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力 《涪陵师专学报》2007,(3):F0002-F0002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现仍保存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家摆手舞、土家山歌、花灯和土家龙灯等等,酉阳阳戏便是其中的代表。酉阳阳戏历史悠久,在清代已经盛行。  相似文献   

2.
阳戏主要流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上演的剧目主要有祭祀仪式戏、世俗戏和仪式世俗混合戏三种基本类型。仪式性阳戏演出旨在实现驱鬼逐疫、祈福庆丰、酬神还愿的祭祀功能;仪式世俗混合性阳戏是在仪式程序的框架内演出世俗内容;世俗性阳戏包括历史演义、家庭生活、婚姻爱情、社会生活、民间传说等题材,表演旨趣侧重展示戏剧的艺术审美。阳戏的三种形态反映了传统戏剧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3.
阿力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3):F0002-F0002,F0003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现仍保存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家摆手舞、土家山歌、花灯和土家龙灯等等,酉阳阳戏便是其中的代表。酉阳阳戏历史悠久,在清代已经盛行。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风俗志》载:"凡咒舞求  相似文献   

4.
"娱乐性"是阳戏表演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具体体现在阳戏喜庆娱人的表象、丰富的娱乐性内容、取乐逗笑方式多样三个方面。演出阳戏既为唱颂愉悦神灵,又为娱乐观众,有着娱神、娱人的双重功能。民众既能实现对民间神灵的祭祀,又能满足他们艺术审美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5.
阳戏是一种流行于西南诸省的地方戏剧种.贵州息烽阳戏经历了酬神、娱人至了愿的演化过程.在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下,息烽形成了内容多样的阳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电雷 《教育文化论坛》2014,(4):F0002-F0002
傩堂戏、阳戏是傩戏的两种具体形态,它们分别处在祭祀仪式向传统戏剧发展演进链条上的不同阶段。傩堂戏至今仍依托于禳灾祈福的仪式程式来唱诵神祗身世经历的内容,演出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祭祀仪式。阳戏则与仪式渐行渐远,演出形态与现世的民间小戏更接近。  相似文献   

7.
福泉阳戏是由傩戏分化而来的一种民间戏剧,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福泉阳戏具有明显的历史性、地域性、象征性和民族性,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临猗地台戏又称“故事戏”,是分布在山西临猗县吉家营村的一种传统的戏曲演出形式,其表演古朴,唱腔独特.临猗地台戏与古代军队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献资料中多有记载临猗县在明代实行军屯制度的史料,临猗县境内现存有许多以屯、营、堡命名的村庄,而且吉家营村所演出的剧目多是表现古代军队的战争戏.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几十年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工余与阳戏艺人座谈、研讨了辰河阳戏源流问题。现将历年调查所得整理成此文,敬请方家指正。为本文提供材料的主要阳戏艺人是:辰河阳戏四十二代师祖舒万柱(溆浦县油洋乡址坊人),四十三代师祖郑占先(溆浦县大湾乡黄谭人)以及溆浦桥江镇阳戏艺人黄贻官和向宗义。  相似文献   

10.
侗戏(Xik gaeml)是一种典型的“歌化的戏”,侗戏的演出成了“戏台行歌”。这一特征切合了爱歌善歌的侗人在节日与日常的审美需求,从而使高雅的舞台戏剧通俗化、大众化,这是它得以发展繁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家界阳戏作为一种地方小戏,在张家界土家族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时全球化加剧,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阳戏的生存样态正在发生剧烈变革,其传承形成官方与民间双重维护的局面。本文以官方阳戏剧团及纯民间阳戏剧团作为个案,来探讨阳戏当下的存承现状。  相似文献   

12.
侗戏是侗族传统的戏曲剧种,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侗戏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节日演出,与其多彩的民俗风情相统一。随着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侗戏的演出类型由单一型向民俗型、晚会型、展演型、旅游产品型、录像型等多种类型发展,体现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侗戏是侗族传统的戏曲剧种,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侗戏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节日演出,与其多彩的民俗风情相统一。随着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侗戏的演出类型由单一型向民俗型、晚会型、展演型、旅游产品型、录像型等多种类型发展,体现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射箭乡的"射箭提阳戏",在国内外众多傩戏品种中独竖一帜,备受国内外专家的关注.本文试图从"神坛布置""通神降神一仪式程序"等方面,梳理出射箭提阳戏仪式中所蕴舍的中国古代礼仪特别是周礼中的吉礼的遗痕,从射箭提阳戏这个个案中显现出后世民俗现象与中国古代礼仪的继承、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5.
传统戏曲的演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昆曲"汤公戏"《牡丹亭》的演出遭遇了诸多困境,几乎呈现一种没落状态.主要原因一是与新时代脱节,二是与新技术脱节,三是与新受众脱节.基于此,传统戏曲演出必须加以创新.丽水学院创演的"汤公戏"《牡丹亭》,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从理论上、技术上、形式上作出了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不断传承创新,传统戏曲的明天更美好.  相似文献   

16.
罗涛 《华章》2011,(22)
此文对上河阳戏唱腔中正调声腔的构成及特点予以论述与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探索阳戏这一戏曲剧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南地区阳戏源于江南地区,其流播方向主体是从江南地区到湖广到四川、重庆再到贵州、云南。具体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北路阳戏入川、南路阳戏入湘黔、川地阳戏播黔滇。黔东南阳戏则是由江西传至湖广(湘西地区)的阳戏沿沅江上游水道传入,再向周边辐射。阳戏的流布过程中,与当地文化艺术、民风民俗积极融合相互吸收。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文化样式。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阳戏是滋生于张家界的一种古老的剧种,被誉为“三湘一绝、五溪奇葩”、“土家族文化中的艺术荟萃”。近二十几年来,张家界阳戏逐渐低迷,如何挖掘和保护,有必要同张家界的发展态势良好的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湘西阳戏是中国戏曲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曲调及演唱声腔独具特色,就湘西阳戏的传承、音乐特征、表演特征及现状与发展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揭示出湘西阳戏这种戏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土家山歌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黔东位于武陵山腹地,是土家族主要的聚居地;对黔东土家山歌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在本文当中笔者立足沿河的地理历史演变、土家族的形成、发张、兴起以及生活风俗,诠释了土家山歌的含义,从而又根据其山歌的功能与内容对家山歌进行分类,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