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光远 《寻根》2003,(4):88-91
我注意到“姓氏学”这门学问,倒是有许多年了。但从自己不注意到注意“姓氏学”还是有一个过程。我想不妨把这个过程讲给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2.
江姓的由来     
胡迎建 《寻根》2005,(1):108-110
江姓,汉族百家大姓之一,其源大多来自江国,系从古老的赢姓分出。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赢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元即玄,颛顼的玄孙即伯益,为赢姓始祖。伯益第三个儿子恩成,约于西周初期受封在“江”地,建立江国。据史料记载,江国在古代兖州与豫州之间,西临道国(在今河南确山县),东与息国毗连(在今河南息县),北接蔡国(在今河南上蔡县),南滨淮水。其地当在今河南正阳县,面积相当于正阳县南半部。  相似文献   

3.
黄金玲 《世界文化》2005,(10):46-46
英国:每逢节日或婚宴,主人或女主人把鸡蛋打破,滴入清水中,以其散开的形状来占卜新婚夫妇日后的生活是否美满.但无论其形状如何,讲的都是好话.如果鸡蛋散成一条线,就说是两人爱情像细水长流;如果向四面开花,就说是多子多孙;如果是缩成一团,就说是两人爱情坚如磐石,永远不变.最后,再把这碗鸡蛋拌白糖蒸熟,意味着今后的生活美满、夫妻和谐、甜甜蜜蜜.  相似文献   

4.
戴庞海 《寻根》2004,(5):106-109
戴姓起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主要是在豫东的商丘市和民权、兰考一带。历史上,戴姓人才辈出,先后有《大戴礼记》的编撰者戴德、《小戴礼记》的编撰者戴圣,唐代名相戴胄、戴至德父子,清代学者戴震,以及南朝画家戴逵、明代画家戴进等名人。在当今中国的100个大姓中居第54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9%左右。  相似文献   

5.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承上启下的变革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化的变化,引起了婚姻习俗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出现,产生了榜下择婿的习俗;商品经济的繁荣,引发了买卖婚姻的流行;中外化交流的频繁,又使民族杂婚现象明显增多。中华婚俗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6.
古代登高习俗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军 《寻根》2000,(5):13-15
提及登高,人们往往将它与重阳联系起来,登高之俗似乎成为重阳节的附庸。其实。登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卢继定 《寻根》2007,(3):53-55
潮汕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都有崇敬神祗的风俗,特别是从农历的正月初四到二月上旬,几乎天天“闹热”,也就是天天有社日,天天有乡村闹游神。  相似文献   

8.
采诗 《寻根》2008,(3):50-51
“五四”前后,西风渐入国门,文人骚客也竟大胆地用洋名为其子女命名取字。这里所说的取洋名,是指直接用外国文字的译音取的最初的中文名字,并非国人有了中文名字之后,因在国外生活而又取的英文或西文名字。此种风气一开,也为我国姓名学的发展增添了一种命名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的文化本性直接体现于纷繁杂多的节日礼俗之中,而文化的本性是贯穿着人文关怀的理念,体现着一个民族善良灵魂的依守。恰由于有了这个善良灵魂的主导,传统节日礼俗必然赢得充实的生命内容,与进步的文化生活相辉相映,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魅力,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0.
大汶口文化有许多奇特的、重要的习俗引起了考古学者的关注,也为我们认识史前时期的宗教习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拔牙,或称打、折齿、凿齿。关于拔牙的习俗,中国古代文献早有记载。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古文献中所记载的凿齿之人找到了佐证。在东方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首先发现了拔牙的习俗,在其前后延续长达1500余年的历史过程中都有拔牙习俗的发现,并且所拔牙齿的部位和数目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是拔掉上颌两颗侧门齿,被拔者年龄在15—20岁之间,无性别上的差异,男性、女性均有发现。牙齿作为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咀嚼食物、帮助发音、…  相似文献   

