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原国家总理朱镕基曾说过:“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美育应当渗透在各科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课,更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语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为美育提供了形象的理论的教材,我们应充分发掘和利用课文中的美育资源,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是美的世界,语文教育是美的事业。通过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从而美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美育放在重要位置,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中的美,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不轻易放过一字一语,从整体去把握,透过语言  相似文献   

5.
从教材的题材内容、教材的体裁、教材的表现形式、教材的印刷装帧,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潜力,渗透语文教育中美育,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去体验美、理解美、拓展美,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都能成为审美的人,继而变为理性的人。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美育。它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 ;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教育。现时代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提高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审美感受、审美鉴赏、审美创造水平 ,使之在美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下面试就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谈点浅见。首先 ,在知识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正确的审美教育应该把语文知识教育放在首位 ,并潜心从语文知识教育中发掘审美因素 ,使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同步进行 ,使二者合而为一、相融相生。途径之一是…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初期阶段,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美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将美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将美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利于培养学生美的情怀,感受美的基础,提高审美能力。笔者在本文简略分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与美育的定义,随后提出几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要用"美"来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语文美育教学倡导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课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情感的体验和熏陶,要把审美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审美情趣,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渗透,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审美意念,从而获得美的熏陶。在众多教学手段中,朗读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不容小觑,本文将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及语文美育研究,就朗读教学在语文美育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黄元招 《课外阅读》2011,(11):357-357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道出了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分支,理当担负起语文中审美教育的重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着重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通过多角度的评价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动力,更好地进行再次创作,形成让学生在感受美中创作,在创作中感受美的良性循环。如何把美育因素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呢?我的体会是: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美,在写作练习中表达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爱美的志趣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谭国兰 《考试周刊》2013,(39):32-33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校教育现状来看,美育的相当一部分工作落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教师美和挖掘素材美,进行美育实践,发挥美育作用,诱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使他们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要探索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有必要先了解语文美育的特征,明确教育的本质和语文课的意义。结合语文美育的特征以及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审美感悟与思辨能力,塑造健康人格。一、挖掘教材,渗透濡染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美的因素进行美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启发、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体裁中去发现美,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的  相似文献   

12.
高子亮 《课外阅读》2010,(12):96-96
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是很好的美育载体,语文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端正对美的观念,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丰富多彩的美学内容,把审美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以审美教育为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由爱美而动情,由动情而晓理,由晓理而实践,进一步发展学生智力的各种品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由爱美而动情,由动情而晓理,由晓理而实践,进一步发展学生智力的各种品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认识以及能力是通过学习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和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过程中逐步培养的。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语文教学应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审美能力,做到“润物细无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  相似文献   

16.
美育是审美教育、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朱镕基总理在谈到教育时说:“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美育应当渗透在各科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课,更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语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它为美育提供形象的、理论的教材。我们应该通过语文教学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美育具有形象性、直观性、情感性、寓教于乐等突出优点。它从情感入手,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给人以心灵的本质的定性”,塑造高尚的…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主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因其本身饱含美感的特点,使她成为审美教育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民族语言的丰富生动决定了语文跟其他学科学习的不同,她主要通过阅读来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达到陶情、明义、长智的目的,为此语文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中的美育的教育,叩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听其言入其境、体其味、动其情,受到熏陶感染。如果把丰富的生动的课文讲得干巴巴的,既无“美”又无“趣”,既使学生记住了几个“知识点”,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又有多少作用呢?语文课应把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学会鉴赏熔于一炉,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手,把美的种子撒向他们幼小的心田,要有意识地把美育教育渗透于教育中,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我在语文素养中的美育教育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蕴含着美,处处体现着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而美育会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巩固既得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美育的途径。一、在美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环境对人存在反作用,环境影响人。美学家也特别强调和讲究环境育人,环境的美育功能在人…  相似文献   

19.
把美育渗透到语教学中去,充分控制挖掘教材中储藏着的美的因素,把语教学过程与审美过程融为一体,对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失为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众多的美育因素,小学语文教材中具备丰富的审美素养,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着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品味词句、细读文本、启发想象,引导学生感受形象美、体味语言美、体会情感美、追求创造美。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自身鉴赏美、理解美的能力,把审美教育切实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