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隋炀帝官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文帝改革北周官制,实际上只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职官制度的初步整顿,仍然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三省制没有真正确立,官吏名号重叠、队伍庞大,爵、散、勋以及品阶制度繁杂、混乱等问题。隋炀帝从大业三年以来陆续对官制进行改革,基本上消除了以上弊病,裁并郡县,减少冗官,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冲击了尚武、尚贵戚的任官旧风习,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些改革奠定了唐代职官制度的基础,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2.
隋炀帝与佛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代是我国佛教发展较快的一个历史时期。除隋文帝发挥较大作用外,隋炀帝在发展佛教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兴建了大批佛寺、像塔。二、搜集、整理、翻译、缮写了大量的佛教经卷。三、广度僧尼。四、支持智颇创建了当时最大的佛教宗派——天台宗。五、支持三论宗的创建,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隋炀帝对佛教的支持,为唐代佛教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与隋文帝一味地崇佛有很大的不同,隋炀帝实际上对佛教采取了一种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使佛教既能为巩固隋朝统治服务,又不至于过分地耗费财力、物力,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隋炀帝崇佛的原因是他利用佛教为其争当太子和巩固统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隋炀帝巡狩的特点是频繁、滞留时间长、规模浩大.对他各次巡狩的目的要具体分析.对他的巡狩不能做过高的评价,因为它给民众造成极大伤害,也没有达到威慑敌人、巩固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隋炀帝艳史》,明代齐东野人编著。作品大量参考唐宋的笔记小说,并参照正史和其他史料,记录了隋炀帝的一生,揭示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借古讽今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古典章回小说《隋炀帝艳史》为明末世情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品实际,简单论述《隋炀帝艳史》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环境描写方面,更有人物塑造、簿册异人等结构情节的影响。《隋炀帝艳史》的成就虽无法与《红楼梦》相提并论,但它给《红楼梦》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启发性,《红楼梦》的伟大在于继承前者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因而小说才有了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江苏扬州市曹庄隋炀帝墓是中国近年来重大考古成果之一,作为随葬品的双人首蛇身陶俑应系北朝至宋元时期墓葬中普遍使用的冥器“地轴”,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能够将其比定为“伏羲女娲”。武威西夏二号墓中的双龙首木板画是冥器“地轴”的变相,而非此前学界所认为的“墓龙”。  相似文献   

7.
贞观史臣对《述志赋》的“有意误读”,将萧皇后以完美的德行定格于史册,体现了在特定的撰史意图和历史情境影响下,历史书写所具有的弹性。通过对萧皇后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的尽可能还原,可知该赋实际上撰写于隋炀帝即位初期,她借此赋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期于有为的心情。宋元以降,萧皇后行为和性格中的瑕疵在妇德规范日趋严格的历史过程中被发现和放大,其人格范式和传世名篇《述志赋》均被后世闺秀们“自觉忽略”,反映了中国女性经世权限的收缩和独立精神的萎顿。  相似文献   

8.
近代留学教育从其发轫至1905年,由初期的留美、留欧,经由中日甲午战争而转向留学日本。从教育制度上看,由时势促成的近代留学教育本身,即是冲击古老封建科举教育的一股新生力量。清政府对待留学教育的态度,由最初有志之士的极力倡导和顽固派的极端性抵制,逐渐演变为科举废止前的极致性认可,留学章程中出现了“授予优秀留学毕业生以科名奖励乃至相应官职”的规定,由政策法规上的保证使得留学教育对科举制的冲击进一步加深。近代留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作为近现代教育制度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了科举制的解体。  相似文献   

9.
科举制自出现以来,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六代的发展,历经1300多年,从科举制的发展到衰败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科举制之所以存在这么多年,有其自身存在原因,从科举制的起源、发展、利弊及与现代高考制度的比较分析,对今天高考制度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隋朝的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人才选拔制度。唐太宗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诸多发展,包括:强化科举制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通过科举制强化国家教育制度;把科举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唐太宗对科举制的发展赋予了科举制更深刻的内容,以至科举制在封建社会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1.
科举考试专用文体之一的八股文历来受到人们的批判和指斥,其“代言”又成为人们批判八股文的重要内容。但八股文毕竟首先是因考试的需要而产生的,考试功能为其首要功能。“代言”也正是为满足这一功能需要而存在。“代言”具备了一定的考试检测功能,它伴随着考试的发展而发展、存在。  相似文献   

12.
北宋是我国科举考试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科举制度逐步走向了成熟完善。文章主要探讨了北宋改革完善科举考试程式的相关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措施对当时科举考试所产生的一系列积极影响,即在形式上促进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更有利于选拔人才,同时也指出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革除科举制度固有的弊病。  相似文献   

13.
女性缠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之所以在唐宋之际出现,除了受到一般性的男性征服心理影响之外,还和特定的社会制度相关联。唐代小说呈现了男性书生化的倾向,男性的书生化必然导致女性的柔弱化,这种柔弱化集中体现为词体文学中的女性柔弱形象,从而改变了先唐诗歌中表现女性自然美、健康美的传统。“三寸金莲”文学意象的频密出现只是当时女性柔弱化表现之一端。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外交政策、个人喜好、追求升仙延寿几方面探讨了汉武帝对汉代体育发展的影响。认为汉代体育在汉武帝时期成型,形成娱乐体育、军事体育、养生体育三种形式发展的格局,娱乐体育成为有汉一代主要的体育形式。汉代体育展现了大汉气象,体现了积极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较全面、成功的一次改革。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通过改革国力达到鼎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姓族、对门阀士族制度的移植,使得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迅速腐化,而腐化则是导致北魏亡国的根本因素。改革中的扬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扬雄的汉赋观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讽谏说为主体,其他观点皆由此推演而成。扬雄的某些观点是终生一贯的,如汉赋讽谏说,屈、马高下论,模拟说等;而有些观点则有着前后期的巨大差异,如"神化"说,"丽则"、"丽淫"说,汉赋价值说等。扬雄晚年鄙薄、否定汉赋,有着多方面的深刻而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政和、宣和年间,辽朝的衰落,激起了宋徽宗君臣收复燕霎失地的渴望。但对本国军力的不自信和侥幸投机心理,使徽宗君臣将收复失地的愿望寄托到新崛起的金朝身上,其国策也从单独出兵转向了联金灭辽。促成联金灭辽这一行动的,正是宋徽宗本人。  相似文献   

18.
八股文是一种综合了多种文体要素和写作技巧逐渐整合而成的文体,其最初的源头可追溯到宋代的经义文。之后,它经历了成长、完备、定型的漫长过程。可见,它的形成并非由某人或某几个人或某个权威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制定,而是在历史的过程中,伴随着科举考试的发展,由众多的人参与不断修补完善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