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走西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长时期、大规模的移民现象。根据"推拉理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地矛盾的加剧,而清朝的移民政策则对"走西口"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大量来自山西、陕西与河北的人口涌入内蒙古地区,而包头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则十分具有代表性。这次移民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促进了当地商业的繁荣,蒙汉文化进一步交融,加深了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与内陆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以前,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主要是土地占有不均,那么当今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就主要是人地矛盾。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之一,它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影响深刻。 一、中国农村的人地矛盾 衡量人地比例的主要指标是人均耕地,农村人口人均耕地和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地矛盾相当尖锐。  相似文献   

3.
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人口数量和土地数量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农村人口与土地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人地矛盾日渐突出。这一矛盾导致土地进一步分散,不利于土地产生规模效益,影响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重了土地对农民的桎梏,影响到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人地矛盾是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必须解决的根本性矛盾,人地矛盾的解决直接关系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着农村的稳定,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在保证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前提下,对不同的人群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4.
一、土地利用问题的提出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地矛盾的加剧,令"城市土地如何有效利用"成为许多学者热切关注的问题.因而,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城市土地规划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山西省人增地减的矛盾日趋突出。研究山西省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有助于促进山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别从人均耕地阈值、绝对承载力与相对承载容量三个不同角度来探讨分析了山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和田绿洲位于祖国西部边陲.经济相对落后,土地面积大,可利用耕地面积小.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7%。建国以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地矛盾不断加强.可利用耕地面积极小的问题日趋突出。本文以和田绿洲为主题,根据1949年至2007年地方统计资料.对和田绿洲耕地利用数量变化、速度变化、空阋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耕地变化与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5月23日晴 在看过电视剧走西口之后,对山西商人的艰苦创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让我感到山西这片土地富有着神奇的色彩,经常幻想着有一天能近距离感受他们的艰辛与成就,今天终于有机会随着山西日报报业集团《青少年日记》杂志社来到了山西的北大门右玉县西口,即杀虎口。  相似文献   

8.
《野草在歌唱》描述了南非南罗德西亚农场穷苦白人的生活境遇,蕴含着深刻的土地伦理观。小说展现了该农场上的人地关系与土地伦理选择,揭示了南非殖民地在物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人地矛盾与冲突以及实现人地共存的生态良知与启示。体现了莱辛对人与土地关系的伦理思考,对构建土地共同体的期待以及对生态良知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古代移民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区人口同生活、生产资料在数量上不平衡的加剧。移民是调节一定区域内人地矛盾的基本杠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业结构的大调整 ,客观上需要占有大量耕地 .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缺乏 ,致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新的土地法律、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使保护耕地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必须予以解决 ,方可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现在台湾地区的客家人绝大部分迁移自清代前中期的粤东地区。在台湾,原籍清代嘉应州地区(即今梅州)的客家人被称为"四县客",而原籍清代陆丰地区的客家人则被称为"海陆客"。"四县客"在台人数较多,势力较大,在全台各地均有分布,受到的关注较多;而"海陆客"人数较少,主要分布于台湾北部的新竹地区,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也偏少。基于笔者在海陆丰地区较长时间田野调查所得民间文献,并结合其他正史文献材料,试图展现清代陆丰客家人迁台的基本情形,以及迁台海陆客家人对台湾的开发与建设做出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清初流民潮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即地主阶级兼并土地、灾荒饥馑与兵燹。顺治朝禁止内地民人开垦蒙地是为了让流民尽快回到自己的土地上 ,垦复荒地 ,使“差赋有出”,这与清廷在内地推行的“劝垦”政策并不矛盾。清廷封禁蒙地的前提和着眼点是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宁辑边疆”,从这一点出发 ,使得其对内地流民的政策呈现出禁止——有限制地开放——再禁止的特征 ,其中不乏民族隔离的意图 ,但更表明了其对蒙古各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典型的小农制国家,几千年来都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和经营。但进入清代中叶以后,我国人地比率已下降至“维生型小农经济”的临界点。标志着传统小农制的破产和瓦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半个多世纪,由于长期实行以自然村落为单元“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平分土地”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其所隐含的“集体成员权平等”和“产权虚置”的农地平分机制,导致明清以后出现的“地权分散化”和“耕地细碎化”的发展趋势更加凸显。当今中国农业正处于大规模非农就业、人口自然增长减慢和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之中。各级政府应当抓住这样的历史性契机,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和扶持,并通过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来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隐性失业问题和农业的低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07年,芜湖万顷湖发生千余湖民暴动,以国家上层官僚和地方官绅为主体的两大集团进行博弈,最后该事件以摘取县令顶戴、田租减半的方式得到相对妥善处理。透过这起民变事件可以看出,在清末国家统治中,国家与地方之间潜存着权力与利益的结构性裂变,而清末"新政"则加剧了这种裂变危机。  相似文献   

