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呈现大和平、小战争交叉并存的局面.从全球范围看,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过渡,全球趋于和平.从地区角度看,由于冷战时期长期被压抑的民族、领士矛盾及宗教纠纷,随着冷战结束而爆发出来,地区战争接连不断,有时十分激烈.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抬头.因此,冷战后维护国家主权仍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冷战最早是由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提出的,随后被引入美国外交政策中.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态势不断发生转变,从而对国际局势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态势转变,对了解冷战时期的整个世界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后冷战时期的世界历史与世界的主要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0年代初冷战刚刚结束的形势下,西方学术界出现了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议的“历史终结”理论。如今,90年代即将结束,但是后冷战时期世界历史是否终结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因此,本文拟对后冷战时期的世界历史走向谈些新的看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后冷战时期世界的主要矛盾展开讨论,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4.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和它们之间的冷战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必然。美苏冷战来自19世纪期间开始、并且愈益加速的国际权势分布的极化趋势,并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争的美苏关系史。意识形态对立与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冷战史需要阐释的基本问题在于:冷战的起源、冷战的地缘政治特征和强烈意识形态性质、美苏军备竞赛、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冷战的全球化、冷战紧张程度的起伏变化、冷战终结和苏联瓦解的基本原因以及冷战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90年代初冷战刚刚结束的形势下,西方学术界出现了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议的“历史终结”理论。如今,90年代即将结束,但是后冷战时期世界历史是否终结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因此,本文拟对后冷战时期的世界历史走向谈些新的看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后冷战时期世界的主要矛盾展开讨论,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历史终结”论是由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福山于1989年发表了《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又于1992年出版《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福山认为,冷战的结束标志人类历史的终结。因为由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将在冷战后…  相似文献   

6.
教学思路"冷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甚至有历史学家还将两极格局结束后的时代称为"后冷战时代"。"冷战"教学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其第23个专题"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规定的内容要求是“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冷战时期美日同盟问题研究是亚洲冷战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美对日政策的演变.而且还揭示了战后美国的亚洲战略及亚洲冷战的起源和演变。更为甚者,在冷战结束后,作为冷战产物的美日同盟并没有随着冷战结束而解体.而是继续存在并走向强化.这一现象又使得冷战时期美日同盟问题成为国际学术界反思和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法国和德国历来是欧洲重要大国,历史上在欧洲在世界都有过重大影响.冷战时期,法德的各界政府均把外交置于它们优先考虑的中心地位,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头二十年来英文世界冷战史研究有三个相关联的特点: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冷战与第三世界成为研究热点;冷战时期欧洲的历史重新受到关注,不少学者在研究欧洲冷战历史进程时,将欧洲放在中心位置进行考察,而不是把欧洲作为超级大国对抗中的一个客体来对待;有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史研究仍有不少优秀成果发表,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有关冷战和平终结的研究成果。尽管英文世界学者们对于冷战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还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冷战研究将是一个永恒的学术领域,与一战、二战一样作为一个有完整时间段的历史事件为人们所记住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冷战是二战后近半个世纪世界格局的基本态势,它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冷战的结束,我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冷战的起源问题是冷战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大致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1认为冷战是美国...  相似文献   

11.
1945年9月2日,日本的投降标志着长达6年的二战结束了。但是,也许当时沉浸在打败法西斯胜利喜悦中的人们并未认识到二战带来的另一后果:旧的国际政治格局在战争中也被打破了,美苏的崛起和欧洲的衰落成为其突出的表现。在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中,美苏的冷战对抗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力量。而作为冷战起点和重点的欧洲,在百废待兴战后重建中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国家关系等等方面,则受到了冷战的强烈影响,以至于伴随冷战的兴起出现了激烈的分化组合,形成了两个欧洲的对立。这一格局又几乎存在和影响战后世界近半个世纪之久。因此,对这段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随着其在战争中经济实力的迅速膨胀而奉行霸权主义政策.随着杜鲁门主义和遏制战略的出台,冷战开始.与此同时,美国还利用朝鲜战争爆发的有利时机力图实现其远东战略.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它对冷战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战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同时,它还为苏联在同美国的冷战对抗中增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20日至2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冷战史项目和美国威尔逊中心国际冷战史研究项目三方共同主办的"冷战转型:1960-1980年代的中国与变化中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4.
冷战时期,中国的外交一直具有强烈的反霸权色彩。中国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反对美苏两个核大国进行核垄断,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持抵制、批评的态度;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裁军与军控已成为中国与其他大国互动的重要平台。中国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高度重视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以及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最终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相似文献   

15.
邓兴普 《历史学习》2001,(11):10-11
冷战结束后,美国极力谋求建立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格局,实现独霸世界的目标。东亚是美国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美国认为,冷战时期它在亚洲的军事卷入帮助东亚维护了多年的相对稳定。冷战后,美、苏、中、日四国均势虽因苏联的解体而发生了变化,但美、中、俄、日仍然是东亚中的主要角色,新的形势下他们之间仍然维持一定的均势。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世界科技奖励的几点评述 20世纪世界科技奖励可以说处于重大转折时期,上半叶由于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科技奖励设立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主要以英、法、德、瑞典为代表,这些国家是近代科技革命的发祥地,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建制的建立,逐渐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从提名推荐、评审到颁奖过程形成了很好的基础.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而科学技术也主要从军事领域转向民用方面,给科技奖励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很多战时无法运行的科技奖励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 ,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趋势日趋加强 ,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冷战时期相比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 ,当前我国国际关系研究以及国际关系学科发展中却存在一种重要的缺失———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和分析手段相对单一。本文旨在强调国际关系研究中同时具备政治学学科背景和经济学学科背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经济竞争成了当代国际关系的重点。由于国家之间利害关系的内容,以及力量消长的变化,国际关系体系中的矛盾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美、日、欧资本主义三大经济中心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的斗争,已取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争夺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它们之间矛盾的发展,将对今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世界各种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与冷战对抗时期超级大国之间矛盾相比,由于时代  相似文献   

19.
冷战的结束是本世纪末发生的最大历史事件,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冷战后新的国际关系将直接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新变化,认为新的国际关系中,五极结构是主要框架,经济竞争是主要方式,和平与发展是主流.同时,着重说明中国在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及中国的一贯外交立场.中国是世界的安全力量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生前对党曾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如今,在后冷战时期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青年一代中的精英分子的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直接关系着党的前途。社会主义的前途,也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但令人担忧的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信仰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