11.
金旺 《世界文化》2007,(9):46-47
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喝茶了。随着茶叶逐渐传到世界各地,茶也具有了世界性,但是,由于民族国家的不同,又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喝茶习俗。  相似文献   

12.
徐成文 《寻根》2012,(5):44-47
自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千多年来,对中国各民族饮食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周王朝主要支柱的分封制、宗法制日趋崩溃,诸侯争霸,群雄逐鹿,社会动荡不安。到了战国时期,战争成为时代的主题,各诸侯国往往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动辄干戈相见,流血冲突此起彼伏。在这混乱的时代,武力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工具,崇尚武勇在各国蔚然成风,其中以楚、秦、齐、越等国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4.
王熹 《寻根》2011,(5):29-36
澳门在晚清已是华洋杂居的开埠城市,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枢纽之一。在中西多元宗教文化信仰的融合碰撞中,占人口绝对优势的华人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钱仓水 《寻根》2014,(5):62-63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钱谦益,某年重阳节间,白衣好友徐二,用竹篮盛着糕和蟹,送上门来,钱谦益感动之余,欣然命笔,写下一首七律:“肴具圆方杂醢熬,白衣今日送衡茅。自笑吾家传嗜蟹……一饱如今学老饕。”钱谦益说的“自笑吾家传嗜蟹”是怎么回事?他在(《先父景行府君行状》中的第一句话就追溯了自己家族的历史:“吾钱之先,实始武肃。”武肃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在今江苏、浙江、福建的疆域上创建的吴越国国王钱锣,卒谥武肃。吴越国极为重视渔业开发,“钱氏间,置渔户蟹户,专掌捕鱼蟹”。  相似文献   

16.
唐玲玲 《寻根》2004,(2):4-9
台湾原住民族的文身习俗,来源久远.据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纂的<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  相似文献   

17.
王颜 《华夏文化》2005,(3):19-21
占梦是传统的术数内容之一,是古人解释梦象吉凶的一种占卜之术,因而学界把解梦之类的著作统统归入术数类。在术数中占梦可能是最丰富的一种。据《周礼·春官》记载,在周代时已设有专门负责占梦的官员。此书还将梦分为六种类型,即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与惧梦。《汉书·艺文志》说:“众占非一,而梦为大”。可见古人对占梦的重视程度。从西汉至南北朝以来,有关占梦之类的作品不断涌现,至唐代时已经非常丰富了,仅正史的《艺文志》中就著录了不少此类著作。然而流传至今的唐代占梦著作非常稀见,而敦煌文献中却有比较丰富的庋藏,从而使我…  相似文献   

18.
庄小芳 《寻根》2012,(1):41-44
台湾岁时节庆及风俗民情,几为闽南风俗的翻版。杂糅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及海洋文化的闽南风俗,经闽南移民流传至台湾,在台湾深深扎根,浸透到台湾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福建岁时节庆风俗中与女性相关的部分,也成为台湾妇女生活的一部分,有些还在流传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9.
周俞林 《寻根》2013,(4):39-42
苗族大多数居住在山区,"所在多深险",条件较差,但也有不少居住在山间平旷之地。苗族多是聚族而居。据《宋史·蛮夷传》载:"诸蛮族不一,大抵依山谷,并树木为居。"村寨周围大都茂林修竹,风光绮丽。苗族住宅的房屋式样很多,各地苗族因经济、地理等情况不同,对所修建的房屋不仅有差异,而且其居住习俗也因地区或姓氏的不同而  相似文献   

20.
李映发 《寻根》2009,(2):43-46
四川人的信仰习俗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藏、彝、羌、土家等兄弟民族十余个,本文主要讨论汉族的信仰习俗。清代四川是一个移民社会,各省入川移民绝大多数是汉族。清代移民“五方杂处”,长时期的“习尚相染”,逐渐形成共同的信仰习俗。四川地域辽阔,各地习俗虽有些地域差异,但也不过是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