15.
台湾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清政府的移民政策、民族政策、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对台湾的土地开发均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传统的土地开发中,解决劳动力问题是其首要前提。清政府对台湾劳动力的配置,大致以同光时期的“开山抚番”运动为界线,在两个地区、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清前、中期以大陆移民填充台湾西部平原,一是清后期将台湾西部海岸的多余人口分配到以台东地区为代表的广大米开发地带。然而清政府在各种固素的干扰下,对这项_T-作时而表现出积极主动,时而表现出消极保守;而且由于当时清政府对台湾土地政策与人口政策的调节并不平衡,导致乾隆以后台湾人口与土地的矛盾问题逐渐尖锐化。根据清代台湾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配置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康(熙)雍(正)时期、乾隆至同治时期、同(治)光(绪)时期。本文分别论述了这三个时期台湾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辨析清代徽州单篇土地卖契地权类型的方法——地权概念名实分析法的基础上,揭示清代徽州土地卖契地权概念表述的两种形式:显性形式与隐性形式。通过全面阐述清代徽州六个县土地卖契所转移的大买权、小买权与大小买权,根据徽州"全业"视角,概括学界已有共识,从而对三种地权作出科学界定,指出大小买权是全业的土地产业权,大买权与小买权都是非全业的土地产业权。  相似文献   

17.
清帝国开辟苗疆之后,极力提倡用儒家文化教育苗民,兴办苗疆义学、增设苗额、鼓励汉苗通婚、允许苗民当兵等措施,采取全方位的文化再造,大治“化苗”,将苗民从“生苗”-“熟苗”-“民人”。  相似文献   

18.
1759年,清统一新疆后,面对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凋零的状况,采取了鼓励移民、奖励垦荒、安置灾民等一系列安民兴疆举措,对恢复生产和巩固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进入清代中叶以后人地比率逐渐下降至“率计一岁一人之食,约得四亩”的维生型小农经济临界点,标志着传统小农制的破产和趋于衰亡。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半个世纪,由于长期实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一直隐含着“集体成员权平等”和“土地产权虚置”的制度性缺陷,结果使明清以后出现的“地权分散化”和“耕地细碎化”趋势更加凸现。最终导致几亿农民在高强度劳动投入和过密型种植模式下出现了土地报酬递减和边际收益下降的现象。因此,我国下一步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已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20.
清代汉族移民进入内蒙古地区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建立到灭亡(1644—1911)的二百多年是内地汉人流入蒙地的重要时期。内地人地矛盾、自然灾害和战乱、清朝的政策导向、蒙旗私招私垦现象的存在等都是汉族移民进入内蒙古地区的原因。其中内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战乱等迫使内地汉人走上背井离乡的移民路。清朝政府所采取的鼓励农耕发展农业的政策和全面放垦蒙地政策的实施以及蒙旗私招私垦现象的存在,也促使大量内地汉人流入内蒙古地区并加快其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