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是三种主要组织形式,每一种组织形式按照特定的机制运行。私立学校大多属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有"无所有者"和"非分配约束"两个突出特性。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结构分别以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和管理者对于雇员的信任为基础。依靠这种信任机制,非营利组织可以从外部获得资源,在内部开展复杂程度高的专业性工作。根据私立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我国应该将民办学校区分为营利性学校和非营利性学校,引导民办学校朝非营利组织方向发展,在非营利组织框架内,设计其外部和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组织行为领域密切关注组织信任研究的同时,高校组织信任一直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文章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对高校组织信任的内涵、类型、作用和构建途径等进行初步分析,一方面旨在时高校组织信任进行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希望这一问题得到高校组织管理领域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阎凤桥 《教育研究》2006,27(2):41-46
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是三种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每一种组织形式都按照其特定的机制运行。在教育领域,也有相对应的三种学校形式。允许营利教育机构存在的国家对于营利性教育机构和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有着严格的区分。从数量上看,多数私立学校属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有“无所有者”和“非分配约束”两个突出特性。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结构分别以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和管理者对于雇员的信任为基础。依靠这种信任机制,非营利组织可以从外部获得资源,在内部开展复杂的专业性工作。根据私立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我国应该将民办学校区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不同形式的学校,引导多数民办学校朝着非营利组织的方向发展,在非营利组织框架内,设计其外部和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信任是大学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文章基于组织公正理论,系统分析了大学内部信任关系的生成本源,并将信任关系的内涵阐述为人际价值层面的充分认同、利益层面的深层沟通、程序层面的正当安排,最后阐述了重构大学内部信任关系的路径所在。  相似文献   

5.
大学组织信任文化的意蕴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信任文化是以信任为特征的组织文化,它是一个组织中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强调信任的基本假设及信念。大学组织中的信任文化,对大学组织内部及外部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和谐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要充分认识组织信任文化对大学发展的重要意义,着力构建以组织信任为核心的大学组织文化;要从组织信任文化的四个维度着手,构建大学信任文化;要建立有利于组织信任文化生长的人事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加大,政府资助已经成为多数社会组织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从政社关系理解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是传统研究路径,鲜有研究通过数据从信任视角揭示政府资助社会组织的动因。文章采用一种混合研究设计,基于滚雪球式抽样获取有效样本384个,使用最小二乘法验证何种因素影响了社会组织获得政府资助,在此基础上,运用多案例比较方法进一步揭示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在资助社会组织的过程中,更倾向于采用“关系信任”而非“专业信任”指标来衡量是否向社会组织提供资助,关系信任机制的形成助推了政社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的双向认可,尤其是具备一种公开、显性、正式的组织关系信任的社会组织更可能获得政府资助。在这种非竞争性的政府资助分配机制下,一旦社会组织将过多资源用于关系建设,就可能减少对专业能力的投入,长此以往政府资助分配会偏离最佳阈值,更无法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设计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指慈善组织赢得社会信任的能力和影响力,它既是公众对慈善组织信任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也是慈善组织制度建设和业绩的客观效果,具有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近代以来,在救灾济贫的实践上,涌现出一批具有显著业绩和较高社会声誉的慈善组织,从中可以总结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组织规章、内部治理结构、信息公开、慈...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野调查,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中“社会信任、社会规范、社会网络”为分析框架,以福建省N市NY镇青年义务消防应急救援队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资本对农村社会激励机制与农村专业组织发展的影响。义务消防应急救援队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组织,承载了个人与政府的信任,以规范的制度与融洽的组织内部环境,构成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组织基础。其具体的治理过程是将所积累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治理实践,辐射到整个农村范围,在治理过程中构建规范,从而赢得信任,并形成新的社会资本以致善治的效果。同时,社会组织应提升信任水平、鼓励村民参与、完善制度规范,促进有序发展、拓展社会网络,形成社会激励进而实现多元协同的社会组织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对任务型组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组织是近代理性思维和大机器工业的产物,分工及“理性人”假设是这一组织的基本原则,专业化、权力等级、规章制度、非人格化、追求工具理性是它的基本特征,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是它发挥作用的前提。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社会日益复杂和多样化,不确定性因素的大量增加向这种组织形态提出了挑战。临时性组织的产生是对这一挑战的回应,而其中的任务型组织则是对传统常规组织形态的突破。任务型组织从事的是“无结构的工作”,它在功能和目标指向上是回应性和服务性的,在结构和构成上是网络型的,在运行方式上是合作性的。任务型组织有效运转的关键在于以信任为基础的整合,信任、权威、价格构成了任务型组织完整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组织文化思想揭示了组织文化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具有长期性、阶段性、多样性和先进性等特征,是人类为了追求共同利益,以组织的形式参与实践活动,并以此增长、累积、传承经验的总和,作用于组织及组织内部各个成员,决定着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组织成员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高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既是高校领导集体所塑造的价值观念,也是高校组织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理想信念,更是由各种文化因素共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组织文化思想为指导推动当代高校组织文化的变革与发展,既能够实现高校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与高校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又能够化解高校组织内部权威与民主间的矛盾,还能够实现高校组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大学跨学科科研组织:起源、类型及运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与学科相对,跨学科研究伴随着科学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学术活动到有计划的制度设计过程.跨学科科研组织可以分为独立建制型、利益分享型和独立预算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组织面临着资源问题、评价问题、管理问题,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在跨学科组织外部营造一种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跨学科项目的确立一定要慎重;要在跨学科组织内部培育信任、交流和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2.
