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成语法把语言机制形式化 ,用有限的公式来生成或分析无限的句子。但生成语法现阶段的局限性还很明显 :形式化带来的不灵活性 ;语义载体和句子语法的局限性等。能解决这些问题 ,前途将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2.
语法性在许多语言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语法性是否影响人们对于物体的认知?回答是肯定的。心理学中关于语法性对认知影响的研究为我们解释这种影响产生的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句重音是口语中传达信息焦点的一个主要手段。它对外国人如何准确地接收和发送信息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句重音教学应延伸到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的语法教学中,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上。  相似文献   

4.
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汉语的迁移影响,其中既有正迁移作用,又有负迁移作用,负迁移会对其习得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以二语习得的负迁移理论为支撑,主要从句子结构的不同、形态差异、授受动词的界定、第一三人称的感情表达、使役被动态的低使用率等方面着手,分析学习者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英语疑问句的语法结构体出发,分别考察了疑问标示及疑问项各自的虚化机制,从而探究疑问句句法形式和功能变迁,双从动态角度,结合语言使使用的具体环境揭示其语法的语用因素.  相似文献   

6.
7.
异译经有意同形异的特点,利用异译经可以进行语法比较研究。本文以四种语法现象为例,探讨了它们在异译经中所表现出来的在中古时期的历时层次。  相似文献   

8.
轻重音在英汉歧义现象中的辨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词重音和句重音这种超音位特征是引起语音歧义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和汉语的轻重音特征在歧义词语和歧义句中所起的作用同中有异。词重音中汉语的轻音承担着与英语的重音大致相同的辩义功能,能区分同形,同类词的词性和词义;句重音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辩义功能大致相似,都能改变句义和话语结构,但汉语作为一种声调语言,其轻声在语句中的辩义功能是英语的轻音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符合语法性(Grammaticality)与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这两个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发现语言学家们起初是过分强调符合语法性,根本不考虑可接受性问题;继之,转换生成语法学家们区别了符合语法性与可接受性这两个概念,认为前者应该加以研究,后者不值得作为研究对象,再后来,系统功能学派的理论未区分符合语法的语言与可接受的语言;现在,可接受性日益受到重视,语篇语言学及语用学都在研究它。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90):9-10
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日语语法可以分为"学校语法"和"日语教育语法"。语法教学在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教材采用的语法体系,具体分析两种语法体系及教材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信阳方言特殊的语法现象论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信阳方言总体上属于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但受下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影响较大,存在许多不同于中原官话和普通话的特殊语法现象,带有某种交融性的特点。本文举例式地分析了“子”尾词、“可”式句和双宾句,从构词和句型两大方面论述信阳方言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分析了以往一些省市中考英语真题及练习题中的同义句转换,并揭示出其中蕴含的语法隐喻现象。以语法隐喻为指导来设计初中英语同义句转换题型,可以把语法隐喻循序渐进的引入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丰富学生的英语表达,扩展词汇量,提高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回”在马来西亚华语里可作动态助词,表示“回复”义。全文列出“回”作为动态助词的多种用例,并将其语法功能和当地高频使用方言广东话及福建话的“返”和“转”作比较。最后通过“相因生义”和“接触引发的语法化”(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ization)理论说明这种特殊语法现象的出现是“复制性语法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曹娜 《黑河学院学报》2022,(11):131-132+182
汉语语法学史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汉语语法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汉语语法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是目前学界正在重点思考的问题,对不同的研究学者而言,其研究的深度以及方向都存在很大的不同。社会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汉语演变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别,所以,汉语演变与发展的速度并不一致,各个部分的变动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历史上中西方语言学者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学者所剖析的汉语语法现象,来说明汉语也遵循普遍语法,进一步证实了语言共性理论。  相似文献   

16.
对于语法教学应该是以明示的方式还是暗示方式进行,可谓见仁见智.明示性语法教学主张对语法进行有目的的、系统地讲授,重语言形式;暗示性语法教学主张学习者在"自然"环境中通过交际活动"自然"获得语言规则.客观而言,两种主张各有侧重与适用面,教学实践中应"明暗结合",实现语法教学的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7.
语言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综合的,记忆中的词块;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语法是用词造句规则的综合.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基本语法,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由于日语和汉语在语法方面差异甚大,这就给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语法时增加了不少困难,因而学生会作出错误的归纳,这就需要教师作适当的讲解,以帮助他们对某些语法难点的理解,让他们通过语言实践,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陈式龙 《广西教育》2007,(9B):21-22
这两道题目都直接考查语法知识的运用。第3题病句题B、C项分别考查词语搭配和语序的有关知识。B项“意识”与“提高”搭配不当,“意识”可以“增强”。C项涉及多项状语的排列问题。时间状语应该往前放。多项状语排序的一般顺序(由距离中心词远到近排列)是:条件(方式)、时间、处所、范围(或否定)、程度、情态、对象。“每年”是时间状语,“10%”表示程度,“缩减”是情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以“韵律-句法对应层级”为分析框架,发现常德方言中不同类型的韵律对于句法均有制约作用。双宾结构等方面的证据表明,常德方言的核心重音由动词指派,动词短语的“左轻右重”韵律模式制约着名词短语的“一”字省略、动词短语中的介词弱化等语言现象。焦点重音对于句法的制约作用,体现在它与核心重音的互动造成了动补结构中宾语位置的分布差异。在句调重音方面,语气词和程度补语中的“阴平调”现象其实是表示强调的句调语素所致。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日语教学语法和日本学校语法之间的关系属于承本性的关系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中国日语教学语法的结构,指出中国日语教学语法由五个部分组成,并具体阐述了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