学术组织中的信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任有三种来源,即来源于过程的、来源于特征的和来源于制度的信任。学术组织坚守对高深学问的探求,保持自治和自由,加强规范制度建设等,是实现学术组织中信任的条件。信任对学术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关系判断的视角,聚焦于当代大学内部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了学理探讨和实证分析,指出改善我国当代大学组织中的信任状况必须培养学术归属感、建立信任机制、实现分工决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是慈善事业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前提。信息披露机制是慈善组织与民众建立信任关系的渠道,也是民众、政府监督慈善组织运行的手段。清代慈善组织的信息是通过征信录披露的。清代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机制包括三个部分:信息生成制度、信息披露方式、信息披露原则。通过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我们发现信息公开的对象是民众、政府、其他管理者以及神灵。而征信录的编制和传送,在当时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由内部监管、民众监管、政府监管、神的监管共同组成的慈善事业监管体系,这一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清代慈善组织监督机制与信任机制的建立,促进了慈善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组织沉默是个体对组织潜在问题保留个人观点的行为,已有研究集中于企业组织中组织沉默的概念、测量及其对个体行为、绩效的直接影响,没有关注组织沉默的生成过程且忽略了学校这一重要的社会组织。以515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变革型领导对教师组织沉默的影响以及组织信任和心理授权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与教师组织沉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变革型领导与组织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变革型领导与心理授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组织信任在变革型领导与教师组织沉默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恶性势力犯罪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危害极其严重的一种犯罪形态,与贩毒、恐怖主义活动一起被联合国宣布为当今人类的三大灾难性犯罪。我国出现了黑社会组织的雏形——黑社会性质组织,他们非法控制一定区域,活动日渐猖獗,严重破坏了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对学校组织信任的内涵、类型、作用等进行初步分析,一方面旨在对学校组织信任有一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希望这一问题得到学校组织管理领域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组织公民行为中自发性的合作行为,能从整体上有效提高组织效能。组织内的信任能有效激励组织公民行为,促进组织发展。组织中的信任表现出的认同型信任、交换型信任与组织公正,从不同角度都能促进组织公民行为。为促进组织有效运行,应以构建组织信任为背景,注重组织资源与微观个人的互惠交换,营造组织公正,激励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19.
组织信任是组织行为领域一个比较重要的议题,本文从特殊的组——学校组织内部的现象出发,基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组织信任、教师信任、学校信任文化等概念进行界定,针对学校组织内部教师对校长不满的现象,进而分析教师信任的建构及开放学校氛围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教师信任的策略和校长对教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与文化分析--社会学传统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研究多采用文化分析的方法。但是这些研究中的“文化”概念本身需要持续不断的分析。“文化”不是一种增加利益的工具,而是一种关注组织内部动力关系和组织外部更为宽广的社会关系的观念或视角。这种关系视角把学校看作场所,文化的塑造是一个社会的和政治的过程。要理解学校教育,就要理解教育文化反映组织动力的方式,以及学校教育在复杂的社会形态中的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